裂果薯

裂果薯

裂果薯,屬木蘭目,蒟蒻薯科,拉丁名為Tacca plantaginea(Hance)Drenth。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北部、湖南,江西。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塊莖
草質纏繞藤本;根狀莖橫生,栓皮顯著片狀剝離。莖左旋,近無毛。單葉互生,掌狀心臟形,邊比值作不等大的三角狀淺裂、中裂或裂,頂端葉片近於全緣。花雌雄異株;雄花無梗,葒部花常2-4朵簇生,頂端通常單一,花被碟形,頂端6裂;雄蕊6;雌花序穗狀,常單生。蒴果翅長1.5-2厘米,寬0.6-1.0厘米;種子每室2枚,生於每室的基部,四周有不等寬的薄膜狀翅,上方呈長方形,長約2倍於寬。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狀莖粗短,常彎曲。葉片狹橢圓形或狹橢圓狀披針形,長10-15(-25)厘米,寬4-6(-8)厘米,頂端漸尖,基部下延,沿葉柄兩側成狹翅;葉柄長(5-)7-11(-16)厘米,基部有鞘。花葶長6-13厘米;總苞片4,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1-2 (-3) 厘米,寬0.5-1.8 厘米,內輪2枚常較小;小苞片線形,長5-7 (-20) 厘米;傘形花序有花8-15 (-20)朵;花被裂片6,淡綠色、青綠色、淡紫色、暗色,外輪3片披針形,長約6毫米,寬約3毫米,內輪3片卵圓形,較外輪短而寬,長約4 毫米,寬約5 毫米,頂端具小尖頭;雄蕊6,花絲極短,頂端兜狀,兩側向下突出呈耳狀;柱頭3裂,每裂又2淺裂。蒴果近倒卵形,3瓣裂,長0.6-0.8厘米;種子多數,半月形、長圓形或為不規則長圓形,長約2 毫米,有條紋。葉的上表皮細胞無氣孔。花果期4-11月。

基本信息


門英文名

Angiospermae

綱英文名

Dicotyledoneae

目英文名

Magnoliales

科拉丁名

Taccaceae

屬拉丁名

Schizocapsa

種中文名

裂果薯

海拔下限

200

海拔上限

600

是否中國特有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國外分布

越南

【別名】:屈頭雞、水狗仔、長須果、冬葉七、黑冬葉、箭根薯、客媽連、客媽七、馬老頭、米荷瓦、曲頭雞、水檳榔水雞仔水蘿蔔、水三七、水田七、水蝦公、田螺七、土貝母土三七、小田螺七。
【分類地位】:百合綱,百合目蒟蒻薯科裂果薯屬
全株
【國內分布】:產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廣東廣西貴州雲南
【國外分布】:泰國越南寮國也有分布。
【習性】:陽生
【藥用部位】:根狀莖
【藥用功能】:涼血止痛、散瘀消腫、去腐生新;用於慢性胃脘痛脹,咽喉痛,風熱咳喘,乳蛾,痄腮,牙痛,肝硬化腹水;外用於跌打損傷,瘡瘍腫毒,毒蛇咬傷。 葉:用於無名腫毒。

相關種

廣西裂果薯Schizocapsa guangxiensis P. P. Ling & C. T. Ting

中國水生維管束植物圖譜資料庫


科拉丁名

Taccaceae

種中文名

裂果薯

種拉丁名

Tacca plantaginea(Hance)Drenth

種別名

水田七,屈頭雞,水狗仔

生長環境

喜生於水邊潮濕的地方。

國內分布

分布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北部、湖南,江西。

國外分布

越南,寮國也有。

用途

根狀莖藥用,可治牙痛等,外敷治跌打損傷及瘡瘍腫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