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淵

袁淵

袁淵(1903年-1992年),原名袁煥卿、袁章斐。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和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基本信息

生平

(圖)袁淵袁淵

1903年,生於江西省南康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

幼年時,因家境貧寒幫人打工。16歲時外出到南安府當學徒、店員。

1925年,開始從事工運活動,曾任本縣店員工會委員。

大革命失敗後,袁淵曾在雲南范石生部當兵,從事兵運工作。後又轉到岳維俊部教導隊學習軍事,後任警衛排長。這期間,袁淵接觸了許多進步軍官和士兵。

1931年,3月,袁淵獲取岳維俊部圍剿紅軍的作戰計畫後,在湖北省雙橋鎮帶領一個班武裝起義,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任紅四方面軍四軍十師保衛連戰士、班長。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2年1月至1933年9月,袁淵先後任紅四方面軍四軍十師保衛連排長、副連長,警衛連連長、警衛營營長。

參加了第二至五次反“圍剿”鬥爭。

1934年,11月,返回前線,擔任四川省天全、蘆山獨立團團長。

1935年,5月,調任十一師作戰科科長,11月,任紅四軍作戰科副科長。

長征時,他指揮有力,作戰勇敢,被譽為“袁老虎”。

在甘肅打魯大昌的戰鬥中,他再次負傷。時任作戰科副科長。

1937年,七七事變後,袁淵任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七○團參謀長。

1938年,8月,任三八五旅七團團長。

1945年,8月,袁淵帶領一個教導團開赴東北。

1945年,10月,任冀東十二旅旅長、冀東軍十四分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九縱隊參謀長。

1947年,任四十六軍參謀長。在這期間,袁淵率部參加了對敵夏季、秋冬季攻勢,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

1949年,2月起,袁淵先後任第四野戰軍上乾隊隊長、軍大六團團長、軍大湖南分校副校長。

1950年,8月,任中南軍大第五分校校長。

1951年,6月,任第二十四步兵學校校長。

1952年,9月,任馬列學院第一分院軍事教研室主任。

1953年,9月,任第二高級步校代校長。

1955年,5月,任政治學院副教育長兼佇列部部長。

1964年,1月,離職休養。

文革中,曾受到林彪江青反黨集團的殘酷迫害,被非法批鬥關押,身心受到嚴懲摧殘。

1969年,被迫遷出北京,

1975年,落實政策回京。

1982年,6月,定為正兵團職待遇。

1992年,8月18日6時14分,在北京逝世。

任職情況

(圖)袁淵袁淵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四軍連長、營長、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五旅七七0團參謀長,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七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冀東軍區獨立第十二旅旅長,第十四軍分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九縱隊參謀長,第四野戰軍四十六軍參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南軍政大學第五分校校長,第二十四步兵學校校長,馬列主義學院第一分校軍事教研室主任,第二高級步校代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副教育長。

榮譽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和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7月,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評價

袁淵一生艱苦奮鬥,謙虛謹慎,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始終保持了一個老黨員、老戰士的高風亮節。他襟懷坦蕩,光明磊落,作風正派;待人誠懇,平易近人,聯繫民眾;他堅持原則,嚴於律己,不謀私利;關心部屬,愛護戰士,嚴格教育子女,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袁淵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一生。在長期的革命戰爭中,他英勇頑強,浴血奮戰,經驗豐富,善於指揮,為解放全中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