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尊

衢尊,典故名,亦作“ 衢樽 ”、“ 衢罇 ”。典出《淮南子》卷十《繆稱訓》,“聖人之道,猶中衢而致尊邪:過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其所宜。”指在通衢大道設酒,行人自飲。後為喻仁政的典實。

基本信息

典源

《淮南子》卷十《繆稱訓》
聖人之道,猶中衢而致尊邪:過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其所宜。是故得一人,所以得百人也。人以其所願於上,以交其下,誰弗戴?以其所欲於下,以事其上,誰弗喜?《詩經》云:“媚茲一人,應侯慎德。”慎德大矣,一人小矣。能善小,其能善大矣。

釋義

典源譯文

聖人為人處事的方法,就像在四通八達的道路中央設定酒樽,以酒款待行人,行人喝酒多少,按自己的酒量來決定,喝多喝少以每人的適量為標準。所以能夠贏得一個人的心,也就能因此影響百人來擁戴。如果一個人能夠用他希望上司對待他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下屬,那么他的下屬誰不愛戴他?如果一個人能夠用他要求下屬對待他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上司,那么他的上司又有哪個不喜歡?《詩經》說:“(周武王)能從愛護每個人做起,所以能夠積聚成崇高的功德。”崇高的功德是偉大的,關愛人的善舉是微不足道的;但正因為能從積累每一件小的善行開始,才能形成崇高的美德。

釋義

亦作“ 衢樽 ”、“ 衢罇 ”。謂設酒通衢,行人自飲。“聖人之道,猶中衢而致尊邪:過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所宜;是故得一人,所以得百人也。” 高誘註:“道,六通謂之衢。尊,酒器也。” 莊逵吉註:“‘六通’應作‘四通’,字之誤也。”後遂以“衢尊”為喻仁政的典實。

示例

《晉書·刑法志》:“念室後刑,衢樽先惠,將以屏除災害,引導休和,擬陽秋之成化,若 堯 舜 之為心也。”
南朝 陳 徐陵 《陳文皇帝哀冊文》:“我皇誕聖,應此家慶。道主衢罇,神凝懸鏡。”
前蜀 貫休 《上孫使君》詩:“具瞻從密勿,旦夕調鼎鼐,為君整衢尊,為君戢蕃塞。”
康有為 《六哀詩》之一:“奇功動日月,衢尊共斟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