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師範專科學校

衡水師範專科學校

衡水師範專科學校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省屬多科性全日制普通專科高等學校。學院坐落在京九沿線第一個省級"綜合開發實驗市"--河北省衡水市。京九與石德鐵路,京開與太青高速公路,京九與濟石太銀通訊光纜在這裡聚匯相交,衡水成為北起北京、南達九龍,東接京滬,西連京廣的重要交通通訊樞紐和新興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型集散地。距市區十公里處的衡水湖是華北地區第一個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

基本信息

簡介

衡水師範專科學校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省屬多科性全日制普通專科高等學校。學院坐落在京九沿線第一個省級"綜合開發實驗市"--河北省衡水市。京九與石德鐵路,京開與太青高速公路,京九與濟石太銀通訊光纜在這裡聚匯相交,衡水成為北起北京、南達九龍,東接京滬,西連京廣的重要交通通訊樞紐和新興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型集散地。距市區十公里處的衡水湖是華北地區第一個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學院前身為始建於1923年的直隸第六師範。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衡水師範專科學校,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衡水學院。在建校的各個歷史時期,培養出了大批棟樑之才。學院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改革與發展並重,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擴大辦學規模,現已成為冀東南地區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文化傳播的中心。

學院占地1041畝,校舍建築面積17.6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576萬元。擁有36個基礎課與專業課實驗室,有12個多媒體教室,8個音像語言實驗室。圖書館藏書43萬冊,期刊資料1085種,音像光碟資料10627套,並有140個座位的電子閱覽室。由清華大學設計院設計的開放型、多功能、現代化圖書館2005年投入使用。校園網作為中國教育科研網衡水市主節點以千兆光纖連線。學生文化體育設施齊全,建有400米標準田徑運動場和球類塑膠燈光體育運動場。學院固定資產總值2.4億元。

教學成果

學院設有10個系、3個教學部、41個本專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現有普通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6373人。

學院擁有敬業博學的優秀師資隊伍。專任教師459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175人;博士10人,碩士137人。國內外訪問學者16人。外聘專家學者及外籍教師20人。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突出貢獻專家、全國模範教師、曾憲梓獎獲得者、省級優秀教師等20人。

學院注重提高科研水平。近年來,學院教師出版專著50餘部,主編教材145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00餘篇,多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省級獎勵。學院積極開展橫向課題研究,建立有網路技術套用、中華傳統文化、 衡水湖濕地保護與利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教育、教育科學、莎士比亞、建築裝飾等7個研究所,承擔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衡水湖濕地保護等多項研究任務,生物系主持的《衡水湖濕地生物多樣性研究》列入河北省自然科學研究課題。《衡水學報》作為衡水市惟一對外公開發行的期刊,曾獲得全國高職高專院校優秀學報一等獎。

教育理念

學院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建立了一整套較為科學、規範的教學管理制度,教風嚴謹,學風端正。圍繞素質教育的目標,形成了較完備的教學監控體系,初步構建了面向21世紀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的新框架。河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檢查團、河北省教育廳督導組、河北省成人教育檢查組先後對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給予了高度評價。學院教務處被原國家教委第一批命名為“全國普通高校先進教務處”,語言文字工作受到國家語委表彰,在近8年省教育廳統一組織的普通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等級一級考試中,成績均名列前茅。畢業生就業率在2004年省教育廳評估中位居同類高校前列。

學院高度重視黨建、德育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連續多年被評為“河北省文明單位”。學生工作在1999年和2003年被省教委評為先進單位和先進集體。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兩次受到國家教育部、團中央的表彰。學院校園樹木成蔭,亭台錯落,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諧典雅,環境怡人,被命名為“全國部門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和“河北省園林式單位”。

八十載滄桑歲月,二十年風雨兼程。承襲著燕趙與齊魯文化的濃厚底蘊,肩負著冀東南地區高層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的光榮使命,邁上新征程的衡水學院厚積薄發,正為建設有地方特色和學科優勢的多科性本科院校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