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樣芽孢桿菌

蠟樣芽孢桿菌

蠟樣芽孢桿菌(學名:Bacillus cereus),又稱仙人掌桿菌,是芽孢桿菌屬中的一種。它是一種地方性、土壤生活的,革蘭氏陽性、β溶血性的桿狀細菌,會引起食物中毒,例如“炒飯綜合徵(Fried Rice Syndrome)”。蠟樣芽孢桿菌是需氧型,與其他芽孢桿菌相同,它會產生防禦性的內芽孢。

基本信息

生物學特性

形態和染色特性

蠟樣芽孢桿菌蠟樣芽孢桿菌
本菌為革蘭氏陽性的大桿菌,菌體細胞桿狀,末端方,成短或長鏈,1.0~1.2×3.0~5.0微米。產芽孢 ,芽孢圓形或柱形,中生或近中生,1.0~1.5微米,孢囊無明顯膨大。革蘭氏陽性,無莢膜,運動。菌落大,表面粗糙,扁平,不規則。

培養特性

1、需氧菌,生長溫度範圍在10一45℃之間。最適生長溫度為28—35℃。

2、對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良好。本菌在普通瓊脂平板培養基上,37℃,培養24h,可形成圓形或近似圓形、質地軟、無色素、稍有光澤的白色菌落(似蠟燭樣顏色)直徑5-7mm。

3、在M.S.P培養基上生長更旺盛,菌落直徑達8-10mm,質地更軟,挑起來呈絲狀,培養時間稍長,菌落表面呈毛玻璃狀,並產生紅色色素。

4、在蛋白腖酶母膏平板上菌落為灰白色,不透明,表面較粗糙,似毛玻璃狀或融蠟狀,菌落較大。

5、在血液瓊脂平板上形成淺灰色、不透明、似毛玻璃狀的菌落。在菌落周圍初呈草綠色溶血,時間稍長即完全透明。

6、在普通肉湯內生長迅速,肉湯混濁,常常有菌膜或壁環,振搖易乳化。

血清學特性

蠟樣芽胞桿菌有兩種抗原,一種是耐熱的,一種是不耐熱的。

抵抗力

蠟樣芽胞桿菌生長型不耐熱,100度20分鐘即可被殺死,對酸鹼不敏感。pH6—11對本菌基本上不受影響,pH5以下,生長可受到抑制。

生態分布

蠟樣芽胞桿菌分布比較廣泛,土壤、水、空氣、動物腸道及許多食物上都能分離到。 夏季的室溫保存下的米飯類食物最容易受蠟樣芽胞桿菌污染,導致食物中毒。因為20~30℃的室溫最有利於蠟樣芽胞桿菌的生長繁殖和產生毒素。被蠟樣芽胞桿菌污染的食物在高溫加熱後,即使蠟樣芽胞桿菌被殺死,但耐熱的嘔吐毒素仍可保持毒性,導致食物中毒。本次事件中的學生食堂就將前一天所剩的米飯放在常規保存,第二天再加熱後給學生食用的。剩飯應放入冰櫃保存,高溫加熱後再食用。我國大多數蠟樣芽胞桿菌食物中毒的食品都是沒有冷藏所致 。因為在冰櫃保存的低溫條件下蠟樣芽胞桿菌很難生長繁殖,也很少產生毒素。但食物長期冷藏保存後,也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瑞士曾有一起蠟樣芽胞桿菌中毒的事件,其中中毒食品在冰櫃內保存了4天后食用後發生的 。

致病性

產生腸毒素

蠟樣芽孢桿菌在羊血培養基上蠟樣芽孢桿菌在羊血培養基上
蠟樣芽胞桿菌與少數食物中毒有關(約2–5%),蠟樣芽胞桿菌引起食物中毒,除了必須具有大量的細菌外,腸毒素也是重要的致病毒素。

蠟樣芽胞桿菌產生的腸毒素有兩種:

1、耐熱性腸毒素:100度30分鐘不能被破壞,為引起嘔吐型中毒的致病因素,常在米飯中形成。

2、不耐熱腸毒素:是引起腹瀉型胃腸炎的病因,能在各種食物中形成。

致病表現

潛伏期長短不一,如攝入活菌為主,約為食後6~14h。驟起腹痛、腹瀉、水樣便,噁心,嘔吐較少,少數患者有發熱。如攝入細菌毒素為主者,潛伏期較短,1~5h,甚至可短到數十分鐘,以嘔吐為主,伴有腹痛。少數繼以腹瀉,無明顯發熱。多為自限性,持續4~24h恢復。

治療及預防

一般感染後病情較輕,常為自限性疾病,故治療主要根據病情對症處理,重症者可套用抗生素治療。

預防蠟樣芽孢桿菌中毒主要是防止食物污染。不進食腐敗變質的剩飯、剩菜。嚴格涼拌菜的衛生要求。食物應充分加熱,不宜放置於室溫過久。如不立即食用,應儘快冷卻,低溫保存,食前再加溫。

經濟用途

1、蠟狀芽孢桿菌可產生抗菌物質,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降解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改善生態環境。

2、可產生細菌蛋白酶;可用於麻脫膠,是各種抗生素抗菌活性的測定菌。

3、可用於明膠液化,牛奶腖化,還原硝酸鹽,水解澱粉。

檢測方法

蠟樣芽孢桿菌(Bacilluscereus)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在各種食品中的檢出率也較高,往往是食品在食用前保存溫度不當,放置時間過長,使污染在食品中的蠟樣芽孢桿菌或殘存的芽孢得以生長繁殖,或是由於含有蠟樣芽孢桿菌產生的熱穩定毒素,而導致食物中毒的發生。中毒的發病率較高,一般為60%~100%。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分子生物學方法如PCR、多重PCR、實時螢光PCR等廣泛套用於食源性致病菌的檢測,克服了傳統檢測方法的不足。【相關試劑推薦】天津生物晶片臘樣芽孢桿菌PCR檢測試劑盒,適用於乳製品、肉類、澱粉類食品、各種甜點等的快速檢測。執行標準: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蠟樣芽孢桿菌檢驗(GB/T4789.14)。
PCR檢測方法步驟
1,細菌分離與培養
2,變形桿菌計數
3,細菌DNA的製備
4,PCR引物
5,PCR反應體系和條件
6,PCR特異性試驗
7,PCR方法檢測敏感度試驗
8,擴增產物的檢測
9,結果與分析

盤點與我們一同生活的微生物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孤獨的,但全部知道有無數的細菌陪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來好好認識一下它們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