蠍尾獅

蠍尾獅

另外,蠍尾獅還有用聲音引誘敵人的本領,它的喉嚨可以發出笛子和喇叭的聲音。 ”《魔法風暴》中的蠍尾獅就像這個世界上很多其他的怪物一樣,蠍尾獅從出生就伴隨著混沌廢土的能量。 蠍尾獅之怒人稱傳奇,蠍尾獅之形人皆驚怕,蠍尾獅之吼人皆逃竄。

蠍尾獅(MANTICORE),音譯翻作曼提柯爾,通俗取其蠍尾獅身的形象稱呼其為蠍尾獅

神話傳說中的蠍尾獅

詞語來源

“Manticore”源自古波斯人的“Martikhoras”一詞,意思是“食人者”,古伊朗語的“Martiyakhv”也有著同樣的意思,因此,關於蠍尾獅的最早記述應該來自古代的波斯,公元前5世紀時期的希臘醫師塞特西亞斯曾經收錄過一段古波斯人對蠍尾獅的記載,此後許多希臘和羅馬的科學家,如亞里斯多德和普林尼等都作過相同的描述。
到了公元2世紀,人們普遍認為蠍尾獅的原型實際上就是印度虎,由於當地人對印度虎十分恐懼,因此誇大了它的模樣,而以後的一些外來者在理解古印度人的蠍尾獅雕像時也產生了一些誤解。

傳說描述

“它的喉嚨上伸出巨大的牙齒……尾巴好似蠍子一般。它會用甜美的歌聲把你引誘,抓住你然後將你吞噬。”

這段關於人頭獅身蠍尾怪曼提柯爾的記述來自巴特洛邁烏斯·安戈里克斯著的《物之屬性》(De Proprietatibus rerum),其中詳細描述了曼提柯爾的可怕特徵,據說它擁有紅色的獅身,人面、人耳和藍色的眼睛,上下顎各有三排利齒,尾端像蠍子一樣長有致命的毒刺,這些毒刺可以向任何方向發射出去。蠍尾獅的行動非常敏捷,可以作強有力的跳躍,常出沒於印度叢林中,覓食人類。另外,蠍尾獅還有用聲音引誘敵人的本領,它的喉嚨可以發出笛子和喇叭的聲音。形象標誌

中世紀時期,蠍尾獅成為希伯萊先知耶利米(公元前7世紀和6世紀)的標誌,因為相傳蠍尾獅居住在地球深處,而耶利米也曾被丟入深淵。與此同時,蠍尾獅又逐漸演變為暴政、輕蔑、嫉妒的象徵,最後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邪惡的怪物。直至20世紀30年代,西班牙的許多農民依然把蠍尾獅視為不祥之物。
13世紀有一本名為《亞歷山大國王》(Kyng Alisaunder)的記述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的豐功偉績的書,書中稱亞歷山大大帝曾犧牲三萬多士兵,這些士兵被蝰蛇、獅子、熊、龍、獨角獸和蠍尾獅吞噬,可見當時的人們對於蠍尾獅的真實性如同對於龍、獨角獸一樣毫不懷疑。
法國作家福樓拜在《聖安東尼的誘惑》中也曾提到這種怪獸:“絳紅的皮膚有珍珠的光澤,混雜著黃沙般閃爍的光亮……我的爪像鑽子,我的齒像鋸子,我的尾巴像標槍不停地投擲,打在我的前後左右。”

戰錘中的蠍尾獅

《魔法風暴》中的蠍尾獅魔法風暴》中的蠍尾獅
 就像這個世界上很多其他的怪物一樣,蠍尾獅從出生就伴隨著混沌廢土的能量。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蠍尾獅漫步在那廣袤不定的土地上,但大多數的蠍尾獅都飛去南方不那么破敗荒蕪的地區去了。這也意味著舊世界北方乃至更北的山巒丘陵的都有可能是不計其數蠍尾獅的狩獵領地。
就算在混沌造物之中,蠍尾獅也是算得上兇狠至極。因為與生俱來的頑固好鬥,蠍尾獅會為了自己的領地而與任何敵人戰鬥。面對誤入領地的巨鷹,獅鷲甚至是龍皇,蠍尾獅的回應都是一樣的:它們會咆哮著沖向敵人,進行血腥而殘暴的搏殺,你死我活直至一死一存。而如果敵人不是體型實力遠超自己,這樣的搏鬥勝者往往是蠍尾獅。它們會屹立在山崖嘶吼,昭示著自己的強大和決心。
事實上,這種兇殘病態的野獸的形象在舊世界其實很常見。這並不是說有大量的蠍尾獅在巴托尼亞提利爾或者艾斯塔利亞出沒,更沒有很多蠍尾獅在那些地方被獵殺。它們往往只是作為一些貴族的紋章裝飾出現在他們的盾牌和旗幟上。這些人聽聞了蠍尾獅的傳奇戰鬥故事有感而發,將這種野獸裝飾在自己的裝備上,希望自己也能如蠍尾獅一般兇狠勇猛。但儘管如此,許多這樣做的人要是真遇上一頭活生生的蠍尾獅怕是還會極度恐懼,尖叫著掉頭就跑。
蠍尾獅之怒人稱傳奇,蠍尾獅之形人皆驚怕,蠍尾獅之吼人皆逃竄。——白獅隊長科希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