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鏇體

螺鏇體

螺鏇體(spirochete)是一類細長、柔軟、彎曲呈螺鏇狀、運動活潑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在生物學位置上介於細菌與原蟲之間。螺鏇體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常見於水、土壤及腐敗的有機物上,亦有的存在人體口腔或動物體內。 對人致病的主要有3個屬:①鉤端螺鏇體屬:對人致病的主要是鉤端螺鏇體;②密螺鏇體屬:對人致病的主要有梅毒螺鏇體等;③疏螺鏇體屬:對人致病的主要有回歸熱螺鏇體等。其中鉤端螺鏇體和梅毒螺鏇體在臨床上的影響較大。

生物學形狀

1.形態與結構

螺鏇體較細,由螺鏇形的柱形原生質體、內鞭毛和外膜構成。直徑一般為0.1~0.3微米,長短不一,呈螺鏇狀,但鉤端螺鏇體呈C或S形。螺鏇體革蘭染色陰性,但不易著色,故常用Fontana鍍銀染色法。

2.培養特性

各種螺鏇體在生理上的需求不一樣,能量來源於糖類、胺基酸和長鏈脂肪酸類等。

3.抗原成分

大部分螺鏇體的抗原成分主要有外膜蛋白和內鞭毛抗原,其他抗原成分因菌而異。

4.抵抗力

螺鏇體的抵抗力較弱,但鉤端螺鏇體的抵抗力強於梅毒螺鏇體。

致病性

螺鏇體的致病機制尚不明了。不同的螺鏇體通過不同的致病物質和機制而致病。鉤端螺鏇體致病可能與其具有溶解紅細胞的溶血素、細胞毒因子及內毒素樣物質有關。梅毒螺鏇體的致病機制與其表面夾膜樣物質的黏附作用及其分泌的黏多糖酶作用有關。

免疫性

螺鏇體的免疫性質多以體液免疫為主。鉤端螺鏇體病痊癒後可獲得對同型鉤體的持久體液免疫。梅毒螺鏇體的免疫是傳染性免疫,受染機體產生的特異性抗體可介導殺死或溶解梅毒螺鏇體。

檢查

螺鏇體的微生物檢查主要包括病原體檢查和血清學試驗。

1.病原體檢查

可用暗視野顯微鏡觀察螺鏇體運動;也可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方法檢測螺鏇體的DNA。

2.血清學試驗

鉤端螺鏇體可用顯微鏡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及間接凝集試驗;梅毒螺鏇體則可用螢光密螺鏇抗體結合試驗、梅毒螺鏇體制動試驗。

防治原則

螺鏇體的治療原則是選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療。預防可注射疫苗進行特異性預防,同時加強教育和管理。

生物化學術語(一)

我們學習了很多的生物化學的專業術語。現在,我把它們都整理在一起,可以使我們更加全面、完整的學習,認識,了解它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