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角之爭

蝸角之爭

蝸角之爭,漢語詞語, 比喻為了極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爭執的意思。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蝸角之爭,比喻為了極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爭執

成語出處

蝸角之爭蝸角之爭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

典故原文

惠子見戴晉人。戴晉人曰:“有所謂蝸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君曰:“噫!其虛言與?”曰:“臣請為君實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窮乎?”君曰:“無窮。”曰:“知游心於無窮,而反在通達之國,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達之中有魏,於魏中有梁,於梁中有王。王與蠻氏,有辯乎?”君曰:“無辯。”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