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效應

最近,以描摹都市“房奴”生存狀態為主線的《蝸居》火了。 電視劇《蝸居》聚焦一個持續不斷的話題——房市。 《共同關注》分別以“《蝸居》熱播刺痛房奴神經”、“電視劇《蝸居》展現白領買房歷程”

《蝸居》效應:“房事”背後的人性與欲望

最近,以描摹都市“房奴”生存狀態為主線的《蝸居》火了。有人說,每個正為自己的“蝸居”奮鬥著或曾為之奮鬥的人,都可從中找到自己或周圍朋友、同事的剪影。房子、婚姻、愛情、第三者和官場腐敗,《蝸居》碰觸的正是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所有的掙扎和糾結都在其中淋漓盡致地體現。《蝸居》是一幅現代城市人的生存寫照,讓我們得以一窺人生的部分真面目。它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有的只是有血有肉、真實的人的生存和生活狀態。
電視劇《蝸居》聚焦一個持續不斷的話題——房市。一對在大都市奮鬥的姐妹因房子而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路,故事真實地呈現了都市白領為房而戰的嚴峻生存現狀。在高昂的房價如同蝸牛身上的殼一樣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當下,這部電視劇很容易就引起觀者的共鳴,編劇六六說:“每一個在寫字樓中擁有1平方米隔間、月月還房貸、出門坐公交、中午吃便當的人,都能從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蝸居》觸及到眾多社會熱點,引發學者、媒體和觀眾關於價值觀、人生觀的大討論。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於11月18日-21日,連續四天分別在《新聞直播室》、《共同關注》中報導討論“蝸居現象”。《共同關注》分別以“《蝸居》熱播刺痛房奴神經”、“電視劇《蝸居》展現白領買房歷程” 、“《蝸居》實話實說:房子啊,房子!”為題,報導高房價之痛使《蝸居》反映的都市買房難現狀和80後面臨的困惑引起大眾共鳴,解讀《蝸居》受熱議經典台詞;《共同關注》的評論說:“《蝸居》引起關注在情理之中,因為它觸及到了當今最值得關注的問題——房子問題,過山車一樣瘋漲的房價涉及千家萬戶,牽動所有人的心……在關注劇中人物生存狀況的同時,也是對我們自身生活一種冷靜的旁觀和審視,這正是這部電視劇引起關注最重要的原因。” 21日,《新聞直播室》以近5分鐘的長度播出《蝸居效應:關注熱點,引來七嘴八舌》,節目專程採訪了出品方代表——SMG影視劇中心主任楊文紅主任,當被問到製作此劇的意義時,楊主任說:“蝸居因其具備深刻的時代烙印而有價值!”
除央視外,《新周刊》、《新京報》等全國各大主流媒體及學者肖復興、解璽璋等都對電視劇《蝸居》給予高度評價並有深刻分析。日前,《蝸居》還成為今年《新周刊》新銳榜年度電視劇提名的五部電視劇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