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宿

虛宿

虛宿是古代中國神話和天文學中的二十八宿之一,北方七宿之一,源於中國人民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

基本信息

為日,為鼠。為北方第四宿,古人稱為“天節”。當半夜時虛宿居於南中正是冬至的節令。冬至一陽初生,為新的一年即將開始,如同子時一陽初生意味著新的一天開始一樣,給人以美好的期待和希望,故虛宿多吉
虛宿值日吉慶多,祭祀婚姻大吉昌,埋葬若還逢此日,一年之內進錢財。
虛,《說文》:“丘謂之虛。”古代的城邑,往往是丘居的,在城邑毀滅後,丘就改稱為墟。虛位於北官的中央,《爾雅·釋天》:“玄枵,虛也。”注稱:“虛在正北,北方色黑,枵之言耗,耗亦虛意。”因此虛有大丘,故地及虛耗的意思。虛宿在遠古時即已相當著名,成書於周代的《尚書·堯典》中記載的四仲中星里就有虛宿,“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彼時虛宿在秋分前後的傍晚出現在南方中天。從牛宿二向女宿一作假想的連線,並延長約一倍半,所碰到的一顆三等星便是虛宿一,它也屬於寶瓶座(寶瓶beta),虛宿二在虛宿一上方,是四等星,屬於小馬座(小馬alpha)。

虛宿的意義

在十二星座中,虛宿又名行宿,屬磨宮二足,瓶宮二足。此星為山羊座。
此星座為秋天的代表星座,僅次於(左方)緊鄰射手座的東方,以及右方水瓶座的西側。山羊座後半身呈現魚形狀的星座。虛宿又名“天節”,因附近有哭星,泣星,敗臼等星座,頗有不祥的意思,遠古虛宿主秋天,含有肅殺之意。

中國古代28個星宿

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它把南中天的恆星分為二十八群,且其沿黃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為四組,又稱為四象、四獸、四維、四方神,每組各有七個星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