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山鄉[遼寧省撫順市東洲區蘭山鄉]

蘭山鄉[遼寧省撫順市東洲區蘭山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蘭山鄉,地處東洲區東南部,距市區8千米。東臨大夥房水庫,南與撫順縣上馬鎮相接,西北與碾盤鄉、張甸街道接壤。 位於東經124°3′41″-124°8′53″,北緯41°43′13″-41°52′58″。全鄉44平方千里,總人口0.66萬人。

基本信息

名稱來歷

得名於蘭山村。清初,山東省諸城縣、登州府、青州府、萊州府等地區的高、王、汪、韓、金等15姓人家來此定居。境內有一村,南山背上生長一種蘭花,花味清香,遂得名“蘭山村”。  

政區沿革

中華民國時期蘭山設一個行政村,轄8個自然屯。

東北淪陷時期,本境歸蘭山村轄,村公所住地在蘭山。

1946-1948年(民國三十五-三十七年)國民黨占領實行保甲制,成立蘭山保,隸屬甲邦鄉。1948年10月解放。

1956年本境屬露天區關口鄉轄。

1959年8月,成立撫順縣國營蘭山種畜農場。

1984年3月,建立蘭山鄉人民政府,是政企合一特殊體制單位,下轄9個村民委員會,10個自然屯。

2003年5月,榆樹村並五味村,兩家村並新農村。2010年9月,區劃歸入撫順市東洲區。  

政區劃分

2017年統計用區劃代碼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210403215201220金家村民委員會
210403215202210五味村民委員會
210403215203220紫花村民委員會
210403215204220簸箕村民委員會
210403215205220蘭山村民委員會
210403215206220關家村民委員會
210403215207220新農村村民委員會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6689人,2037戶。其中男3338人,占總人口的49.9%;女3351人,占總人口的50.1%,男女比例為1︰1.004,人口結構為老年1066人、中年4677人、未成年946人。有漢族、滿族、回族、蒙古族4個民族,漢族占98.5%。2011年人口出生率為5.73‰,人口死亡率為4.5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21‰,計畫生育率為100%。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5.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5千米。總面積44千平方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2人。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地處丘陵地帶,地勢南高北低,是東西窄,南北長一大溝川。南部山高林密,植被良好。最高處位於紫花嶺海拔168米,最低處位於工農村海拔114米。

氣候 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雨熱同季,四季分明。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短暫,冬季寒冷漫長。多年平均氣溫7℃,1月平均氣溫-13.5℃,極端最低氣溫-37.3℃(2001年1月15日);7月平均氣溫23.7℃,極端最高氣溫40.3℃(1942年6月20日)。最低月均氣溫-15.7℃(2001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22.9℃(2000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38.6℃,最大日較差14.9℃。生長期年平均185天,無霜期年平均154天,最長達165天,最短為135天。結冰期13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525.7小時,最多的2001年為2742.6小時,最少的1995年為2372.4小時。年總輻射125.3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225天(一般為3月26日——11月6日)。年平均降水量773.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102天。極端年最大雨量1083毫米(1995年),極端年最小雨量477毫米(199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

水文 東洲河的支流蘭山河流經全境,上游建簸箕水庫一座,蓄水量54萬立方米,可滿足耕地面積8004畝(其中水田2000畝)的灌溉。  

經濟概況

農業 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大豆。土地性質為農場所有(國有),農民有經營承包權。本鄉畜牧業比較發達,是撫順地區有名的養鹿之鄉,2001年本鄉梅花鹿存欄達3500隻,年產鹿茸達3000公斤,黑白花奶牛存欄250隻,牛奶年產量100萬公斤,是撫順市畜牧產品的主要生產基地。

農業由個體經營向集約化、產業化轉型。把簸箕、蘭山村小房申400畝土地進行整合,用作休閒觀光農業的大棚、果樹基地,重點對這裡的水、電、路等設施進行了投資改造,建設標準示範蔬菜大棚50座,完成了設施農業小區基礎建設。在紫花村規劃千畝榛子園,栽植大果榛子達350畝,總計6000棵。

工業 以撫順“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項目建設德機遇,在金家以北三個村建設化工園區,占地6.6平方公里。2011年12月止,成型的園區有老五沖、四道嶺、金家東溝三個園區。落戶企業達50家,規模企業20家,招商引資14.3億元,投入生產的21家,固定資產投資8.5億元,年工業總產值完成22億元,比2007年翻了十倍。形成了一批以碳素、化工、機械加工、特種鋼等產品為支撐的骨幹企業,農民就業崗位1000餘個。

蘭山新城有遼寧省農村信用社1家,負責企業和農民的金融業務。2009年還建設完成了建築面積1506平方米、集電信、電業、銀行為一體的綜合樓。

商業 “蘭山新城”有商業一條街,有“新城超市”1家、商店和餐飲娛樂場所42家,較大的商店有15家,其中建材商店6家,其餘的都是小規模的個體商店。商業街有名的飯店有“仁和大酒店”、“蘭鑫大酒店”,有歌舞廳2家、浴池2家。

財政

2011年鄉本級財政收入1100萬,地區國民生產總值6.23億元,分別增長229%和5%。  

社會發展

教育

有九年一貫制學校一座,坐落在蘭山村,教學樓4400平方米的,實行學生住宿制全封閉式教學,透視圍牆500米,操場6600平方米。

醫療衛生

在“蘭山新城”有“新農合”醫院一座,建築面積800平方米。有B超、X光、心電、糖尿檢測儀等常用設備,做到農民小病不出鄉。農民“新農合”參保率達98%。

郵政電信

廣播電視普及每個村,普及全鄉,實現有線光纜通信地下化。

社會保障

農工實現了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2011年末,本鄉參保人員達2300人,其中享受退休金的人數達1500人,每年國家社保機構給鄉內農工發放的退休金達2000萬元。辦理“4050”人員養老保險890人。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有全市最大的鄉級客運站,地點在“蘭山新城”的南面,,總投資150萬元,建築面積1221平方米。2011年8月,撫順市城郊巴士1號線公車循環運營至“蘭山新城”。

貫穿全鄉的鄉級公路“關洋線”全長18公里,寬12米。蘭山工業園區的道路4.3公里,實現工業園區道路四通八達。

水文

完成蘭山河道兩側河堤硬防護8公里,建設4道翻板閘工程,形成800米靜水河湖,打造了臨河景觀路。  

名勝旅遊

景點

有明長城烽火台一處,位於新農村的東南山。

民俗

春節講究家人團聚、親朋好友互送禮物致以問候。婚禮、葬禮最受人們重視,互送禮金表示心意。冬季人們喜愛吃火鍋,夏季喜歡喝全羊湯。

土特產品

本鄉的土特產品為鹿茸、鹿胎等鹿產品。有50多年的養鹿歷史,是撫順市的養鹿之鄉,特別是2000年的前後5年裡,蘭山鄉的養鹿進入高峰期,平均每兩人養1隻鹿,鹿茸、鹿血酒、鹿鞭、鹿心、鹿腎做為營養保健品,是撫順有名的土特產品。  

鎮區市政建設

2007年,聘請知名規劃設計院對全鄉7個行政村進行科學規劃,制定了總體規劃、工業園區規劃和“蘭山新城”三個規劃。特別是“蘭山新城”建設改變了地區農民千百年來傳統農村生活方式,提高了農民福祉。

2008年,“蘭山新城”一期“平改樓”凝芳園小區,建設完成14棟樣式新穎別致的6層樓房,採用國家地區標準,把節能環保生態新技術融入新城各項生活設施當中,小區的綠化、美化、亮化、硬化達到現代化標準水平。農場出台7條優惠政策鼓勵農民上樓,以平房和宅基地評估作價的方式置換樓房,有375戶農民喜遷新居住進樓房。

2009年,完成了二期“探芳園”小區的建設。419戶農民搬進新居。截至年底兩期“平改樓”共完成7.2萬平方米樓房建設,有788戶農民用平房置換了樓房。

2011年,完成了第三期“沁芳園”17棟樓房建設。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660個單元。已和300多戶農民簽訂了平房置換樓房的協定,2012年5月搬遷入住。這3個小區全部是封閉式小區,自有物業,道路環繞。綠化採用草坪、配合栽植鮮花、水臘,皂角、梧桐、紅楓、銀杏等樹木。可視視圍牆,全天候保全監管。垃圾處理納入東洲區環衛,日產日清。建有兩個休閒健身娛樂廣場,其中一個大廣場達到11000平方米,是撫順市農村最大的廣場。採用太陽能和LED燈裝扮“蘭山新城”的夜晚。給排水設施全部按照城市標準設計施工,達到了衛生、便捷、安全。居民用電融入國家電網,一戶一卡。樓房採用地熱方式取暖,引進泰和公司鍋爐式供暖方式保證了居民溫暖過冬,“蘭山新城”的建設加速了本鄉城鎮化進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