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0多用途戰鬥機

蘇-30多用途戰鬥機

格鬥可使用6枚帶紅外製導的R-73近距空空飛彈。 蘇-30M(MK)在蘇-30的基礎上增加了使用X-58和X-31II反雷達飛彈的能力。 該機還裝備X-29T電視制導飛彈和KAB-500制導炸彈。

蘇-30多用途戰鬥機
蘇-30多用途戰鬥機是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7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戰鬥轟炸機。其研製工作始於80年代初,最初的兩架原型機在80年前首飛,被命名為蘇-27PU或蘇-30。當時蘇聯空軍並沒有計畫裝備該型飛機,因此這兩架飛機由試飛院買下。其中的一架曾兩次參加珠海航展。蘇-30MKK使得解放軍海軍航空兵擁有了比空軍更為先進的對地攻擊手段。據稱該機裝有SUV-VE空空火力控制系統,計算能力更為出色,具備了使用主動雷達制導反艦飛彈的能力。甚至可以增加“寶石”和“俱樂部”反艦飛彈。此外還可使用Kh-29L、kab1500等飛彈。蘇-30的武器系統包括一門30毫米GSH-301航炮,裝在機翼邊條右側前翼,帶彈150發。12個外掛架,翼下8個,機身下4個,總載彈量8000千克。可攜帶8枚半主動雷達制導的R-27P1或R-27P1F中距空空飛彈,兩枚紅外製導R-27T中距空空飛彈,或6枚主動雷達制導的R- 77。格鬥可使用6枚帶紅外製導的R-73近距空空飛彈。對地可使用6枚電視制導或雷射制導的X-29T、X-29II或X-29MII,或6枚電視制導 KAB-500KP制導炸彈,每枚重500千克。非制導武器包括10枚500千克或31枚250千克普通炸彈,8個KMT-Y集束炸彈,或6組S-13和 S-8火箭發射器(帶30枚122毫米或120枚80毫米火箭彈)。執行反艦任務時蘇-30可攜帶反艦飛彈。傳聞近期我軍試射了R-77主動雷達制導飛彈。蘇-30M(MK)在蘇-30的基礎上增加了使用X-58和X-31II反雷達飛彈的能力。在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中增加了CIIC-161主動雷達干擾系統。該機還裝備X-29T電視制導飛彈和KAB-500制導炸彈。飛機翼下還可攜帶兩位射程為115千米,帶電視指令制導系統的X-59戰術飛彈,由機身下部APK-9制導吊艙控制。這些火控系統和武器使得蘇-30M(MK)在對地作戰時威力大增。其戰鬥機編隊指揮通信系統改為更先進的BRJIH011M。機載信息綜合系統還包括光電探測系統,包括紅外探測器和雷射測距儀,以及抗干擾攻擊導航控制系統。在動力裝置方面,蘇-30MK第一批批生產型使用AF-31F發動機(2*7600/12500千牛)。該發動機由烏法發動機股份公司生產。此後生產的批生產型換裝AF-31FII矢量推力發動機。AF-31FII在性能上與AF-31F發動機差不多,但噴口可向外轉動30攝氏度,在任意大小推力下均可改變推力方向。矢量推力技術使得蘇-30MK的機動性有很大提高。蘇-30MK引起了各國空軍的重視,因為F-15E已經在海灣戰爭中充分證明了雙重任務戰鬥機在對地作戰上的優勢。1996年11月30日印度率先購買40架蘇-30MK(MKN)。1997年印度尼西亞宣布購買12架蘇-30K。中國在1990年首次向俄國訂購26架蘇-27SK,1995年增購26架,並取得更先進的蘇-27SMK生產許可證。1995年初兩國達成技術轉讓協定後,徹底改善中國空軍對地對海攻擊能力的計畫於1996年啟動。計畫的核心就是購買蘇-30。經多番談判後,中俄雙方確認了總值數十億美元的軍售契約,於李鵬總理訪俄期間簽署。契約包括蘇-30MK的轉讓意向性框架協定,雙方同意轉入技術細節談判。至此中國以22億美元購買了60架蘇-30MKK。同年7月,採用矢量推力發動機的蘇-37試飛成功,俄方推銷團前往中印兩國推銷以矢量推力發動機改進蘇-30MKK的計畫,但由於中方都擔心矢量推力技術不成熟而告吹。中國引進的蘇-30基本採用原裝俄羅斯航空電子設備。而“蘇-30”的國產化將與蘇-27的國產化融合為一個項目,即使殲-11的進一步發展型號。而近年解放軍也不斷增加進口蘇-30訂貨,其中海航於2002年底首次獲得蘇-30。近期解放軍的蘇-30使用的R-77主動雷達制導空空飛彈、Kh-29電視制導飛彈以及KAB-1500Kr型1500千克電視制導炸彈終於曝光。基本技術數據翼展14.70米機長(空速管除外)21.94米機高6.36米機翼面積62.04平方米空重17700千克正常起飛重量24000千克(蘇-30MKN2567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33500千克(蘇-30MKN34000千克)機內油箱載油9400千克戰鬥載荷8000千克最大速度2125千米/小時1380千米/小時(海平面)最大爬升率230米/秒實際升限17500米航程3000千米轉場航程6990千米起飛滑跑距離550米著陸滑行距離670米最大過載8.5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