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香粳2號

蘇香粳2號

蘇香粳2號江蘇太湖地區農科所新近育成的優質中熟晚粳新品種,是江蘇省育成的第一個米質國家優質標準二級以上的晚粳新品種。

基本信息

簡介

香粳2號原名香粳R109,1992年江蘇太湖地區農科所以產量較高的太湖粳4號為母本與該所自已育成的優質品咱蘇香粳1號為父本進行雜交,雜交後代採用系統選育方法,經該所與海南兩地連續8年選育與米質特優破格提前參加省生產試驗,2002年4月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0年起參加蘇州、無錫市品比試驗,進入崑山玉山、

..

常熟藕渠等國家、省級農業科技示範園示範種植。蘇香粳2號具有穗粒結構協調、豐產性好、熟相好等優點,全生育期165天左右,株高115厘米左右,總葉片數18-19葉,節間6-7個,株型緊湊,葉色中綠,分櫱性中等偏強,畝穗數20-22萬,成穗率75%左右。

特點

該品種的突出特點在於:

1.食味好

蘇香粳2號適口性好,米飯柔軟,不返生,有爆米花清香。1999年參加由江蘇省農科院組織的優質米鑒評,在全省農科院系統提供的12個優質新品種、品系中,適口性、總分均列第1位;1999、2000年蘇州、無錫二市2年優質米評定中,適口性列第1~2位,總分列第1位。2001年2月參加江蘇省農林廳首屆優質米評選,被評為江蘇省11個優質稻之一。
2.外觀優

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蘇香粳2號1999~2001年,

..

3年均優於國標三級優質米,米質性狀穩定。1999、2001年結果為:糙米率84.4%~85%,精米率77.0%~78.5%,整精米率72.8%~77.5%,堊白率10%~8%,堊白度9.9%~1.2%,膠稠度67~80mm,直鏈澱粉含量16.4%~15.2%,蛋白質含量9.3%~8.2%。僅堊白度一項為二級,其餘均達優質米一級標準,綜合指標達國家優質稻穀二級標準。

3.抗性較好

該品種株高110~115cm,莖稈粗壯,基部節間短,耐肥抗倒性強。對稻瘟病抗性一般;對紋枯病的抗性比值0.06,屬抗病級;對白葉枯病4個菌株的抗性3個為3級、1個5級。適宜太湖稻區及上海市種植,安徽、蘇中、蘇北可搭配種植。
4.性狀優

蘇香粳2號屬中熟晚粳類型,在太湖地區種植,5月15~20日播種,9月10日前後齊穗,10月底~11月初成熟,全生育期165天左右。株型集散適中,分櫱力較強,一般穗數300~330萬/hm2,每穗總粒數120~130粒,結實率90%以上,千粒重26~27g,成穗率75%左右,穗長15.0~15.5cm,葉色淡綠,清秀,成熟時稈青籽黃。

產量表現

1.中間試驗江蘇省區試2年平均單產8563.0~8925.6kg/hm2;江蘇省生產試驗平均單產8389.5kg/667hm2;1999年江蘇太湖地區農科所優質稻品比,蘇香粳2號單產8275.5kg/hm2,比對照蘇香粳1號增產3.1%。

2.示範試驗江蘇省崑山市玉山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品比,蘇香粳2號平均單產9022.5kg/hm2,較對照蘇香粳1號(7650kg/hm2)和武運粳9號(8580kg/hm2)明顯增產。在無錫碩放、新安,崑山玉山、石浦,吳縣西山、望亭,太倉瀏家港鎮等國家、省、市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及上海崇明等地進行擴大示範,面積121.9hm2,種植形式有常規水育、旱育稀植、小苗移栽、直播等各種形式,均取得了較好的收成。平均單產8474.3~9578.3kg/hm2,高產田塊超過9750kg/hm2。

水稻品種(二)

水稻,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約1.2米,葉長而扁,圓錐花序由許多小穗組成。所結子實即稻穀,去殼後稱大米或米。不定根發達,穗為圓錐花序,自花授粉。稻的主要生產國是中國、印度、日本、孟加拉、印度尼西亞、泰國和緬甸。其他重要生產國有越南、巴西、韓國、菲律賓和美國。上個世紀晚期世界稻米年產量平均為4000億公斤左右,種植面積約1.45億公頃。世界上所產稻米的95%為人類所食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