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埃學派

蘇維埃學派,蘇聯民族學中的一個學派。20世紀才產生的。

蘇維埃學派

正文

蘇聯民族學中的一個學派。20世紀20年代末產生,而形成為一個具有自己研究對象和特點的獨立學派則是在30年代後期。其奠基人為民族學家Д.Н.阿努欽和Л.Я.什捷倫別爾格等人。阿努欽主張將民族學、人類學和考古學結合成“三位一體”,於20世紀初自成一派。他的學術思想對後來蘇聯民族學的發展影響頗深。
蘇維埃學派的特點可歸納為:①在方法論上力圖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民族學研究緊密結合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②特別重視對蘇聯各族的民族起源問題的研究,組織民族學、人類學和考古學等綜合考察隊,利用多學科資料共同探討族源問題;③突出對原始社會史的研究,對有關母系氏族(見母系氏族制)在原始社會史上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見父系氏族制)過渡的研究有獨特見解;④有目的地對某一民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作系統全面的調查研究;⑤重視對國外民族的研究(特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等。蘇維埃學派的代表人物有:民族學家和考古學家С.Π.托爾斯托夫,從事中亞地區民族學和花拉子模考古研究;民族學家兼人類學家Μ.Γ.列文,主要從事西伯利亞地區民族學研究;民族學家兼人類學家、波羅的海和東南亞地區民族學專家Н.Н.切博克薩羅夫;宗教史及澳大利亞大洋洲地區民族學家 С.Α.托卡列夫;原始社會史和文化史專家M.O.科斯文等。他們中多數是阿努欽的學生。蘇維埃學派的主要研究中心是蘇聯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其機關刊物有 《蘇聯民族學》 雜誌。民族學研究所內附設有專事收藏和展覽全世界民族文物的“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並出版有《人類學民族學博物館彙編》集刊。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