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喜亮

蘇喜亮

書法家簡介蘇喜亮,蘇東坡三十六世孫,著名書法家,號香山居士,蘇軾長子蘇邁之後。 蘇喜亮也不例外,他說蘇軾的字,墨豐筆潤,傳統中透發著無窮妙機。 經主辦書展的同道介紹,蘇喜亮先生是東坡後裔,是河南省有名的書法家。

基本信息

書法家簡介

蘇喜亮,蘇東坡三十六世孫,著名書法家,號香山居士,蘇軾長子蘇邁之後。祖籍蜀中眉州。晚清,祖上遷徙陝西漢水,華山腳下。五十年代生於陝西,七十年代赴疆軍旅。其間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無錫書法藝專。八十年代轉業至河南平頂山市文聯,任河南省書協理事,市文聯辦公室主任,市書協秘書長。
兩千年初,受四川眉山之邀,尋根祭祖,入駐三蘇祠博物館蘇東坡書房《來鳳軒》筆耕交流,傳播三蘇文化。任眉山畫院副院長兼秘書長。

蘇喜亮書法作品

現任眉山蘇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會員、四川省蘇氏宗親會副秘書長、四川眉山蘇氏宗親會副會長。
作品蘇洵《木假山記》、《蘇軾與侄論書》等收藏於四川眉山三蘇祠博物館。
走遍中國-眉山採訪

評論文章

公,幼而好學,長而敬業。雖逾知天命,而勤於翰墨,誠可謂老而不倦矣。數十春秋,博覽諸子之經,遍涉百家之典,研賞詩詞賦曲之餘,尤喜六書之藝。秦漢篆隸,魏碑唐楷,無不臨摹;鍾張二王,唐宋八家,皆有所得。日日臨池以為功課。數十年如一日,心追手摹。深得三蘇父子書法厚實圓潤之線條,輕快柔韌之行筆,姿態橫生之雅致,有法無法之真諦。特別是東坡書法那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作書意造本無法,書法信手煩推求;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尚意存法,阿娜多姿,盡顯先生書作之中!筆輕墨豐皆入妙,無窮機軸出清新;信手拈來假亂真,先祖遺風躍紙上。實乃中國書壇蘇體書法之妙手,東坡書韻之大家。軍旅生涯到專業從藝,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各類書法展賽,廣被台灣、日本、新加坡、美、法、德等海內外人士收藏,刊石入碑。
——徐濟文 東坡詩社社長
歷代書家習書都經過經典崇拜——臨摹同化——原創出新這樣一個過程。蘇喜亮也不例外,他說蘇軾的字,墨豐筆潤,傳統中透發著無窮妙機。似乎隨心所欲,但又變化無常。這常使學子們無奈於門前,捉摸不透。殊不知先生的字是隨著他一生的坎坷遭遇而變化,是先生心靈的寫照,感情的宣洩。了解這一點,臨先生的字才可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此正是臨先生文章風流之所在。
蘇喜亮與眉山市領導合影
市長李靜與市委書記蔣仁富和作者合影

我認識蘇喜亮是赴河南郟縣參加紀念蘇軾葬郟900周年暨第十四屆蘇軾學術研討會上。在會議期間,我有幸參觀了在郟縣中學舉辦的紀念蘇軾葬郟900周年書畫大展。大展共展出300多幅精品力作,把郟縣中學的禮堂裝點得異常高雅、莊嚴和華貴。參展作品都是丈八尺開幅的大作品,其中最吸引我的是《蘇喜亮臨摹東坡墨跡個人書法展》。蘇喜亮臨摹的作品有《黃州寒食貼》、《楚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三十多幅作品。橫式有3幅,縱式有27幅,最大的一幅達八尺。幅幅布局精巧,筆墨精妙,氣韻精到;處處再現東坡墨跡遺風,真讓人拍手稱奇。蘇喜亮的作品讓我十分著迷,很想探個究竟。經主辦書展的同道介紹,蘇喜亮先生是東坡後裔,是河南省有名的書法家。他苦練“蘇體”幾十年,深受“家書”影響,達到了情至、形至、神至。或許是有共同的愛好,或許是與蘇東坡有緣,雙方一經介紹便攀談不停。繼而書信、電話往來,交流臨摹和創作作品的感受。就這樣逐步對蘇喜亮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
蘇喜亮憑著對蘇家祖宗敬忠報孝的那份真情、激情和豪情,發自內心執著地熱愛先生的字。不求虛名,不求發財,再難學也樂學不止。曾有朋友告訴他:蘇軾的字與現代書壇書風不相吻合,難以入載。對這種為入展的忠告,他只能一笑置之。並刻印一方:“我寫我書”,告誡自己不為名利所動。在郟縣第十四屆蘇軾學術研討會之後,他又刻印一方:“我寫祖書”。意在不隨波逐流,要至死不渝地追隨先輩。還自作一聯:“千秋風流蘇軾字,萬古絕唱東坡詞”,常年懸掛在居室,告誡自己,活到老學到老。
蘇喜亮書法作品
------李國蓮《我寫祖書 告慰祖宗》 蘇氏後裔蘇喜亮與東坡墨緣《三蘇祠》22003/總第5期(摘錄)

書法作品

蘇喜亮部分書法作品及入碑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