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芽山風景名勝區

蘆芽山風景名勝區

蘆芽山風景名勝區薈萃了“山、石、林、草、洞、湖、泉、谷、廟、關”十大系列的旅遊產品,是集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及中國民間文化旅遊示範區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景區以蘆芽山(太子殿主峰)為中心,包括馬侖草原、小蘆芽山、萬年冰洞、千年地火以及懸崖棧道、天池湖群和情人谷等諸多景點。

基本信息

歷史傳說

蘆芽山太子殿

蘆芽山風景名勝區蘆芽山風景名勝區
相傳,古時有一牧童,父母雙亡後,只好寄宿於兄嫂門下。吝嗇的嫂嫂不準牧童回家食宿,卻要他成天放牧牛羊,砍柴做重活。可憐的牧童只好與羊群為伴,靠賞山花野草解除苦悶。時間長,他發現每當營草葉下掛滿露水珠時,就準定要下雨。他把這個發現告訴眾鄉親。大夥按他提供的雨訊安排農活,果然很靈驗。就這樣,牧童受到—廠人們的喜愛和尊敬,被視作專司雲雨之職的神靈。他去世後,人們在他坐化的蘆芽山主峰之巔修了一座石砌廟宇,即太子殿。

雷鳴寺

據傳汾源之水,是從管涔山下的石蛤蟆嘴裡噴吐出來的。可在很古很古的時候,這水卻被卡在石蛤蟆嘴裡的一顆石蛋子堵著,怎么也流不出來。原來,這石蛤蟆俯臥在雷鳴峰下,雷鳴峰底是一片大海。只要砍掉石蛤膜嘴裡的石蛋子,汾水就會長流不息。可要砍掉石蛋子,得有金斧才行。金斧藏在紫峰崖下的山洞裡,被兇惡的妖怪霸占著,要得到金斧真比上天還難。
那時候,雷鳴峰下住著石勇、鐵勇弟兄二人,都是虎彪彪的好後生。這一年,天旱無雨,大地乾裂,正在執犁下種的倆弟兄又熱又渴,真受不住了。石勇嘆口氣說:“地都乾冒煙了,下了種也白搭!”鐵勇說:“只要上紫峰崖殺了妖怪,得到金斧,砍掉蛤螟嘴裡的石蛋子,黎民百姓就有救了!”弟兄倆一心一意為民造福,當下決定立即前往紫峰崖。哥哥石勇懷裡揣著一瓶酒,腰裡別著一把刀,就這樣動身了。
石勇來到紫峰崖下,只見崖頂黑雲翻滾,半崖山洞中金光四射,石勇情知妖怪就在山洞中看護著金斧,還是勇敢地手攀藤條,腳踩石壁,一步一步地爬到山崖半腰,鑽進了山洞。
青面獠牙的妖怪正抱著金斧打盹,被石勇行走的聲音驚醒,舉起金斧便朝石勇砍來。石勇不慌不忙地從懷裡掏出酒瓶一晃說:“老神仙,別生氣,弟子給您敬酒來了!”妖怪一聽,口流涎水道:“好好,快給俺喝個痛快!”石勇把酒瓶遞過去,妖怪一口氣喝個淨光,當下醉倒在地,口吐白沫,神志昏迷。石勇見狀,利落地掏出腰刀,直刺妖怪心窩,妖怪慘叫幾聲,一命嗚呼了。石勇拾起金斧,興高采烈地朝洞外走去。說也奇怪,石勇一出山洞,頓覺渾身疲累難當,他想歇歇筋骨,可一合眼就再也醒不來了。隨著,石勇變成了一株枝葉繁茂的松樹,牢牢地紮根在山崖之上。那金斧在樹叉上,任憑風吹雨打,就是掉不下來。
再說鐵勇在家左等右等,不見哥哥回來,趕緊上山去找。鐵勇來到紫峰崖,望見半崖的洞口比平素多了一棵松,松樹上掛著一把斧,他心裡奇怪,便爬上山崖,鑽進石洞。可他只見松樹,不見妖怪,也不見哥哥石勇,急得連聲呼喊。這時候,那松樹說話了:“弟弟別難過,快取下金斧去砍石蛤蟆嘴裡的石蛋子吧!”石勇滿含熱淚向松樹跪拜道:“請哥哥放心,鐵勇一定砍掉那石蛋子!”鐵勇翻身下崖,來到雷鳴峰下,使出渾身力氣,第一斧砍下去,石蛤蟆嘴裡的石蛋子轉了轉;第二斧砍下去,那石蛋子便骨碌碌地掉出來了。頓時,滾滾的山水從石蛤蟆嘴裡“嘩”地直往出冒,長流不斷,千年不息。那水衝出石蛤蟆的嘴,發出巨大的聲響,如同雷鳴閃電一般。後來,人們在這汾河的發源地蓋起了廟宇,起名就叫雷鳴寺。

支鍋奇石

鍋奇石向人們訴述著它的神奇傳說。上古,江河橫溢,汾水為患,爛泥遍地,人民苦難深重,渴求治汾。帝為救民於水火,便遣台駘作水官,專門負責治理汾河,台駘是金天氏——少昊的後代,昧的兒子。他是繼大禹之後,華夏歷史上又一位功勳卓著的治水大師。
據傳,治汾大師台駘治理汾患時,曾在樓子山坡置一大鍋,用管涔松木燃火,經年累月地熬煮汾洪,終於將洪水煮乾,汾患平息。後來台駘煮洪水的大鍋變成了支鍋石,台駘也被玉帝召去作“雨師”和“汾神”去了。
據傳說,這裡原本是台駘治水時的點將台和指揮台,原因在於其地居高臨下。台駘治水成功後,為了使洪水不再肆虐泛濫,便在此處設定了這塊巨大的“鎮魔石”。說來也怪,有鎮魔石屹立於此,汾洪果然沒有再像上古時那般肆虐過。

情人谷

情人谷是一條優雅靜謐的溝谷,相傳一對堅貞的情人在此地終成眷屬,一條清溪自谷中流出,終年不斷,象徵情人之間纏綿的情絲,瀑布、石潭、山花野樹、婉轉鳥鳴以及峰迴路轉的小徑,象徵著愛情生活諸多況味。情人谷隨季節變化各呈紛異,卻一樣的美麗,象徵永恆的愛情。

景點介紹

蘆芽山

蘆芽山峰巒重疊,山峰尖峭,森林廣茂,區內有700多種植物、240多種動物,100多種名貴中草藥,是世界罕見的生態基因庫。是三晉母親河、華北水源地、華北落葉松故鄉、雲杉之家,也是國內唯一的毗盧佛道場和世界珍禽褐馬雞的主要保護地。
蘆芽山因形似一“蘆芽”而得名,海拔2736米,主峰絕頂約10平方米的石坪上,巍然托起一座石砌建築——太子殿。因其位居群山之極,數十里外即可看到。
蘆芽山曾是歷代帝王將相、騷人墨客休閒遊獵的首選地方。隋煬帝曾多次到此避暑遊獵,在天池處建龐大行宮群落,迤邐百里,鼎盛一時。

太子殿

太子殿為石基石壁構築,殿脊有一鐵校直指蒼穹,似為避雷特置。殿頂向四面披散,原以銅瓦鋪蓋,今已遺失。殿門北向而開,門據有石鑿“太子殿”三字赫然醒目。兩側牆壁又鑿“佛祖”二字,工整雄勁。據考證,蘆芽山是中國唯一的毗盧佛道場,太子殿即為佛頂。
太子殿今有梯道可達,殿周新築鐵圍欄可保臨崖繞殿安全無虞。殿門兩側石刻聯語系光緒年間白文良倡修該殿時書鑿,句為:“復慈雲於中國,施法雨於邊方。”近人黃克毅有詩讚太子殿景致:素仰蘆芽景色美,山靜林幽惹人醉;危崖嶙嶼聳碧空,太子殿前幾忘歸。”

馬侖草原

馬侖草原海拔2721米,面積6000多畝,形成於75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與蘆芽山南北相望,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亞高山草甸之一。這裡牧草肥沃,是歷代帝王牧養戰馬的基地。
馬侖草原將草甸、森林、高山、峽谷、奇松、怪石、長城、將台、基塔融為一體。東南隅有怪松苑,正南面是奇石坡,西南隅坍塌的舍利塔群半掩半露隱沒於草叢中,北齊長城縱貫草原東西。

萬年冰洞

萬年冰洞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已有300萬年的歷史。
它的奇特在於以本地洞外的氣候條件論,根本構不成結凍的環境,而洞內一年四季冰柱不化,愈往深處冰愈厚。它是全國迄今發現的最大的冰洞,也是世界上迄今永久凍土層以外發現的罕見的大冰洞。
2005年,寧武萬年冰洞在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評審中,成為國家地質公園,現開發近百米。分成上下多層,通過鑽冰洞,下冰樓梯,過冰棧,可到各層觀光。每層可容納數十人,洞內四周全是冰。由冰形成的冰柱、冰簾、冰瀑、冰花、冰佛、冰床、冰鍾、冰人、冰菩薩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洞內大大小小的景致或玲瓏剔透,或晶瑩奪目,或婀娜多姿,或雄偉壯麗,無不令人驚嘆。堪稱一個凍的世界。
更使人們奇嘆不已的是:與冰洞相距不到二百米處,有一處千年不熄的地火,當地人稱千年火山。這一冰一火,本是相剋,卻奇妙地共存於同一山上,可謂世界奇觀,中華一絕。

石門懸棺

蘆芽山風景名勝區蘆芽山風景名勝區
石門懸棺位於寧武城西70公里處小石門村西極為幽僻的山谷內,峽谷深處有一個幽僻的巷彎,入口石壁如門,巷內林木蔥翠,古建專家認為這是一塊風水寶地,考古專家認為石門懸棺是長江以北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一處崖葬群,極具考古研究價值。這就是頗具神秘色彩的石門懸棺景區。
環顧石門內的石壁,並非危岩高聳,而僅有10至20多米之高,皆上下陡直光滑,壁頂覆蓋著綠樹灌叢,石壁上懸掛的木棺,有嵌在岩洞裡的,也有露在石壁外的,有用木樁支撐,也有用鐵鏈吊捆的,既有一棺獨懸,也有雙棺並列的,距地面高度不一,但皆能看得非常清晰,數數竟有11具之多。
除此外,在石門周圍一帶的山壁上,還有零星的懸棺分布。懸棺多在石崖石洞等避水陰涼乾燥處,距地面高度高低不一,有近百米,數十米,十數米高的不等。據考古專家們考證認為,石門懸棺是迄今中國北方地區發現的唯一的崖葬群,極具考古研究價值。
石門懸棺的懸葬方式大致可分為洞穴式、懸吊式、懸樁式、棧道式。洞穴式是在懸崖高處的天然石洞或人工石洞裡放置棺材;懸吊式是在懸崖高處用鐵鏈將棺材吊掛起來;懸樁式是在懸崖上鑿洞,平插上木樁,將棺材擱到木樁上;棧道式是在懸崖中間鑿孔插樁,鋪成一個微型棧道,將棺材擱在棧道上。如果說四川珙縣麻塘壩懸棺群以200多具的規模在數量上穩居全國第一,而石門懸棺則因包含了棧道、崖縫、樁崖、懸吊、洞穴等多種類型,在品種上名列華夏第一。

懸崖棧道

懸崖棧道位於涔山鄉張家崖村西的翔鳳山上,創建年代可上溯到唐朝貞元年間。原長42華里,一座座懸空古剎由棧道相連,驚險絕倫,獨具特色,是“中國華北地區罕見的水平聯洞型棧道”,也是寧武縣古十景之一。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樸雄壯的山門,穿過山門拾階而上,一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水聲潺潺。
羅漢殿是懸崖棧道的第一處建築也是棧道的起點,面闊三間9米,進深10米的羅漢殿依山而築,建築巧妙利用了後面的天然石洞,洞內有十八羅漢朝觀音的塑像,殿名也由此而來。羅漢殿旁邊是清代道光年間重修該寺廟的碑一通,碑上記載這座山上昔日的繁華。沿著棧道膽顫心驚地轉過一處險地,鑽過一處石洞,又是一座面南坐北的大殿——毗盧殿。
毗盧殿面闊三間,進深10米。內有毗盧遮那佛塑像。毗盧佛是如來佛祖的法身。由毗盧殿東向而行,時而心曠神怡,時而膽戰心悸,時而彎腰爬行,時而下蹲挪移,一路看不盡的鏡中景,歷不完的棧道險。千餘米的棧道上共有石洞15個,其中最長15米,穿行其間險與奇同在,苦與樂共享。15米的長洞盡頭,西禪院高聳於300餘米的石壁凹地,是寺廟住持的寓所。
從西禪院石門洞中鑽出折向北行,有大佛殿的遺址,據說大佛殿原為上下兩層閣樓式建築,甚是壯觀,可惜已毀。由大佛殿遺址向西北石階攀援,漸至翔鳳山巔。一座氣勢宏偉的四層石塔建於之上,這就是曉祖寶塔,曉祖寶塔為墓葬塔。崇禎皇帝的四皇子在闖王李自成攻占北京後在此出家,法號曉庵,先於師傅坐化,清康熙壬辰年間(1712年)築塔。塔基原有曉庵的肉身堆塑。塔周古木參天,異草生香。
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兩日,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朝拜曉祖,據說還是很靈驗的。

汾河源頭

汾河源頭是三晉人民飲水思源、尋根感恩的母親河。汾源四周九山匯聚,溪流淙淙,亭台樓榭,風光旖旎。源頭有一水塘,塘上石壁刻有“汾源靈沼”四個大字,壁上雕有一個龍頭,龍口中噴出一股清泉,終年流淌不絕。雷鳴寺、魁星閣挺立樓子山上,沾汾河之靈氣,氣象不凡。自古以來就有三晉第一勝境之美譽。
汾源靈沼處,原建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剎,名為雷鳴寺。因汾水從石崖下龍口噴出時聲如雷鳴而得名。雷鳴寺總體規模宏大巍峨,廟宇依山而築,殿堂櫛次鱗比,四周古柏掩映,寺內朱檐金頂,琉璃布瓦,雕樑畫棟,紫檀木刻。一幅幅壁畫懸塑巧奪天工,一塊塊古纂石刻細膩猷勁,加之無數亭、台、樓、閣、樹、廊、門、洞合理布局,相映生輝,該寺向為晉北名剎。每年夏曆四月初八,此處舉行古廟會。屆時鄰近州縣以至內蒙、河北客商游僧,專來赴會,盛況空前。

九重瀑布

九重瀑布位於寧武縣東寨鎮大溝村腳下,在情人谷景點與馬侖草原之間,距東寨鎮約12公里。因其地勢高峻,天藍氣清,有似入天宇之感,故名“九重瀑布”。瀑布從森林密布的山谷石崖上直瀉而下,全場300餘米,落差高達55米,流量120m/s,負氧離子28000個/cm,暑期最高氣溫19°C。
暢遊九重瀑布,體驗激流而上豪情,享受天然氧吧浸潤。遊人從瀑布最低處順勢攀岩而上,腳下飛瀑流澗、步步登高,身邊山花爛漫、翠綠蔥蔭,頭頂藍天白雲、水霧朦朧,特別是富含負氧離子,更使人洗肺氣爽,天然沐浴,真是親近山水、蕩滌塵囂、樂在其中的好去處。

支鍋奇石

寧武縣城30公里處的東寨鎮西樓子山南麓半坡,有一座峭岩矗立於溝側溪畔。這峭岩高約兩丈余,頂部巍巍托起一塊巨大奇石。這奇石以兩塊小石作支腳,立於約三四十度的峭岩斜坡頂部。奇石高約3米,闊約2米。雖立斜坡,風吹似動,但數乾百年來,它卻一直屹立在那裡。
由於奇石狀似加蓋的鍋,支撐它的兩小石形若鍋腳,故而人稱“支鍋奇石”,成為古寧武府和寧武縣八大奇景之一。
據關專家考察,該奇石形成於第四紀冰川期。

情人谷

位於寧武縣城西林溪山深處,是一條幽雅美麗的溝谷,相傳是一對情人頂風熱戀,終成脊籍的寶地。整條溝谷全長十華里,一條四季不斷的清溪自谷掌流出,在落差十數米的瀑布下,形成許多石潭;整條出谷由許多“S”型組成,每個“S”型都蘊藏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境,隨季節變化各呈紛異,是一處回歸自然、抒發情感的浪漫之境。

天池湖群

群由大小15個天然湖泊組成,馬營海(也叫“母海”)是天池湖群中面積最大的湖泊,海拔1771米,平均水深8米,面積0.607平方公里,蓄水量800萬立方米;唐貞觀元年到儀鳳年間,唐王朝先後在大西北設立了8坊64監用以飼養官馬,其中僅管涔山地區便設有天池、元池、樓煩三大牧監,三大牧監馴養軍馬70萬匹,一時“牧馬數萬,色別為群,望之如雲”,留下了“樓煩出駿馬”,“樓煩牧政甲天下”的佳話,當時的天池一帶出產的樓煩馬和西域出產的駿馬齊名天下,為唐王朝的強盛壯大立下了不朽之功。

元海

元池也叫“公海”是天池湖泊群中僅次於馬營海的第二大湖泊,和“母海”並稱為“鴛鴦海”。海拔1845米,平均水深11米,面積0.275平方公里,蓄水量680萬立方米。

鴨子海

鴨子海,緊臨天池和琵琶海,三海呈鼎六狀。海拔1840米,水深4米,水面積0.07平方公里。池水明淨,色如玉露,形似鴨蛋,海內有大量的鯉魚、草魚、鯽魚、海濱野鴨成群,是野鴨繁衍棲息的樂園,故而得名鴨子海。
鴨子海景色別致,風韻獨特,沒有噪音,始終保持著大自然的童貞。只見碧波之上,群鴨竟渡,“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陽光映海中,酷似大海在噴金吐玉。春秋二季,白天鵝也常來作客,把鴨子海作為她們的遷徙的驛站,給鴨子海平添了吉祥與歡樂。站在鴨子海邊的高崗上,可看到其它好幾處高山湖泊。山上是天然綠洲,東鄰暖海,古代,這裡也同琵琶海一樣,是宮娥嬪妃的遊樂休憩之地。

暖海

暖海現為暖泉溝水庫,平均海拔1800多米。治理前,這裡植被稀少,水源涵養能力漸失。寧武縣治汾指揮部2001年開始對這裡進行治理,修建骨幹淤地壩1座,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淤地壩水利工程,栽植喬木林6248畝、灌木林3300畝,封山育林5250畝,修築梯田1650畝。暖泉溝骨幹壩的建成運行為汾河源頭水源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800餘畝水面引來眾多水鳥繁衍生息,充足的水源也為流域內苗木成活打下基礎,暖泉溝流域樹木保存率達到95%以上,60萬株雲杉、落葉松向人們展示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景。

琵琶海

蘆芽山風景名勝區蘆芽山風景名勝區
琵琶海,位於馬營海南一華里處的山巔,海拔較天池高出十幾米,水深4米,面積0.6平方公里。因狀似琵琶而得名。置身琵琶海畔,但見海水清澈明淨,天光雲影,群鴨戲水,靈鳥歡歌,海邊芳草如茵,花團緊簇,令人嘆為觀止,遠山近嶺盡收眼底,山色湖光,相映交輝。
因琵琶海在汾陽宮正前方,與天池相鄰,隋代,這裡曾作為宮廷要員和宮娥嬪妃遊覽、休憩、垂釣的場所。
有趣的是有一種翠色的小鳥靈巧輕快地擦過水麵。據志書記載,這是一種神鳥,也稱作靈鳥。每當落葉敗枝飄入池中,靈鳥便飛去噙出,以保持水永遠清靜。唐代韓吏部詩云:“林柯有脫葉,欲墜鳥驚救”,正是這種意境的寫照。
琵琶海優美的景色吸引了更多的現代人,每逢節假日,人們成群結隊到此遊憩、野炊。緊張的工作、忙碌的生活都拋之腦後,壓抑的心情在這裡得到了釋放。

毗盧佛

《佛學大辭典》中講,它是“毗盧遮那佛”的略稱,“毗盧遮那佛”是釋迦牟尼的法身佛,說到這,您可能要問了,“法身佛”又是什麼佛呢?
其實,佛教中經常會提到“三身佛”,即法身“毗盧遮那佛”,應身“釋迦牟尼佛”,報身“盧舍那佛”,這三尊佛像的關係非常奇妙,對此佛教中有一個精妙的比喻,其實法身毗盧遮那佛,就像是天上的一輪明月,應身釋迦牟尼佛就像是月亮映在水中的影子,報身盧舍那佛就好比是水幹了,月亮的影子不見了,但月亮依舊存在,就是說法身毗盧遮那佛,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永遠存在,可見他在佛教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因此,許多寺院都有供奉,像北京法源寺,洛陽白馬寺。

實用信息

門票

旺季:蘆芽山70元,馬侖草原30元,情人谷20元,萬年冰洞120元,石門懸棺25元,懸崖棧道25元,汾河源頭30元,天池湖群40元,九重瀑布20元。(每年4月20日-10月20日),淡季:門票八折(每年10月20日-次年4月19日);環保大巴:40元/人/往返(蘆芽山一線);20元/人/往返(情人谷單點);冰洞防輻射服2元/人(必收費項目);冰洞電瓶車:10元/人。

開放時間

8:00-18:00

交通信息

自駕:從北京方向,到大同,經大運高速公路至朔州下至寧武轉東寨鎮、蘆芽山。亦可從原平下,迴轉60公里至寧武、東寨鎮到蘆芽山。由太原出發,上原(平)太(原)高速公路,在忻州下,經石家莊鎮、寧化、東寨鎮到蘆芽山。
火車:由大同、太原乘北同蒲線上的車在寧武下車,轉公車至東寨鎮、蘆芽山。
班車:可在太原火車站、廣場長途汽車站乘坐開往寧武縣的客車,在寧武縣轉車到達東寨鎮後,可包車前往旅遊景點,6座麵包車150元/天。

特色活動

為愛徒步大型公益活動

蘆芽山風景名勝區蘆芽山風景名勝區
時間:2015年4月25日
主題:為愛徒步
新聞報導:
芳菲四月,與春天相約用最質樸的方式享受自然,蘆芽山景區於2015年4月25日開展了“為愛徒步”大型公益活動,來自蘆芽山周邊省市的徒步愛好者近千餘人從遊客中心出發,徒步行走25公里前往終點萬年冰洞景區。用最綠色低碳的理念提倡徒步,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挑戰極限與潛能用每一個堅實的腳步,讓貧困山區的孩子感受溫暖與愛的力量。該活動宗旨在鼓勵參與者以“親近自然+自我挑戰”的體驗形式,通過全程“為孩子徒步”,以綠色環保的徒步行走方式,讓更多孩子的親近大自然。也讓更多社會人士走出高樓、走近大自然,感受戶外徒步的樂趣與魅力。
此次活動為非賽事的、非營利性的大型公益徒步活動,不強調競技性,以愉悅身心、傳播公益為目的。

百度百科蘆芽山景區公益活動

時間:2015年4月25日-2015年4月26日
主題:你好地球百科公益活動
4月25-26日,由百度百科舉辦的“碼”上邂逅蘆芽山公益活動在蘆芽山景區展開。大學生志願者為景區景點掛上了它們專屬的“二維碼身份證”,遊客只要用手機掃描景點介紹牌上的二維碼,就能夠連線百度百科查看景點詳細信息。與傳統景點牌展示的有限信息相比,此次景點牌上除了有簡單信息外,還有二維碼圖形,它容納了大量的相關信息,將知識與公益緊密結合,將線上知識與線下活動無縫連線,真正讓人們實現了O2O。這種“連線+找到”的方式,踐行了百度百科“讓人類平等地認知世界”的公益理念,將浩如煙海的百科知識變得有價值。

遊玩理由

理由1蘆芽山薈萃了“山、石、林、草、洞、湖、泉、谷、廟、關”十大系列的旅遊產品。
理由2是集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及中國民間文化旅遊示範區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
理由3是三晉母親河、華北水源地、華北落葉松故鄉、雲杉之家,也是國內唯一的毗盧佛道場和世界珍禽褐馬雞的主要保護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