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州鄉

蘆州鄉

蘆州鄉位於江西省上高縣西部,東距縣城25公里,地處錦河南岸,東鄰翰堂鎮;南界田心鎮;西連思泉鋪鎮和鎮渡鄉;北瀕錦江與宜豐縣的芳溪、石市兩鎮相望。320國道從東至西貫穿全境,集鎮始建於明朝,已有400多年歷史,素有“小南京”之美稱。全鄉總面積133.12平方公里,下轄1個國營林場(九峰林場),19個行政村,156個自然村,總人口28650人,耕地總面積38830畝。

基本信息

(圖)蘆州鄉蘆州鄉

蘆州鄉位於江西省上高縣西部,東距縣城25公里,地處錦河南岸,東鄰翰堂鎮;南界田心鎮;西連思泉鋪鎮和鎮渡鄉;北瀕錦江與宜豐縣的芳溪、石市兩鎮相望。320國道從東至西貫穿全境,集鎮始建於明朝,已有400多年歷史,素有“小南京”之美稱。全鄉總面積133.12平方公里,下轄1個國營林場(九峰林場),19個行政村,156個自然村,總人口28650人,耕地總面積38830畝。

簡介

(圖)蘆州鄉蘆州鄉

位於上高縣西部,東距縣城25公里,地處錦河南岸,東鄰翰堂鎮;南界田心鎮;西連思泉鋪鎮和鎮渡鄉;北瀕錦江與宜豐縣的芳溪、石市兩鄉相望。320國道從東至西貫穿全境,始建於明朝,已有400多年歷史,素有“小南京”之美稱。集鄉面積1.6平方公里,人口8200人(常住人口6500人,流動人口1700人),有兩條商業街,營業面積達2.2萬平方米。供電、供水、排水、道路、通訊等配套基礎設施隨著集鎮建設的發展也日趨完善。集鎮現有一個占地42畝、功能齊全的綜合性農貿市場。有中學一所,占地4萬平方米,教職工104人,在校學生1250人。完小1所,教職工86人,學生數1300人。有中心衛生院一所,醫務人員37人。鎮文化中心、幼稚園、敬老院等公益設施比較齊全。移動、聯通網路覆蓋全鎮。程控電話、有線電視實現了村村通。

全鄉總面積133.12平方公里,下轄1個國營林場(九峰林場),19個行政村,156個自然村,總人口28650人,其中非農人口5035人,農業人口23615人。現有耕地總面積38830畝(其中水田31403畝,旱地7427畝),山地和有林面積95562畝,水面面積為9647畝。境內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高點九峰雲末峰,海撥801.9米,最低點的秀美村的田段中,海撥55米,西北部錦江沿岸地勢平坦,東南多山地丘陵。

經濟狀況

(圖)蘆州鄉蘆州鄉

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6億元,財政收入586.6萬元,招商引資300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80元

工業經濟迅速崛起、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二十多個招商引資企業,形成了以富龍食品公司為龍頭的食品加工企業,以華美工藝品廠為龍頭的工藝品加工企業。

來自工業的稅收占財政的比重逐年增加,2008年上半年達56.8%。農業向規模化、產業化方向發展,形成了生豬、水產、花卉苗木、養鴨等支柱產業。

全鎮生豬存欄100頭以上的大戶有110戶,水產養殖大戶59戶,花卉苗木產業逐漸從山背、寨里向全鎮範圍伸展,養鴨1000羽以上有的46戶。

自然資源

(圖)蘆州鄉蘆州鄉森林公園

蘆州鄉境內九峰森林公園屬省級森林公園,具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宜人,春暖、夏涼、秋爽、冬美的特點。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植物種類達2000餘種,動物種類700多種。

園內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眾多,已開發的有30多個,有始建於唐昭年間,曾經僧徒雲集,香火裊繞,海內外來進香者絡繹不絕的九峰寺;有清澈甘洌,飯後令人神清氣爽的觀音泉;有相傳仙人鐵拐李用來擎天的天竺峰;有天工合成,令人嘆為觀止的巨大溶岩奇觀--千費洞;有為民請命,飲後被唐僖宗賜為南平王的鐘傳之墓……優美的生態和人文景觀常常讓人留連忘返,實乃旅遊休閒的好去處。

境內主要資源有溫泉、礦產等,全鎮有著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有較大的溫泉水12處,溫泉水溫四季都在21攝氏度左右,是辦養鰻廠和礦泉水廠的最佳選擇。地下蘊藏矽灰石1350萬噸,熔劑灰岩和白雲岩6.4億噸,水泥灰岩15億噸,石灰石199.4億噸,開發前景相當看好。

農副產品

(圖)蘆州鄉家禽養殖業

年銷農產品3.64億元, 占全縣生產總量的60%以上。鄉鎮每天有157輛滿載生豬糧油禽蛋蔬菜等農副土特產品的大卡車駛出農門,銷往全國各地。2007年,該縣類似這樣的“直銷兵團”620多家,直銷農產品總額3.64億元,占農產品生產總量的60%以上。有萬名農民走南闖北跑銷售,僅生豬就銷售5.7萬多頭,比去年同期增長3.8%;銷售水產品4211噸,比去年同期增長9%。2008年上半年蔬菜、瓜果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價格便宜。開始,有些地方蔬菜賣不出去,塔下鄉有些村的農民拿蔬菜餵豬,農民有怨氣。針對這一現實問題,鄉委、鄉政府領導認為,流通是農民走向市場的重要環節。流通活則農業活,市場興則農民富。因此,必須把發揮農民這個主力軍的作用作為解決“賣難”現象的根本措施,同時搞好社會化服務。

該鄉還引導農民以各種形式組織購銷聯合體,添置了大小機動車輛210多台,全縣的生豬、家畜、家禽、糧油、柑桔、蔬菜、木竹製品等26種大宗農副產品源源不斷地運往各地。參與流通的農民達1200多人,其中有110個銷售能手在廣州、深圳、南昌等地設立了15個民間“視窗”,反饋市場信息,組織產品銷運。有1800 多個從事收購的農戶從鄉村農貿市場收購農產品,運到縣城的專業市場;有1150 多個實力雄厚的專業販運大戶則坐鎮調運,用50多輛大卡車直銷省內外。蘆州鄉運銷專業戶彭新民自己購買兩輛東風牌大貨車,

去年運銷生豬1.1 萬多頭,已運銷生豬2500多頭,不僅解決了鄉親賣豬難的問題,自己也賺了10多萬元。

農業科技

自從2007年村里成立了科技服務社,縣裡的專家就每個月來講一次課,給村民解決蔬菜生產中的科技難題。這個鄉雖然種大棚西紅柿有10多年了,但大棚西紅柿還有一些病害自己治不了,縣裡專家就給解決了這些難題。

由於受農村科技推廣機構“線斷、網爛、人散”的影響,農業生產受科技發展制約。鄉科技局經過積極探索,創建了以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的農村科技服務社,並有選擇地建立區域定點技術服務站,把服務重心前移。科技服務社設立了專項創建活動經費和獎勵經費。科技服務社通過聘請專家、培訓農民科技人才,並把農村科技成果轉化,農村技術、信息、市場服務,農村科技推廣、技術培訓等作為主要內容,逐漸滿足了農民發展產業的需要。農業專家服務社技術定點服務站,為周圍2000多個大棚免費提供科技服務。村有3200多人,黃山村村有50多個農民技術員,直接與農戶簽訂“包質量、包效益、包銷售、包生產資料供給”的承包契約,分片為菜農服務,基本上可以達到小問題不出村,他們這些技術員都能解決。

黃山村雙孢菇生產示範區,為了增加菇農收入,科技服務社提醒菇農合理安排采菇時間,錯開售賣高峰,並多售鮮菇,增加收入。菇農康志遠告訴記者,黃山村2002年才開始發展雙孢菇種植,但因技術不過關規模一直不大。2004年後,村里從福建漳州高薪聘請技術員,科技部門又積極扶持村里成立了雙孢菇科技服務社,服務社專家對菇農進行技術指導,提高了雙孢菇生產的科技含量,雙孢菇生產才逐步走上了正軌,現在村裡的高標準菇房就達到了400個,人均年收入達到了4800元。

通過努力,該鄉科技服務社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已發展農村科技服務中介機構3個,農村科技服務社14個,培養農村適用技術人才7540人,培育溫棚蔬菜、畜牧養殖、食用菌、中草藥、林果等區域性特色產業22個。同時,建立農業重點實驗室和科技創新中心5個,培育出農作物新品種(系)18個,引進農業新品種56個,組裝高產高效標準化栽培技術模式28個,轉化、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360項。全市通過農村科技服務社共帶動農戶84930戶,僅特色產業農民人均純收入平均達到2728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0%。

農民專業合作社

蘆州鄉由縣財政注資,給予500萬元擔保額度和10%-15%貸款利率優惠;對服務型、非盈利性的合作社實行長期免稅,對實體性、加工型的合作社實行前5年免稅。採取發資料、辦講座等方式,講解成立合作社的好處和意義,並對合作社成立派專人指導,統一規範合作社名稱及設立程式,做到合法有序、權責明確。選擇蘆州鄉的黃山村等民眾基礎較好、能人帶動力較強的地方先行試點,通過規範運作起到示範帶動作用。該縣共組建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38個,登記入社社員2萬餘戶,僅牧業合作社就籌集流動資金2200萬元。

示範村

(圖)蘆州鄉黃山村

蘆州鄉的黃山村地處320國道旁,錦江河支流勝利壩橫穿村界邊,坐落於贛西中部,土壤類型主要是第四紀紅粘土發育的紅壤和近代河流沖積物發育的潮沙泥土,全村占地面積5200畝,耕地面積2500畝左右,水面150畝左右,其中水田面積1200畝,旱地面積700畝,水改旱面積600畝。

全村共有3個村民小組,2000年底人口總共1451人,440戶,人均耕地面積1.73畝,人平收入2400多元;2002年人平收入是2648元;2003年人均收入2817元,2004年人平收入是3486元,2005年人平收入是3660元。通過項目的實施,監測村經濟獲得了比較大的發展。是蘆州鄉的示範村

特色美食

名特產有串子泡腐、柑桔、油茶等。徐家渡串子泡腐是有一個多世紀歷史的傳統產品,其產品久負盛名,色澤光滑,內空外圓,個個均勻,肉湯烹煮,食之細嫩柔軟,湯水泱泱。其工藝獨特,唯徐家渡過人才會製作,是極有開發價值的加工項目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