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臭椿白粉病

藥用植物臭椿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該菌主要生在葉背,偶爾生在葉面,引致葉片早落。病菌以閉囊殼在落葉或病梢上越冬,翌春條件適宜時,彈射出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病菌孢子由氣孔侵入,進行初侵染,在臭椿生長季節可進行多次再侵染。

疾病名稱

藥用植物臭椿白粉病

藥用植物臭椿白粉病藥用植物臭椿白粉病

基本概況

臭椿 學名 Ailanthus altissima (Mill.) Swingle。別名棒根皮、鳳眼草、樗根皮等。屬苦木科落葉喬木。以根皮和果實入藥。具燥濕清熱、止瀉、止血之功效。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基本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病葉表面褪綠呈黃白色斑駁狀,葉背現白色粉層的斑塊,進入秋天其上形成顆粒狀小圓點,黃白色或黃褐色,後期變為黑褐色,即病菌閉囊殼。該菌主要生在葉背,偶爾生在葉面,引致葉片早落。

病因原理

Phyllactinia ailanthi (Go10v. et Bunk.) Yu稱臭椿球針殼,屬子囊菌亞門真菌。閉囊殼散生或聚生,黑褐色扁球形,直徑多為190一250μm,附屬絲針狀,頂端尖,基部膨大,寬30—50μm,間或在球狀基部以上分枝,最多可分6小枝;閉囊殼外生6—32根附屬絲,閉囊殼內含20—30個長橢圓形至卵形子囊;子囊具柄,大小54—103×22—39(μm);子囊內含2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形或矩圓形至橢圓徑,大小19.7—39.4×14.8—24.6(μm)。分主孢子棍棒形,大小51—69×18—22(z4m)。除圖245 臭椿白粉病菌(臭椿球針殼)為害臭椿外,還為害香椿、核桃、楊、板栗等。此外,有報導Uncinula delavayi pet. var. cedrelae (Tai)稱香椿鉤絲殼,也是該病病原。

發病條件

病菌以閉囊殼在落葉或病梢上越冬,翌春條件適宜時,彈射出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病菌孢子由氣孔侵入,進行初侵染,在臭椿生長季節可進行多次再侵染。生產上天氣溫暖乾燥有利該病發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

(1)選用優良品種;秋季認真清除病落葉、病枝,以減少越冬菌源。

(2)採用配方施肥技術,以低氮多鉀肥為宜,提高寄主抗病力。

(3)春季子囊孢子飛散時,噴灑30%綠得保懸浮劑400倍液或1:1:100倍式波爾多液、波美0.3。石硫合劑、60%防霉寶2號才溶性粉劑800倍液、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40%福星乳油9000倍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