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哲學

藝術哲學

藝術哲學是謝林之子出版的書籍,作者為謝林,1859年出版。

基本信息

概述

【《藝術哲學》】德國古典主義哲學家美學家謝林著。是謝林之子根據謝林在19世紀初講稿整理而成,於1859年以德文出版。謝林在書中提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美學體系。
謝林的美學思想是建立在其“同一哲學”基礎上的。他從客觀唯心主義的立場出發,強調美和藝術是絕對的象徵和體現,聲稱藝術哲學是對源自“絕對”的藝術作本質的探討,認為“在藝術哲學劃定的哲學的特殊領域裡,我們可以看到永恆的美和一切美的原型。”在謝林看來,最高的理性活動是包括一切理念的審美活動,真和善只有在審美中才能接近,而美把真的科學知識和善的道德行為綜合實現於藝術之中,因此,藝術高於哲學。正是在審美直觀中,而不是在數理邏輯的推演中,哲學家才領悟到了宇宙的奧秘。謝林由此提出“構造說”,認為宇宙是作為一個絕對的宇宙精神。正是由於這種絕對的驅使,藝術家的創作活動“僅僅成了滿足他們天賦本質中的一種不可抗拒的衝動”;而這種“天才”(靈感)乃是“上帝的絕對性的一個片斷”。在這種靈感,亦即審美直觀中,作者突破了有限的感性形式的束縛乃與無限的宇宙本體相匯合,把握到了“整個生存的根本”。謝林由此推出藝術與美的本質在於體現了“絕對同一性”的真與善、必然與自由、實在與理想、感性與理性的統一。
謝林還在美學史上首次提出藝術按照從感性過渡到精神、精神性逐步超越物質性的方向形成一個依次的類別系統的原則。並把藝術分為實在的與理想的兩大系列:實在系列包括音樂、建築、繪畫和雕刻,而理想的系列則包括文學的各種形式:抒情詩、史詩和戲劇。在每個系列中最後都將趨於統一。
謝林的美學思想對以後的黑格爾等美學家及流派影響深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