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螭鼓舞

藏族螭鼓舞是每年農曆六月,循化縣道幃藏族鄉村民舉行的隆重神靈祭祀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旨在禳災驅邪,保佑村民人壽年豐。該項目於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簡介

藏族螭鼓舞流傳在青海循化地區,以集體舞形式,表現請神、敬神、送神、降魔等,反映了當地藏族的宗教信仰、勞動和生活情趣及審美觀念。
藏族螭鼓舞藏族螭鼓舞

歷史上由於這裡遠離西藏政治中心,交通不便,因而這一地區在宗教、語言、風俗、民間藝術等方面都較多地保留了藏族古老的傳統文化。這一帶在歷史上也受到了吐蕃文化以及吐谷渾文化、西夏文化、蒙古文化和漢文化等多元文化影響。

釋義

“螭”是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嘴大,能吞海。表演“螭鼓舞”就是對水龍的祭祀。目前,流傳下來的13段(套)動作,完整規範,以雄健粗獷的跳躍擊鼓動作,以及模仿的雄鷹、駿馬、海螺、太極等形象,表現請神、敬神、送神、降魔等祭祀內容。螭鼓舞對服飾要求很高,舞蹈者須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手執繪有吉祥彩繪圖案的羊皮鼓,腳系響鈴,邊敲邊舞,起舞時鈴聲和鼓點合拍,發出鏗鏘清脆的聲音,氣勢宏大,震撼人心。舞蹈者舞姿灑脫,熱烈粗獷,富有高原民族特色,對研究藏族宗教歷史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