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鋒[畫家]

薛鋒[畫家]

薛鋒,揚州國畫院調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28年8月出生,江蘇揚州人,共產黨員,現兼職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顧問、江蘇省美術館藝術鑑定顧問、中華當代書畫藝術研究會名譽會長、石濤書畫院院長等。歷年來由他主編的大型系列書有《揚州八怪研究資料叢書》,江蘇美術出版社已出版12冊,還有《中國畫派研究》叢書,任副主編計編15本,由吉林美術出版社出版。他擅畫山水,講究氣勢,從詩文傳統美學思想上著力表現意境,氣勢磅礴,內涵豐富,深受收藏者的喜愛,現為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質部ISC200評審價值1620元人民幣/平方米。他所創造的成就已載入《中國美術年鑑》、《當代中國社會科學學者大辭典》以及《世界現代美術家辭典》等二十多部,可謂著作可等身、畫作氣勢大。

基本信息

簡介

薛鋒 1928年生,江蘇揚州人,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高級美術師。中央美術學院陳列館顧問,江蘇省美術館藝術鑑定顧問、江蘇省美學學會理事、揚州市美協副理事長、 清代揚州畫派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多年來致力於美術史論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簡明美術辭典螄nC揚州八怪與揚州商業》等,亦擅畫山水。

主要成就

他是我國第一個美術辭典的編著者,趙朴初大師為之題署,前中國美協主席江豐在《辭典》的序言中。贊為“美術界一件拓荒的壯舉”,國內外發行量達十萬餘冊。美國《華僑日報》、、《明報》等均以頭版發表了有關推薦和評論文章,同時,還入選參加了1983年在莫斯科和法蘭克福舉行的國際書展,並獲得北方13省、市、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圖書一等獎。1980年,他在揚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支持下,組建了“清代揚州畫派研究會”,積極推動了國內外學術界對“揚州八怪”的研究,在此期間,編印了“清代揚州畫派論文集”計七輯。他還與南藝博導周積寅教授主編了大型系列書《揚州八怪研究資料叢書》、江蘇美術出版社已經出版各種專集計十二冊,總字近千萬。更有力地推動了學術界對“揚州八怪”的研究,影響波及國內外。他還與周積寅教授主編了《中國畫派研究》叢書、任副主編,由吉林美術出版社出版了十五冊。他又是天津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揚州畫派書畫全集》的撰稿人之一,榮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其專著還有與著名教授薛永年合著的《揚州八怪與揚州商業》,此書從一個新視角來闡述揚州八怪的產生與清中葉商品經濟的關係,進而開創了研究當代文化藝術與商品經濟的關係的先河。還有與薛翔合著的《髡殘》一書,由吉林美術出版社出版。2003年,他又應江蘇出版總社音像部之邀,策劃組編《揚州八怪》多媒體光碟。1989年他還應邀參加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國家七五重點研究項目《中國美術史》的編寫班子,為清代卷的撰稿人之一。並獲得總主編王朝聞的好評。1992年又為中華民俗風情系列片攝製組攝製四集電視劇《畫壇怪傑——鄭板橋》,擔任總撰稿。其論文在國內外省以上刊物發表達近百篇。其中最有影響的是:1985年5月他應邀參加安徽省徽州學學會成立暨第一屆學術討論會上的一篇大會發言文章,即《試論清中葉徽商在揚州的業績》,一石激起千層浪,從此,掀起了對徽商研究的熱潮。另一篇《寓揚徽商與揚州八怪》被《中國世紀英才論著精粹》入選並獲獎。

他又是畫家,擅畫山水,著力從詩文傳統美學思想上表現意境,大膽創新,師古不泥,主張“藝術源於生活”的創作理念,他的足跡,遍游全國名山大川,並八上黃山,他講究筆墨,追求氣勢,2001年10月,曾在美國紐約曼哈頓亞洲藝術中心展廳,舉辦過個人畫展,紐約《世界日報》、等,均發表了長篇評介文章,深受紐約市民和收藏者的喜愛。2000年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藝術品質部ISC2000評審價值為1620元人民幣/平方米。國內外有百餘美術館、博物館、紀念館,各大學單位收藏他的作品。2002年11月,他已七五高齡,仍在揚州苦心策劃揚州市政協與中國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的“揚州八怪藝術國際研討會”,國內外近百名著名學者參加討論,對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繁榮祖國的書畫事業作出了極大貢獻,會後,還編印發行了《揚州八怪藝術國際研討會文集》,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他的藝術成就,可謂著作已等身,畫作氣勢大,祥見中國藝術家網,(永久展示),另文化部藝術品價值評審上網網址。其創作成就已載入《中國美術年鑑》、《當代中國社會科學學者大辭典》,以及《世界現代美術家辭典》等三十多部辭書。

評價

著名美術理論家、畫家薛鋒先生三喜臨門:《辭海》大辭典為他出了辭條;他抱病創作的大幅山水畫《長江日出圖》,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作為向四川汶川等重災區抗震救災捐贈作品,該協會向他頒發了榮譽證書;鑒於他多年來在美術史論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中國美術家協會於6月下旬來函,將表彰他為“卓越成就的美術史論家”。

提起揚州國畫院的薛鋒,在文藝界是很知名的。他是中國第一部美術辭典的編撰者之一,也是揚州畫派研究會的創始人,他與周積寅教授主編的《揚州八怪研究資料叢書》以及《中國畫派研究叢書》等著作,在海內外引起極大反響。

1954年的一天,薛鋒聽到一個外國人說:“如果研究中國的美術,最好到日本去。”他憤慨了,繼而萌生了編書的念頭。到1966年,他已寫出了幾十萬字的初稿。可是此時,“文化大革命”開始了,薛鋒被誣陷為“特嫌”,被開除了黨籍,資料、藏書等也被洗劫一空。然而他的妻子積極支持他,並變賣光了家中所有值錢的家當,薛鋒背著人,又默默地重新開始了工作。“四人幫”被粉碎以後,他得到了平反,恢復了黨籍,這一切激勵著他加緊辭典的編寫工作,1982年他完成了辭典的編寫工作。中國書協副主席趙朴初為該書題字,前中國美協主席江豐熱情稱之為“美術界一件拓荒的壯舉”。此書還獲得北方13個省市自治區圖書一等獎,已在30多個國家、地區發行,受到一致好評。

薛鋒先生擅畫山水,主張“藝術源於生活”的創作理念,他的足跡遍布全國名山大川。薛鋒的山水畫氣勢磅礴,內涵豐富,深受收藏者的喜愛,國內外有100多家美術館、博物館、紀念館、大學等單位收藏他的作品。2001年10月,薛鋒在美國紐約曼哈頓亞洲藝術中心舉辦了個人畫展,紐約《世界日報》、《僑報》、等,均發表了長篇評介文章。

薛鋒先生一直以培植桑梓後學為己任。他經常把揚州研究畫史或專心繪畫的年輕學子,介紹給北京、南京的著名書畫家,為青年人廣交師友、開拓繼續發展的廣闊空間提供條件。上世紀80年代經薛鋒扶植去京的兩位年輕學者,一位如今已著作等身,聲名遠播,另一位年輕畫家也已成就顯著,成為地方畫院的領導。

薛鋒先生不但是成就卓著的學者、畫家,也是關心美術發展的美術評論家。早在1980年10月,由薛鋒等人牽頭,成立了“清代揚州畫派研究會”,他主持編印了6集《清代揚州畫派研究集》,這些文章在全國產生的影響頗大。他和周積寅等共同主編的《揚州八怪研究資料叢書》12冊,涉及面之廣博堪稱空前。1990年,他和薛永年合著的《揚州八怪與揚州商業》,重新討論了揚州八怪的藝術成就與歷史地位,是一本學術性較強的通俗著作。1996年,薛鋒、薛翔父子合著的《髡殘》,系《明清中國畫大師研究叢書》之一,填補了國內在這一領域研究之空白。1999年,天津出版了《揚州畫派書畫全集》,聘請薛鋒等專家撰文,第一次全面展示揚州畫派15家的整體藝術創作風貌,填補了中國美術史研究中的一項空白。在他擔任《揚州八怪研究資料叢書》主編期間,將自己多年來蒐集到的“八怪”大量珍貴文獻資料和實物毫無保留地提供給有關編者使用。這種助人為樂的品格,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