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際洲

蔡際洲

基本資料 蔡際洲,男,漢族。原籍甘肅寧縣,1952年10月生於陝西漢中。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武漢音樂學院教授、音樂學系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常務理事、國際傳統音樂學(ICTM)會會員、中國戲曲音樂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武漢音樂學院蔡際洲教授 武漢音樂學院蔡際洲教授

早年曾從事音樂創作,主要音樂作品有:歌劇《金色的蘋果》《蘭英探親》,戲曲音樂《搶劫即將發生》、《紫梨記》,歌曲《星星和花朵》、《我把汗水當雨撒》;小提琴曲《歡迎新社員》、《我愛北京天安門》及器樂作品等。後主要從事民族音樂學、音樂編輯學和音樂學學科理論的教學與研究。1994~2002年,曾任武漢音樂學院學報《黃鐘》副主編,其間《黃鐘》兩度入選音樂類“全國中文核心期刊”(1996、2000)。在教學方面,講授的《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中國音樂名著》、《音樂論文寫作》、《長江流域的音樂》等課程,均系在武漢音樂學院首開。此外還開設有《音樂學研究方法》、《音樂編輯學》等小組課。指導研究生、本科生撰寫的學年論文、學位論文,曾多次在全國和湖北省的大學生論文評獎中獲獎,並在音樂界的權威理論刊物《中國音樂學》、《音樂研究》發表。自1995年起任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民族音樂學和音樂編輯學。

科研成就

學術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民族音樂學、音樂編輯學和音樂學學科理論。獨撰、合著、主編、參編的著作有《音樂理論與音樂學科理論》、《引商刻羽:長江流域的音樂》、《中國武當山道教音樂》、《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湖北卷》、《音樂學學術規範讀本》等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音樂評論和譯文有《“遼金北鄙”遺音與南北曲音樂之淵源》、《從思維方式看中西音樂之比較》、《中國傳統音樂的生態系統及其可持續發展》、《文化地理學視野中的中國音樂家研究》、《改革開放以來的音樂編輯學研究》、《音樂學學術規範論略》、《音樂研究的角度》、《防範與建設:治理學術腐敗的重要途徑》、《柴科夫斯基的宗教音樂創作》、《阿薩菲耶夫論東方音樂》等近百篇。參加國家“七五”重點研究項目,曾獲文化部頒發的“集體成果獎”和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頒發的“文藝集成志書編纂成果二等獎”;多篇論文曾在全國性音樂論文評獎中獲一等獎和二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