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子黃連丸

蓮子黃連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醫林纂要》卷九。具有斂陰和脾之功效。主治小兒潮熱往來,五心煩熱,盜汗骨蒸,喘咳,疳而成癆者。

基本信息

組成

黃連(豬膽汁浸一宿,曬乾)五錢、胡黃連三錢、瓜蔞根二錢、烏梅(去核)二錢、杏仁(浸去皮,焙)二錢、石蓮子二錢。

用法用量

上為末,用豬膽汁浸糕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煎烏梅、姜蜜湯送下。

功用

斂陰和脾。

主治

小兒潮熱往來,五心煩熱,盜汗骨蒸,喘咳,疳而成癆者。

方義

方中黃連、胡黃連拔骨蒸,瓜蔞根清胸膈之熱,烏梅斂真陰,伏蟲(匿蟲),杏仁潤心肺,以破堅結,石蓮子理脾胃,以交心腎。

附方

名稱:二生丹

組成:大懷熟地、錦紋大黃

用法:上二味,放新瓦上焙炙焦黃,為末,陳煮酒泛丸。每用六錢,虛弱者減半,於五更雞鳴時,用熱陳煮酒徐徐送下,少刻覺腹微疼,即解去惡積,經水立通。通後只用米粥熬熟韭菜,連服四五日,再服加減四物湯,或六味丸一料

主治:婦人經水不通,內熱,乾血癆症

出處:《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一

名稱:五氣朝元丹

組成:雄黃、雌黃、硫黃、烏玄參、青鉛

用法:用直口香爐一個,外用細泥和鐵花、頭髮調勻泥爐,用銅絲紮緊,以泥不燥裂為度,約厚至半寸。先將烏玄參、青鉛放勺內烊化,篾絲作圈,置於地上.將藥味傾入,作餅兩塊,先放一塊於香爐內,次將前三味放上,再蓋餅一塊於上,用鐵打燈盞仰蓋之,用鹽泥封固,用文武火煅一日,盞內以水汲之,則丹飛升於蓋盞底內,以刀刮下聽用。男子病症藥引:左癱右瘓,黃酒;中風不語,南星;半身不遂,黃酒;腿痛難行,木瓜;腰痛挫氣,肉蓯蓉;虛弱癆症,人參、杏仁;五淋常流,赤苓;胃氣疼痛,艾醋;遺精夢泄,龍骨;脾胃兩傷,陳皮;下部痿軟,歸尾、牛膝;肛門蟲積,檳榔;各種痧症,川椒;咳嗽吐血,青韭菜、地栗汁;水腫、膨脹,芫花;胸腹脹滿,木瓜;手足浮腫,蒼朮;噎膈反胃,靛缸水;少腹偏墜,葫蘆巴;陽事不舉,枸杞子。婦人病症藥引:經侯不調,當歸;久無孕育,益母;崩漏帶下,赤石脂;流白不止,白薇;口眼歪斜,天麻;經閉不通。紅花、桃仁;瘤瘕血塊,莪術;陰寒肚痛,生薑、黃酒;夜間不寐,棗仁;下元虛冷,艾湯、百香湯;小腸疼痛,小茴香;咳嗽吐血,蒺藜;痢下赤白,粟殼;午後發熱,黑梔;麻木不仁,黃酒;四肢木硬,黃酒;心神恍惚,棗仁、赤苓;心血不足,茯神;左癱右瘓,黃酒。上將藥丹研末,黑棗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分,輕者三分,照症用引,慎勿錯誤

主治:半身不遂,腰疼腿痛,癆症,五淋,胃氣疼痛,遺精夢泄,肛門蟲積,胸腹脹滿,手足浮腫,咳嗽吐血,各種痧症,癥瘕血塊,痢下赤白,經侯不調,崩漏帶下

出處:《青囊秘傳》

名稱:龍香犀角丸

組成:熟地黃、生地黃、山藥、天門冬、麥門冬、犀角、真京墨、牡丹皮、五味子、鱉甲、胡黃連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白滾湯送下

主治:吐血癆症

出處:《遵生八箋》卷十八

名稱:扶弱湯

組成:熟地、石斛、麥冬、北五味子、巴戟天、菟絲子、山茱萸

用法:水煎服

主治:入房縱慾,不知葆澀,以致損精而成癆症,形體瘦削,面色萎黃,兩足乏力,膝細腿搖,皮聚毛落,不能任勞,難起床蓆,盜汗淋漓

出處:《辨證錄》卷八

名稱:和傷方

組成:遠年地坑中坑砂

用法:上為極細末,每兩配入辰砂二三分。每服五六分,空心放舌上,陳酒送下

主治:跌打損傷;一切虛勞吐血發熱;婦人一切血瘀,乾血癆症

出處:《種福堂方》卷四

中藥方劑之蓮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