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莊鄉

董莊鄉

董莊鄉位於曲阜市東北部,北依泰安,東臨泗水,總面積84.2平方公里,轄54個自然村,35個行政村,全鄉4.8萬人。北部以山區丘陵為主,群山連綿,適宜林果和畜牧業的發展,南部地勢平坦,土質肥沃,適宜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種植。

基本信息

資源優勢

董莊鄉董莊鄉
董莊鄉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董莊鄉距東方聖城曲阜十公里,據五嶽至尊泰山20公里,是黃金旅遊線的必經之地。有京滬鐵路、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貫穿南北;境內京福高速公路與104國道交叉處設有互通立交出口;另有京滬高速鐵路正在擬建;地市級曲石公路、星吳公路和鄉村公路連網,四通八達。“村村通柏油工程全面啟動”。

董莊物華天寶,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資源達56種。境內有牛山流域的萬畝板栗園,有蘋果、桃、杏、核桃、梨、柿子等39個種類的乾鮮果品經濟林1.5萬畝,水果年產量2700噸,形成了豐富的土特產。最著名的有歷史上曾為貢品的韋樓香椿、中村風乾香腸、丁莊的酒棗、冬桃,周莊柿餅、石門山莊的板栗、核桃,林窪葡萄等。其中,板栗已出口日本、韓國。因其品質優良,正被省部級專家鑑定命名。以葡萄、草莓等為主的經濟田達1.6萬畝,其中葡萄種植面積6000多畝。以104國道臨近的林窪、屈村等村為主,葡萄連片發展2000餘畝,建成中美合高科技葡萄示範園一處,占地100畝,培育發展國際葡萄新品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初具規模,形成了“北部山區板栗為主的萬畝優質高效經濟林”,“南部平原地塊以葡萄、草莓、蔬菜、中藥材為主的優質高效萬畝經濟田”。

境內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河流10條,水庫塘壩108座,漁業養殖面積3324畝。農林生產健康發展,灌溉系統配套完善。農產品主要有小麥、玉米、大豆、花生、地瓜等20多種糧經作物;境內有林地108萬畝,木材蓄積量4800立方米;礦產資源有石英石、耐火土、石膏、鐵、銅等10餘個品種。

經濟狀況

董莊鄉董莊鄉
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立足實際、努力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團結帶領全鄉人民改革開放、艱苦創業,經濟和社會事業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1998年,董莊鄉所轄4個管區,51個行政村,總人口46209人。全鄉實有耕地面積4246.6公頃,其中水澆地面積2508公頃。糧食單產,1996年409公斤、1997年373公斤、1998年362公斤。糧食總產,1996年34526噸、1997年32639噸、1998年31055噸。其中秋糧總產,1996年18590噸、1997年16767噸、1998年18792.5噸。

1996~1998年,共完成人工集約林21公頃,發展各種經濟林24公頃,新建完善林網180公頃,植樹總量39萬株。畜牧業穩定發展,三年來共出欄生豬12800頭,畜牧總產值14342萬元。1996年7368萬元,1997年4487萬元,1998年2487萬元。1998年新引進小尾寒羊450隻,大牲畜存欄5776頭,畜牧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23%。漁業生產,大力推廣特種魚類養殖和魚鴨混養。在水產局的幫扶下,梨園、河店水庫建24個網箱。三年來全鄉103座水庫塘壩漁業總產值812萬元,其中1996年218萬元,1997年170萬元,1998年達424萬元。

2003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達4000萬元,財政收入6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558元。全鄉上下氣正風順、同心同德,呈現出歷史上少有的大好局面,多次受到上級黨委政府的嘉獎表揚,2003年被濟寧市委授予“五好黨委”光榮稱號。

產業特色

董莊鄉董莊鄉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措施得力,步伐加快,按照“北部林果,南部菜”的調整原則,逐漸形成“兩個一萬畝”的整體布局。北部山區丘陵經濟林已達400多公頃,南部平原地塊高產高效經濟田達466.6公頃。1998年,鄉機關幹部一人包一戶創辦黃瓜育種基地,畝產值均在4500元以上,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996~1998年,全鄉用於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資金460萬元。鄉建辦1998年被授予“全省土地系統先進單位”稱號,每年冬春鄉里有會戰,村村有項目,共開發復墾土地55.8公頃,鋪設高低壓管道5.6萬米,打大小井137眼,塘壩清淤26座,新修維修道路45千米(含全鄉91378林果路高標準建設)。

原鄉屬企業於1997年春在全市鄉鎮率先實行了改制。1996~1998年,鄉村企業實現產值分別為2830萬元、3500萬元、4360萬元,實現利稅分別為172萬元、210萬元、264萬元。至1998年底,全鄉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到26家,全鄉工商戶達到430家。

1996~1998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分別為4211萬元、6355萬元、14504萬元,鄉財政總收入分別為338萬元、375萬元、4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按駐戶調查)分別為1956元、2140元、2325元。社會各項存款餘額分別為5903萬元、6713萬元、8255萬元。1998年底,全鄉擁有大、中型機械1819部(台),總動力達31014千瓦,擁有彩電2120台、錄放機、VCD機600台,機車1800輛,新建住房(含樓房)2865間。

資源基地

董莊鄉葡萄基地
林家窪葡萄基地

以林家窪為主要產區的董莊鄉葡萄基地,位於董莊鄉南部,西靠104國道,通過近幾年的效益輻射,現全鄉種植面積已達7000餘畝。

1993年以林窪為中心,開始種植“巨峰”葡萄,隨後村里看準這一優勢項目,劃片統一發展,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目前已形成以林窪為中心的葡萄生產基地,涉及衡廟、韋寨、杜村、董大城等村,畝產優質葡萄2000公斤,產品銷往江西、浙江、等江南省市。2000年,在林窪村西與全國葡萄大王孫培傑先生聯合投資300餘萬元建中美合資曲阜葡萄示範園一處,占地100餘畝,主要推廣“超級無核”等名優新特葡萄品種,對全鄉葡萄生產起到了具大的帶動作用。

董莊鄉板栗園
牛山流域板栗園

董莊鄉板栗園是曲阜市最大板栗生產基地,地處牛山流域,以梨園、偏午、黃溝、石頭河等村為主,由於農民一直有種植板栗的習慣,1992年鄉黨委政府大力實施了山區開發,引導農村在原有種植的基礎上,以板栗、柿子為新上種植項目,整體規劃,規模發展,注重發展優質品種,同時又投資150餘萬元,修建了環山路,造地1000餘畝,改善了生產條件。經過10餘年的持續開發,現已栽植各種板栗樹50餘萬株,面積7000餘畝,產品運銷日本、韓國以及國內10餘個大中城市,效益達800萬元。產品以色正、個大、無污染,綠色食品而聞名,倍受客戶歡迎。

屈村草莓基地

董莊鄉屈家村自1997年以來,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立足實際,大力發展草莓、蔬菜產業。逐步形成了冬暖式草莓大棚370個,大小拱棚260個,面積700餘畝的規模,在生產過程中,屈村注重引進先進科學技術。1997年,開始改種冬暖式大棚草莓,將上市時間提前了近兩個月,每畝產量在2500公斤,注重品種的更新換代,不斷引入新品種,目前優質草莓已達到80%以上,強化銷售服務,藉助網際網路在12個城市建立了銷售網點,與濟南、壽光等批發市場締結了穩定的夥伴關係,2004年春,全村草莓總產達180萬公斤,總收入達350萬元,人均僅草莓收入近1500元。

董莊鄉黃金梨
朱黃莊黃金梨基地

朱黃莊黃金梨基地位於董莊鄉東部,總面積3500畝,以朱黃莊、後夏為主,輻射周邊村莊。該區地處平原,地勢平緩,土壤為棕壤土,土壤質地為砂壤土,經鄉政府研究,會同上級農技、林業主管部門共同論證,確定該區適宜發展梨樹。黃金梨是韓國二十世紀梨與新高梨雜交育成的新品種,適應於砂壤土,尤其是土層較深,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高的土壤環境。經省林業局專家論證,該區適宜黃金梨的栽植。遂於2001年底與青島勝利安農產有限公司合作,在農民自願的基礎上開發黃金梨基地3500畝。該項目為公司+農戶的訂單農業,公司負責技術指導,保護價回收產品。通過三年努力,該基地已形成3500畝的規模,第一批栽植1500畝已進入初果期。通過人工授粉,果實套袋,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先進管理技術,果實品質極佳,達到出口標準,暢銷國際市場。

社會事業發展

董莊鄉董莊鄉
1998年全鄉共有學校20處,中國小教師499人,其中中學3處,國小15處,教學點5處,共211個教學班,在校生5037人。1996~1998年全鄉用於合班並校、校舍改建(含高標準教學樓7棟)、綠化美化、圖書、教學儀器等內部配套共投入資金185萬元。三年中共升入中專、重點高中245人,升入普通中學、職業高中、技工學校553人。1998底,全鄉有幼稚園39處,共45個班,幼教職工53人,入園率達100%。

1998年,衛生院有醫務人員69人,分為16個科室。於1997年投資54萬元建高標準病房樓1050平方米。購置了救護車1輛,醫院內部醫療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全鄉推行了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工作,投資131萬元,新建村衛生所21處。對鄉村醫生實行了聘任制、工資制、養老保險制。

計畫生育工作。1997~1998年被評為曲阜市一等獎。1997年投資30萬元新建標準較高、功能齊全的鄉計生服務站綜合樓,各村新建改建了計生服務室,協會工作受到省、市好評。1996~1998年,共做4種手術1820例,計畫生育率99.9%、晚婚晚育率為99.8%,人均自然增長率分別為2.8%、1.4%、2.0%。

1996~1998年投資8.3萬元改建鄉敬老院住房14間,新建2處治安報警點,維修了派出所,重點規劃了鄉工業小區,拿出了小城鎮規劃,完成了“91378”工程林果路、黃莊大橋梨園大橋建設,全鄉會戰投資70多萬元完成了“泗吳”公路拓寬鋪設任務,架設了2公里的路燈,鄉成立了文化藝術聯合會,同友好鄉鎮江蘇錫山市梅村鎮舉辦了書畫聯展,全市第一家民間書畫院--石門書畫院成立。

董莊鄉董莊鄉
開通架設了有線電視。郵電通訊、交通、保險、供電等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電話裝機1998年底達1228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增強,通過“嚴打”鬥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連續三年受到上級的表彰。全鄉連續三年開展了“民主法制建設”、“支部規範化建設”、“創建安全文明鄉村”三項活動,實行了“村帳鄉管”、“組帳村管”,認真開展了“減負”工作,人大連續三年開展了評選“最佳人民公僕”、“最佳政府部門”活動,推行了“四民主兩公開”,全鄉呈現出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局面。

文教衛生和計畫生育工作不斷發展。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儀器配套,投入40萬元完成鄉中學試驗樓的建設,投資40萬元建設高標準的教委樓。目前全鄉現有中學3處,國小10處,2002年在校學生共468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成人教育、科技教育、農村科技隊伍建設得到了加強,1995年籌資35萬元建成成人教育中心一處,為全鄉成人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並且全鄉95%以上村辦起了青年民兵之家,農村科技學校等各類宣傳陣地。鄉衛生院有醫務員60人,16個科室,有村級衛生室48個,醫務人員100人。衛生工作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加強行風建設,改善醫療條件,投資20萬元,新上x光透視機。2001年鄉衛生院被列為創建省級示範計畫免疫門診單位。計畫生育工作堅持“兩個生產一起抓“和“三為主”,“三公開”的工作方針,加強計畫生育基礎設施建設,配齊了“兩室一校”健全了各類制度,配備了計生專職主任和服務員。認真執行計生工作“三不準”,全方位實行優質服務,計畫生育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出生率保持在10‰以下。2001年全鄉共出生443人,人口出生率9.1‰,自然增長100人,自然增長率2.1‰,計畫生育率為99.5%,被曲阜市委市政府授予一等獎。

明星村街

董莊鄉董莊鄉
董莊鄉董大城村

董大城村座落在董莊鄉中部的小平原上,東鄰曲石公路。全村1130人,286戶,耕地面積87公頃。到1998年底,集體固定資產1000萬元,人均收入2900元,是1978年的15倍。該村岩棉廠始建於1986年,由於從籌建到安裝,從原材料進廠到產品成型,都採用先進的技術和嚴格的管理方式,岩棉製品先後被評為省優、部優產品和山東省名牌產品,並由國家能源部頒發了生產許可證,成為全國石化絕熱工程協作單位成員,“麒麟”牌岩棉製品在市場上暢銷不衰,為全村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岩棉廠的長期興旺,帶動了全村各項事業的發展,村莊先後完成了規劃,達到每4戶1個單元的合理布局,村內道路實現了柏油化並安裝了路燈,村辦國小是全鄉唯一的1所達標學校,花園式的環境培育著全村的少年兒童。工農業生產齊驅並進。1997年投資200萬元,籌建成對氯苯粉生產線,1998年銷售收入實現240萬元,獲利稅28萬元。通過投入25萬元的治污工程,企業達到了濟寧市級環保標準。農業生產先後投資20多萬元,開挖大口井16眼,並配套鋪設地下輸水管道1.2萬米,且16眼大井,井井相通,全村糧田一周就可普澆一遍水。1998年,全村擁有大型聯合收割機3台,50拖拉機及配套農機5部,耕、播、澆、收割實現了機械化。種植業調整中逐步實現了區域良種種植化,農戶栽有葡萄園近10畝,菜園50畝。全村精神文明建設快速發展。通過開展評比“十星級文明戶”活動,全村形成了遵紀守法、尊老愛幼、自覺實行計畫生育的良好風氣,民眾安居樂業,生活由富裕走向小康

旅遊資源

董莊鄉董莊鄉
石門畫院

1998年5月1日“石門畫院”在董莊鄉石門山國家級森林公園內成立。市文化局局長陳傳平等負責人為畫院剪彩。本市書畫界著名人士杜平甫、翟勝禮、薛永清、孔慶金等登山祝賀並即興揮毫潑墨為石門畫院題詞作畫。石門畫院是由董莊鄉文化站站長翟福民牽頭,吸收鄉內部的民間書畫愛好者自籌資金、自發組織成立的。其主要參與人員有河東村的陳明山、屈家村的孔慶賀、林程店村的姜志林等。畫院的目的是藉助於石門山優美的景色和名山名水的人文景觀,引發和培養農村青少年的書畫興趣與技巧,為石門山旅遊景區增添了一道文化風景線。

董莊鄉人文薈萃,名勝眾多。境內北高南低,多以山區丘陵為主,有省級文物景點3處,省市級文物景點13處。境內有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曲阜遠東大學、遊園狩獵場、李白杜甫賦詩話別處、“桃花扇”作者孔尚任隱居的石門寺(石門山內)等旅遊休閒的風景名勝。北部是國家級森林公園------石門山公園,西北部是風光秀麗的九仙山。清代劇作家孔尚任兩次隱居石門山,在此著成《桃花扇》,至今有“孤雲草堂”遺址,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結伴東遊至此,在山上吟詩作賦,寫下了“何時石門路,重有今樽開”的名句。山上景點眾多,環境幽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