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昌楹

葛昌楹(1892—1963)字書徵,號竺年,別署竺道人,望葊“齋館名有舞鶴軒”玩鶴聽鸝之樓等,浙江平湖人。

人物介紹

葛昌楹(1892—1963)
收藏家。字書徵,號竺年,別署竺道人,一作昌盈,字書徵,號晏廬、一號望。葛金烺孫,葛嗣浵子,昌楣弟。浙江平湖人。早年就學於其父稚威先生所創辦的稚川學堂卒業於蘇州東吳大學。 富於藏書,其“傳朴堂”、“愛日廬”藏書及書畫名聞遐邇。經葛金烺、葛嗣浵和他兄弟葛昌枌三代之力,先後積書逾10萬餘冊,40萬卷,其中善本、宋版書及孤本達4 000餘種,方誌2 400餘種,宋元以來名家書畫近400軸,歷年科舉試卷幾千種。其藏書之名與范氏“天一閣”、劉氏“嘉業堂”相匹。蘇州藏書家屈爔,1931年時曾應葛嗣浵邀請,為“傳朴堂”藏書編目。屈爔稱:葛氏藏書精華一是地誌收藏最富;二是地方先哲遺書、秘本、稿本;三是明人集部最為完備;四是叢書大者小者種類甚多。尤好印章,舉凡古璽、漢印以至明清以來著名篆刻家的作品,無不著意收集。齋館名有舞鶴軒、玩鶴聽鸝之樓等,輯有《晏廬集印》,1925年輯《宋元明樨象璽印留真》6卷、《傳朴堂藏印菁華》12卷,吳昌碩為該書題簽“傳朴堂印譜”,有童大年題簽,羅振玉序。1931年輯吳熙齋、趙之謙刻印《吳趙印存》10冊。1939年與丁仁、高時敷、俞人萃輯《丁丑劫餘印存》20卷,上起文徵明、文彭父子,下至民國葉玉森、高迥總計273家,印作1900餘方。1944年與胡淦輯《明清名人刻印匯存》12卷。藏書大部分毀於抗戰之初,部分善本流入陳群的“澤存書庫”。
先生精於鑑賞,好藏印 ,尤嗜明清名家印刻,常往來於滬杭一帶,刻意尋訪。見有名家佳作,不惜重金得之。先後所得,數以千計。於“晚清四家吳讓之趙之謙胡钁、吳昌碩之作,尤所酷嗜,其中前兩家,因時代稍早,先生不及見,但訪得其印作甚多,特別是這兩家的自用印,大多成了他的藏品,胡钁因近在鄰縣,時來平湖作客,或下榻於傳朴堂,與其父稚威先生縱談金石書畫,他侍旁聆聽,受益頗多。他曾向胡先生請教篆刻之道,胡先生亦悉心指導,並以親手所鈐《晚翠軒印儲》持贈。但由於他眼高而手低,總覺得自已所刻一無是處,所以,刻了不多時間,也就停手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