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絲點

著絲點

著絲點(kinetochore)著絲粒兩側的具有三層盤狀或球狀結構的蛋白。高等植物的著絲點呈球形。著絲點的定位與形成決定於著絲粒特異的DNA順序,在有絲分裂一開始便形成。著絲點(Kinetochore)是細胞分裂的重要細胞器,是細胞紡錘體微管附著的地方。分裂後期由於紡錘體微管的縮短,將複製後的二條染色單體拉向兩極,遺傳物質DNA隨之平分到二個子細胞中去。

基本信息

概念

長期以來,著絲粒和著絲點這兩個術語是作為染色體上紡錘體附著區域的同義語使用的。遺傳學文獻中多用著絲粒一詞,而細胞學家多用著絲點一詞。後來在電鏡下研究哺乳類染色體超微結構時發現,主縊痕兩側是一對三層結構的特化部位,認為是非染色質性質物質的附加物,稱為著絲點。在主縊痕區存在著絲粒,由此把染色體分成二臂。著絲粒的兩側各有一個蛋白質構成的三層的盤狀或球狀結構,稱為著絲點。
著絲點著絲點

特性

著絲點與紡錘體的紡錘絲連線,與染色體移動有關。在分裂前期和中期,著絲粒把兩個姐妹染色單體連在一起,到後期兩個染色單體的著絲粒分開,紡錘絲把兩條染色單體拉向兩極。並非有絲分裂各個時期,或各種生物的染色體,都有這種分化的結構。

特別注意:首先你要明白什麼叫著絲點。著絲點是兩個染色單體外側與紡綞體微管連線的部位。它與著絲粒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著絲粒是兩個染色單體相互連線在一起的特殊部位。

正常時沒有染色單體,中心體也沒有形成紡綞體,所以正常時著絲粒和著絲點都不存在。

正常時,染色體依然看起來像被什麼分成兩段,那個位置叫做染色體的主縊痕。而不是著絲點或者著絲粒。它也不是什麼光溜溜的棒子,它是染色質高度螺鏇,反覆纏繞後的結果。

細胞生活學相關知識

細胞生物學(cell biology)是研究細胞結構、功能及生活史的一門科學。細胞生物學由Cytology發展而來,Cytology是關於細胞結構與功能(特別是染色體)的研究。細胞生物學是以細胞為研究對象,從細胞的整體水平、亞顯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個層次,以動態的觀點,研究細胞和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細胞的生活史和各種生命活動規律的學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