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錘絲

紡錘絲是指組成有絲分裂紡錘體的微管。包括動粒微管、極微管及星體微管。

結構

紡錘絲spindlefiber是光學顯微鏡下所見到的有絲分裂期組成紡錘體的絲狀結構之總稱。在經過固定的細胞中,可看到紡錘體內有許多絲狀結構。在用戊二醛固定的細胞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紡錘體是由直徑約20納米的微管所組成,著絲粒絲是由成束的微管組成。在光學顯微鏡下所能看到的固定細胞中的許多“紡錘絲”是微管次生聚合圖像。

形成

紡錘絲牽引姐妹染色單體並在細胞增殖的後期將姐妹染色單體分裂為一對姐妹染色體。動物細胞的紡錘絲由中心體釋放。植物細胞的紡錘絲由細胞兩極發出,看起來是憑空出來的,其實細胞質中本來就存在大量的微管和微絲,只是在有絲分裂中期以後,這些微管聚合起來,形成紡錘絲。

類型

構成紡錘體的紡錘絲有二種類型:有一類的絲一端與染色體著絲點相連,另一端向極的方向延伸,稱為染色體牽絲(chromosomalfiber);另一類絲並不與染色體相連,而是從一極直接延伸到另一極,稱為連續絲(continuousfiber)。這二類絲都是由75—150根微管聚成的束。

有絲分裂

有絲分裂(mitosis)是指真核細胞的染色質凝集成染色體、複製的姐妹染色單體紡錘絲的牽拉下分向兩極,從而產生兩個染色體數和遺傳性相同的子細胞核的一種細胞分裂類型。通常劃分為前期、前中期、中期、後期和末期五個階段。 是細胞增殖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