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雪安

葉雪安

葉雪安,男,是中國測量學家,生於江蘇金山,卒於湖北武漢。1929年畢業於同濟大學。1933年赴德國慕尼黑工科大學學習測量專業。回國後,歷任同濟大學教授、測量工程系主任、工學院院長,武漢測繪學院天文大地測量系主任等職。著有《地圖投影》、《測量平差》、《橢球面大地測量學》《大地測量學》(中冊、下冊)等,還有《配適於任一地域最佳之正形投影法》等論文。

簡介

(1905~1966)
葉雪安,又名安素。江蘇金山人(現上海金山區)。1929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土木系。1933年公費留學德國,習測量。1935年獲慕尼黑工業大學特許工程師文憑。後轉入柏林高等工業學校深造,並在德國漢沙航空公司、蔡司航空測量部實習,同時至瑞士、奧地利兩國考察測量技術。1937年回國,任教於同濟大學測量系。時稱“葉雪安博士領導的測繪系,幾乎壟斷了中國對勘測員和製圖員的培養。” 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同學校輾轉內遷,始至廣東八步,代行系主任之職,復遷雲南昆明,終至四川李莊,保存了大批貴重儀器。曾一人教授5門課程,並用毛邊紙寫成重要論著《配適於任一地域最佳之正型投影法》、《大地測量地圖投影》。1946年隨校遷回上海,重建測量館。次年兼任大地測量研究所主任。1949年拒絕去台灣,留上海迎接解放。
“文革”期間,因不堪羞辱和折磨,服毒自殺!
故居位置:上海市金山區呂巷鎮西溪街48號

任職

新中國建立初期,繼任同濟大學測量系主任。在其倡導、規劃、設計及指導下,完成上海、天津兩城市大三角測量;建立城市三角網,奠定了中國城市測量的基礎;發表《我國應採用高斯投影還是蘭勃特投影》論文,為該項技術決策提供科學論證;後又完成《高斯投影坐標變換問題的研究》,解決中國測繪基本建設中的一大問題。

出版

同時編著出版《測量平差》、《大地測量》、《普通測量學》等多部著作。1955年參加創建武漢測繪製圖學校(後改名武漢測繪學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任一級教授、天文大地測量系系主任。1956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並任民盟湖北省委委員。曾指導眾多的研究生,主講數學、力學、大地測量、測量平差、地圖投影等多門基礎課和專業課。葉治學嚴謹,對地圖投影和大地測量主題計算方面造詣尤深。主要學術論文有《高斯投影坐標變換公式的擴充》、《四種大地線微分公式的研究》、《在坐標變換中顧及二種橢圓體的問題》等,與陳永齡合編出版《大地測量學》專著。葉完好保存有19世紀創刊以來的各期德國測量雜誌,後全部捐獻國家(存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圖書館)。歷任武漢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測繪學會第一、二屆理事。1985年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接受其女葉德豐的捐獻,用其生前存款設立“葉雪安大地測量獎學金”,用以鼓勵發展中國大地測量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