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德成

萬德成

萬德成,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船舶與海洋工程計算水動力學中心主任。 1987年萬德成從大連理工大學船舶工程系本科畢業後繼續在大連理工大學攻讀碩士。1990年碩士畢業後進入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攻讀博士。1994年畢業獲得博士學位後進入上海市套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講師、副教授;1998年前往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機械工程系工作;1999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科學系工作;2001年在德國多特蒙德大學套用數學系工作;2006年1月回國工作,任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15年擔任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特聘教授;2017年擔任上海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先進技術與裝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特聘教授,二級教授 。 萬德成主要從事船舶與海洋工程水動力學、流體力學有限元方法、流-固耦合和運動界面問題的數值模擬、擬小波高精度格式和強對流問題求解器的設計、移動格線技術、分塊並行計算方法、計算流體力學軟體集成與開發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萬德成 萬德成

1983年9月,考入大連理工大學船舶工程系,1987年7月本科畢業獲得學士學位。之後繼續在大連理工大學船舶工程系攻讀碩士,師從王言英教授。

1990年7月,畢業獲得碩士學位,同年9月進入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系攻讀博士,師從劉應中教授。

1994年1月,畢業獲得博士學位,同年2月進入上海大學上海市套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講師(1994年2月-1996年6月)、副教授(1996年7月-1997年12月) 。

1998年1月,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機械工程系工作,任英國皇家學會研究員(至1999年2月)。

1999年4月,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科學系工作,任高級研究員(至2001年2月)。

2001年4月,在德國多特蒙德大學套用數學系工作,任BATIIa研究員(至2005年12月)。

2006年1月,回國工作,任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船舶與海洋工程系副系主任,水下工程研究所副所長(至2014年12月)。

2008年1月,前往香港大學機械工程系,擔任訪問教授(至2008年3月)。

2010年6月,前往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套用數學系,擔任訪問教授(至2010年9月)。

2012年9月,前往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物理、天文和計算科學系,擔任訪問教授(2012年12月)。

2015年1月,擔任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特聘教授(至2017年5月)。

2017年5月,擔任上海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先進技術與裝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特聘教授,二級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開展的課題研究工作是關於船舶與海洋工程數值水池的研究。船舶與海洋工程數值水池是指利用計算機數值仿真實現船舶與海洋工程物理水池的功能,包括造波、造流、波-波、波-流、波-流-結構物相互作用的數值虛擬實驗。船舶與海洋工程數值水池的主要優點有:它節省大量場地、人力和費用,重複性好,無外界干擾,信息量豐富等,已日益受到船舶與海洋工程屆的重視。隨著計算機發展和數值計算方法的提高,以及持續增長的海洋資源開發的需求,船舶與海洋工程數值水池研究已成為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學術界的研究熱點。歐美的許多重大國家項目都與船舶與海洋工程數值水池有關,如歐盟提出並正在實施的VIRTUE(The Virtual Tank Utility in Europe)計畫。船舶與海洋工程數值水池研究對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物設計和最佳化有重要套用前景和巨大拓展潛力。我們將在已有的多尺度耦合水動力學計算模型基礎上,結合多重格線虛擬邊界有限元法、嵌入邊界/界面方法(Immersed boundary/interface method)、擬小波方法、ALE方法和移動格線技術、自適應時間步技術、分塊嵌套技術和並行技術,同時,與多尺度大渦模擬方法(multi-scale large eddy simulation)匹配結合,考慮多個不同尺度上多個不同的物理量的耦合過程,開發新的水動力學問題數值求解器,即多尺度格線嵌套有限元求解器(multi-scale mesh-nested FEM solver)。為了實現大規模和並行高性能的計算,所有構建的模型將在PETSc(Portable, Extensible Toolkit for Scientific Computation)和MPI環境下編程,讓所有編制的程式都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移植性,並實現水動力學問題計算程式的模組化和並行化,在並行高性能計算的層面上,實現水面運動船舶及水下運動物體全尺度流場的數值模擬,以及波-流-船舶與海洋結構物非線性耦合的直接數值分析,為船舶與海洋工程科學研究和生產設計的數值化,以及最終構建船舶與海洋工程數值水池和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實驗室水動力學計算平台奠定基礎。

承擔國家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等課題。發表論文九十多篇,論文在SCI上檢索引用90多次,被他人引用80多次,單篇論文被他人引用最高次數40多次。近年來分別受邀請在香港大學、東南大學、重慶大學和復旦大學作專題講座。

1. Wan DC,Pu HT,Synthesis of Polystyrene Microgel with A Hyperbranched Polyglycerol Scaffold as Core: Effect of Shell Congestion J. Appl.Polym. Sci. In press.

2. Wan DC, Pu HT, Synthesis of A Thermoresponsive Platinum Nanocomposite Using A Three-Layer Onion-like Polymer as Template. Mater Lett, 61, 3404-3408, 2007.

3. Wan DC, Sato K, Kamigaito M, Triple Hydrogen Bonding for Stereospecific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a DAD Monomer and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Tacticity and Molecular Weight. Macromolecules 39,6882-6886, 2006

4. Wan DC, Fu Q, Huang JL, Synthesis of Amphiphilic Hyperbranched Polyglycerol Polym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as Template for Size Control of Gold Nanoparticles. J Appl Polm Sci. 101, 509-514, 2006

5. Wan DC, Fu Q, Huang JL. Synthesis of a Thioether Modified Hyperbranched Polyglycerol and Its Template Effect on Fabrication of CdS and CdSe nanoparticles J Appl Polym Sci. 102, 3679-3684, 2006

6. Wan DC, Sato K, Kamigaito M, and Okamoto Y, Xanthate-Mediat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N-Vinylpyrrolidone in Fluoroalcohols for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Molecular Weight and Tacticity. Macromolecules, 38,10397-10405, 2005

7. Wan DC, Fu Q, Huang JL, Synthesis of a Theromoresponsive Shell Crosslinked 3-layer Onion-like Polymer Particle with a Hyperbranched Polyglycerol Core. J Polym Sci, A. 43, 5652-5660, 2005

8. Wan DC, Li ZY, Huang JL, Synthesis of a New Type of Core-Shell Particles from Hyperbranched Polyglycerol. J Polym Sci, A. 43, 5458-5464, 2005

人才培養

2017年獲上海交通大學TOP1%優異學士論文指導老師獎。

2016年被評為上海交通大學優秀教師。

2016年《船舶流體力學》課程被評為上海高校市級精品課程。

2016年《船舶流體力學課程互動啟發式教學體系》獲上海交通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4年獲上海交通大學TOP1%優異學士論文指導老師獎。

2013年被評為上海交通大學優秀教師。

2010年被評為上海交通大學優秀教師。

2010年作為《船舶流體力學》獲上海交通大學精品課程獎。

榮譽表彰

2017年被評為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

2016年被評聘為上海交通大學二級教授。

2015年入選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

2014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13年獲聘為上海東方學者(跟蹤計畫)特聘教授。

2012年獲得國際海洋與極地工程學會(ISOPE)年度最佳分會場組織獎。

2011年被評《中國艦船研究》優秀審稿專家。

獲得2011年度上海市白玉蘭科技人才基金資助。

2010年被評為《中國科技論文線上》優秀審稿專家。

2009年被評聘為上海交通大學三級教授。

獲聘為2008年首屆上海東方學者特聘教授。

獲得2008年度上海市白玉蘭科技人才基金資助。

獲得2007年度上海交通大學重大項目培養基金資助。

入選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

2006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支持計畫

社會任職

學術期刊兼職:

2013年12月-現在,《Ocean Engineering》國際雜誌編委。

2013年6月-現在,《Journal of Ocean and Wind Energy》國際雜誌編委。

2012年10月-現在,《Journal of Shipp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國際雜誌編委。

2015年1月-現在,《Journal of Oce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國際雜誌編委。

2011年9月-現在,《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國際雜誌編委。

2013年4月-現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val Architecture and Ocean Engineering》國際雜誌客座編委。

2006年8月-現在,《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雜誌執行編委。

2016年8月-現在,《Journal of Hydrodynamics》雜誌副主編,執行編委。

2012年12月-現在,《力學季刊》雜誌編委。

2014年12月-現在,《船舶力學》雜誌編委。

2015年9月-現在,《海洋工程》雜誌編委。

2011年5月-現在,《中國艦船研究》雜誌編委。

學術組織兼職

2017-現在,顧問委員會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Member),國際船模拖曳水池會議 (International Towing Tank Conference, ITTC)。

2017-現在,董事會成員 (Board of Directors Member),國際海洋與極地工程學會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Ocean and Polar Engineering, ISOPE)。

2011-2017,專家委員會委員 (Specialist Committee Member),國際船模拖曳水池會議 (International Towing Tank Conference, ITTC)。

2008-現在,技術委員會委員 (Technical Programm Committee Member),國際海洋與極地工程學會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Ocean and Polar Engineering, ISOPE)。

2017-現在,水動力學委員會主席 (Chair of Hydrodynamics Committee),國際海洋與極地工程學會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Ocean and Polar Engineering, ISOPE)。

2016-現在,指導委員會委員 (Steering Committee Member),國際船舶CFD會議 (CFD Workshop in Ship Hydrodynamics)。

2016-現在,常務理事 (Standing Council Member),全球華人計算力學學會理事 (International Chinese Association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2015-現在,常務委員 (Standing Committee Member),國際船舶水動力學會議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hip and Marine Hydrodynamics, IWSH)。

2012-現在,國際諮詢委員會委員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韓國高等科技大學(KAIST,Korea)。

2016-現在,設計專業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船舶與海洋工程學會。

2014-現在,計算流體力學學組副組長,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船舶力學學術委員會。

2015-現在,軍事海洋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海洋學會。

2012-現在,理事,上海力學學會。

2016-現在,留英分會副會長,上海市歐美同學會。

2016-現在,新型數值方法及套用專業組委員,中國力學學會計算力學專業委員會。

2016-現在,計算力學專業委員會特邀委員,中國力學學會。

2016-現在,委員,南方計算力學聯絡委員會。

2012-現在,委員,復旦大學力學系職務聘任學術委員會。

2014-現在,上海交大海洋研究院職稱聘任委員會委員。

2015-現在,上海交大航運博物館內刊編委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