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船舶工程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船舶工程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船舶工程學院有船舶與海洋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下設“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水聲工程”和“輪機工程”三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簡介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是國家重點學科和遼寧省重點學科。學院在“船舶虛擬設計與數位化技術”、“船舶與海洋結構物先進制造技術”、“船舶與海洋結構物振動噪聲機理、 預報及控制”、 “結構環境損傷與全壽命期健康控制”和“多相非線性動力回響的船舶與海洋流體力學”等特色研究方向形成了較強的優勢和積累,取得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十餘項重要獎項。

教學資源

大連理工大學船舶工程學院現有教師30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位(雙聘),教授11名(含博士生導師7名),副教授(含博士生導師2名)及高級工程師14名,講師及工程師6人,兼職教授4人(兼職博士生導師2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為53.3%。
大連理工大學船舶工程學院船舶與海洋工程實驗室是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設有船舶 CAD工程中心、船舶製造工藝實驗室、結構振動實驗室、聲學實驗室、結構環境損傷控制實驗室、船模拖曳試驗水池,該實驗室的試驗設備與試驗條件已達到了當前國內先進水平。
大連理工大學船舶工程學院不僅為我國造船業培養輸送了大量科技人才,同時也為造船企業、部門完成了大量科研和產品開發課題,為我國造船業的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貢獻。為了實現校企優勢互補、達到學校服務於企業、共同推進企業技術中心的發展和我校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建設的目的,2003年度,三大造船企業大連造船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大連造船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渤海造船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在大連理工大學船舶工程學院成立經國家認定的國家級技術中心大連理工大學分中心。
大連理工大學船舶工程學院還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哥拉斯哥大學、德國杜伊斯堡大學、日本廣島大學、韓國釜山大學、忠南大學,台灣成功大學,美國船級社(ABS)、德國船級社(GL)和英國勞氏船級社(LR) 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在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工程項目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船舶工程學院設定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該學科是國家“九五”、“十五”、“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國家“985”重點建設學科,具有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國家重點學科和船舶與海洋工程博士後流動站,具有船舶與海洋工程一級博士點授予權,下設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製造”、“輪機工程”和“水聲工程”博士點與碩士點。
船舶工程學院依託遼寧和環渤海地區造船與航運基地,與國內船舶與海洋工程相關單位有著密切的聯繫,分別聯合大連新船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大連造船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和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了3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大連理工大學分中心,以及企業博士後工作站的大連理工大學分部。同時與國外多所相關大學和研究機構廣泛開展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德國勞埃德船級社(GL)、英國勞氏船級社(LR)、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船舶708研究所)和日本常石株式會社分別在本學院設有專項獎學金,與美國、英國、日本和韓國多所大學建立了友好往來。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現有教師與工程系列人員38名,其中雙聘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6人、兼職博士生導師2人、教授11人和副教授12人,有60%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在校本科生360人、碩士生230人、博士生37人。本專業通過國家“211工程”、“985工程”等經費支持和基礎建設,我校重點實驗室——“船舶與海洋工程”實驗室已經評為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包含船舶CAD工程中心、船模試驗水池、造船工藝實驗室、船舶結構振動實驗室、聲學實驗室和結構環境損傷與控制實驗室),其試驗環境與設備條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為高層次的人才培養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是涉及船舶工程和海洋工程的設計與建造相關專業領域,主要培養船舶與海洋工程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的培養計畫包括公共基礎理論、專業大類和專業方向三個教學層次,教學環節含理論課程教學、實踐環節和個性培養。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培養的學生可以獲得很高的本專業研究生深造機會,也可以到相關的研究、設計、製造、檢驗和航運等部門工作。
本專業公共基礎課主要包括高等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工與電子、機械設計原理、計算機技術與套用、經濟與管理、人文與法律等。
本專業大類課程主要包括船舶與海洋工程概論、船舶與海洋工程浮體靜力學、流體力學、結構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法規、船舶與海洋結構物建造工藝和船舶與海洋結構物CAD/CAM等。
專業方向課程主要是學習和掌握船舶總體設計、船舶與海洋平台性能計算和結構設計分析等基本理論,在船舶與海洋工程設計、建造及技術經濟方面,培養出的學生具有較全面的綜合知識,具備較強的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為從事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的學術研究奠定紮實基礎。船舶工程方面主要課程包括船舶阻力與推進、船舶操縱與搖擺、船體振動、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結構強度和船舶設計原理等;海洋工程方面主要學習課程包括海洋工程環境學、海洋工程安全性評估、海洋結構物腐蝕防護、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結構強度和海洋結構物設計原理等。

成果

近年來承擔了國家863計畫、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軍工等方面的科研項目, 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 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大連市政府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獲國家專利技術1項。在國際學術會議和國核心心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0餘篇,其中被國際重要索引刊物SCI、EI、ISTP、AMR和BMT索引的有80餘篇,出版了18部學術專著和教材。
本碩士點研究方向:1.大型高技術含量船型研究;2.智慧型船舶CAD與集成信息系統研究;3.船舶CAM與特種加工技術研究;4.船舶結構分析與可靠性;5.船舶結構振動設計與控制研究;6.船舶與海洋結構物風險分析與安全評估及結構形式研究;7.船舶水動力性能分析與型線最佳化 研究;8.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環境荷載計算研究; 9.船舶螺鏇槳設計理論與工程套用研究; 10.船舶與海洋結構物錨泊定位系統動力分析研究;11.金屬結構物腐蝕及防腐套用技術研究;12.船舶與海洋結構物防腐疲勞損傷感知、監測及全壽命期安全評價技術研究;13.結構物全壽命期經濟評價理論體系研究。
近年來承擔了國家863計畫、國家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軍工等方面的科研項目, 在國際學術會議和國核心心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被國際重要索引刊物SCI、EI、ISTP、AMR和BMT索引的有30餘篇,出版了6部學術專著和教材。
本碩士點研究方向: 1.船舶動力裝置振動噪聲控制、故障診斷及CAD;2.船舶柴油機排放及電子控制;3.動力裝置可靠性與模糊評判; 4.船舶防污染控制技術;5.輪機管理工程;6.動力裝置仿真技術;7.油船裝卸油仿真; 8.基於神經網路的故障診斷研究。
水聲工程碩士點於200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建立。該學科現有教授1名,副教授5名。該學科主要有兩個研究方向: (1)船舶水下結構噪聲及其控制研究;(2)船舶螺鏇槳噪聲及其控制研究;(3)水聲信號處理與模式識別。該碩士點擁有一套先進的振動噪聲測試分析系統,現正在建設消聲水池、半消聲室和隔聲室等聲學實驗室,預計2004年投入使用。
該學科現正在承擔國家級攻關和國防預研項目10項,近三年來已在國核心心刊物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0篇,其中被EI索引的論文15篇。德國和英國勞氏船級社在該碩士點設立獎學金。
本碩士點研究方向:1.船舶水下結構噪聲及其控制研究;2.船舶螺鏇槳噪聲及其控制研究;3.水聲信號處理與模式識別。
本博士點研究方向:1.新船型開發與最佳化設計方法研究;2.船體鋼板無模加工專家系統與智慧型機器人研究;3.造船工程項目管理與CIMS研究;4.海洋平台總體設計關鍵技術研究;5.船舶水動力性能計算與CFD/EFD船體型線最佳化研究;6.海洋環境水動力學和結構物在波浪中運動回響與荷載計算研究;7.海洋結構物錨泊與定位系統動力分析研究;8.船舶螺鏇槳理論計算與設計研究;9.動載下船舶結構回響、噪聲及其控制研究;10.動載下船舶與海洋結構物損傷機理以及結構裂紋診斷的振動與聲學方法;11.新船型開發及CAD;12.基於網路環境的協同設計機理研究、軟體系統開發及數位化造船研究;13.海洋平台總體設計關鍵技術研究;14.船舶先進制造工藝研究;15.船體曲面鋼板無模成型自動加工技術研究;16.船舶虛擬製造技術研究;17.自然環境中金屬結構物腐蝕行為及控制技術研究;18.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環境損傷機理與全壽命期安全控制方法研究;19.船舶與海洋結構物水動力性能計算與試驗研究;20.淺水波理論及其在船舶與海洋工程中的套用研究;21.海底管道設計理論和評估方法研究;22.平台結構的疲勞損傷與斷裂問題研究;23.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的風險評價理論和技術研究;24.海洋工程結構的冰激振動理論及在平台減振上的套用研究;25.海洋工程結構的可靠度設計理論;26.大型與超大型海洋結構物流固耦合動力回響研究;27.強非線性多物理過程的動力流固耦合計算研究;28.水下超空化的基礎研究;29.高性能船舶的研發;30.計算力學(無格線法和粒子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