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青村

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東南3公里的洛河南岸,洛浦公園與焦枝鐵路交匯處,現有人口1760餘人,人均耕地0.21畝。東白磧村世代以種植蔬菜為業,所產蔬菜品種繁多,質地鮮美,倍受人們青睞。勤勞淳樸的萬年青人,誠實厚道,大公無私,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豐富的蔬菜種植經驗,先後派出大批蔬菜種植技術人員支援各地,為我市及周邊地區蔬菜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萬年青村(原東白磧)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東南3公里的洛河南岸,洛浦公園焦枝鐵路交匯處,現有人口1760餘人,人均耕地0.21畝。早在明朝初年,唐代偉大詩人白居易後裔在此砂石灘上築廬而居,漸成村落,人稱白磧。因該村位置相對偏東,故稱東白磧。 東白磧村世代以種植蔬菜為業,所產蔬菜品種繁多,質地鮮美,倍受人們青睞。尤其白磧白菜,因其無筋,且鮮美爽口,被譽為蔬菜之上品,盛名遠播。東白磧村自古以來,四季蔬菜不斷,綠色遍野。為褒揚這片綠色家園,上世紀五十年代,經市政府批准更名為萬年青村。“君達帶頭,冬瓜上樓,白菜坐陣,三茬豐收”的立體種植模式,對當時蔬菜種植的革新與發展影響頗大,並多次獲得省市農業戰線先進單位的殊榮。 勤勞淳樸的萬年青人,誠實厚道,大公無私,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豐富的蔬菜種植經驗,先後派出大批蔬菜種植技術人員支援各地,為我市及周邊地區蔬菜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萬年青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村內建有白居易紀念館,自居易文化廣場;先後成立有自居易後裔理事會,樂天詩社,白居易小詩社,民風禮儀理事會以及蒜黃種植協會等多種民間組織。培養出了許多詩人、小詩人,書法、繪畫愛好者和蔬菜種植技術能手。為發揚白居易精神,傳承白居易文化,促進農業科技發展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萬年青村人多地少,憑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不斷更新觀念,調整種植結構,引進優良品種,創新作方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近年來,全村大力發展蒜黃生產,專業技能不斷提高,產量逐年遞增,已形成規模化生產,年產蒜黃可達600萬公斤,占全市年產總量的90%以上,成為當今遠近聞名的綠色蔬菜生產基地、蒜黃專業村,被上級政府授予誠信村和科技示範村光榮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