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浪花

萊茵浪花

萊茵浪花系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知名教授劉芳本、葉本度合著的全面介紹德國概況的中文讀物。

基本信息

提要

作者曾著類似讀物——《德國情》一書,多年來深受讀者喜愛。步入新世紀後,世界正經歷著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社會上不斷湧現新熱點、新問題,《德國情》中的信息已不能滿足讀者需要。鑒於此,作者對《德國情》進行全面修改,大量補充,增加了中德跨文化交際等重要篇章,冠以書名《萊茵浪花——德國社會面面觀》,以全新的面貌向讀者獻上一部“德國小百科”

本書內容豐富、翔實、新穎,共分15章,涵蓋了德國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節日、民俗、環保乃至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情況,展現了德國境內50餘座大、中、小城鎮的迷人風貌,更收納了不少作者在德國親自採集和親身經歷的第一手資料,包羅萬象,生動有趣,筆觸優美,向讀者提供了一幅多姿多彩,魅力獨具的德意志畫卷。

猶值一提的是,本書還包含了總共約60幅的精美照片、圖片和明信片,照片均由作者親自拍攝,直觀地向讀者呈現了現代德國的優美風景、宏偉建築和人文風情,引人入勝,值得一睹為快。

作者簡介

劉芳本:德語教授,被國務院授予有特殊貢獻專家稱號。1936年生於福建廈門,1956年畢來於青島二中,同年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現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語言文學系,1961年畢業,留校任德語教師,70年代曾先後為周恩來總理和鄧小平總理進擔任會談口譯員多次為高級政要人物作口譯,1984年獲德國堡基金會科研獎學金,《德漢中語手冊》是她第一部教材專著,1981年出版,20餘年來持續暢銷不衰,1995年曾應邀在中央電視台教育台主講題為“起路線”,的德語入門講座。主要著作有《德漢口語手冊》《祝你走運》《德語情態小品詞研究》《世界文學家辭書》德語國家部分,《北京——中國北方》旅遊手冊,(德文篇)、《德國情》《朗氏德漢雙解大詞典》《卡夫卡全集》部分譯著,譯著《行動起來為了德車》以及百餘篇論文暨隨筆。

葉本度,德語教授,1935年生於無錫,1956年畢業於哈爾濱外學院俄羅斯語文系,1961年畢業於外國語學院(現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獲得雙學士學位,70年代末創建中國第一本學德語雜誌,名為《德語學習》。幾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教學第一線,教學業績卓著,多次獲各種榮譽稱號,信受學生愛戴尊敬,德語處女作為1982年出版的《德語300小時》 是大學教材及自學皆十分理想而多年暢銷的好書,主要著作有《德語300小時》《德語實用用文》《朗氏德漢雙解大詞典》(主編)通訊幾十篇高水平、有獨到見解的語言學論文。

目錄

第一章 德意志民族歷史長河

一 引言

二 羅馬教皇加冕卡爾大帝

三 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

四 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

五 三十年戰爭

六 俾斯麥和德意志第二帝國

七 普法之戰

八 鐵血宰相俾斯麥

九 威廉二世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十 魏瑪共和國

十一 特特勒登台亮相

十二 從戰爭狂人到千古罪魁

十三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德國留下怎樣的思考

十四 戰後的德國,一分為二,分而治之

第二章 兩德統一歷史新篇章——歐羅巴式的德意志,還是德意志式的歐羅巴

一 分久必合——1990年德國統一運動

二 別了,柏林圍牆

三 布蘭登堡大門

四 統一大業誰擔當

五 統一事業剛拉開帷幕

六 統一續篇——老問題,新難度

七 西德佬,東德佬,相處多煩惱

八 危險的兆頭

九 統一後的市井掠影

十 億兆馬克為振興

十一 一封德國來信

十二 歷史在這裡延續

第三章 國體、政體和社會——統一後的德國政體概況

一 基本法

二 國家五大要素

第一要素:法制與法治

第二要素:社會

第三要素:共和與聯邦制

第四要素:地方自治管理

第五要素:民主

三 1998年大選

四 98競選軼事

五 百日執政難題多

六 公務員制

七 社會市場經濟制度

八 德國五大憲法機構

第四章 德國風景魅力何在

一 地貌概述

二 河流與湖泊

三 風調雨順,得天獨厚

四 歐洲的“綠色屋脊”——巴伐利亞森林

五 山道神遊

六 浪漫大道

七 慕尼黑,世界大都會

八 美麗的巴登——符騰堡

九 “父親萊茵”

十 葡萄酒香飄千里,品嘗美酒成知己

十一 童話故鄉之旅

十二 教學和教堂建築藝術

十三 獨具魅力的薩克森州

十四 啟示與借鑑

第五章 宗教和民間節日習俗

一 除夕和元旦

二 三聖節

三 狂歡節

四 復活節

五 降臨節

六 五月節

七 保護兒童節

八 射手節

九 慕尼黑十月啤酒節

十 葡萄酒節

十一 迎聖星期日

十二 聖誕老人節

十三 聖誕節

十四 德國其他民間節日一覽表

十五 民俗剪影

十六 紅白事傳統習俗

第六章 飲食文化新視角

一 就餐——聯絡感情的社會交方式

二 德國人的一日三餐

三 大學生咖啡廳

四 酒吧文化

飲啜小常識

六 煙霧瀰漫話保健

第七章 德國當代交際禮儀

一 禮儀規範新挑戰

二 公共場合的交際禮貌

三 禮貌用語和打招呼

四 和女士交往

五 怎樣掌握恰如其分的禮貌

六 學會善解人意

七 遠親不如近鄰

八 怎樣當好主人

九 歡迎光臨,但不要突然襲擊

入鄉問俗,但不必一味遷就

十一 約定俗成的社交禮貌

第八章 德國人的居住理念和居住文化

一 概述

二 住房類別簡介

三 住房建設今昔

四 小康的美妙

五 黑森林農舍的農家美

六 大學生的住房——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七 住房政策

八 住宅建設的獨到之處

九 超前理念,超前智慧型設計

第九章 德語的妙趣所在——寫給學習德語的讀者

一 與德語為伴

二 德語,思辯的語言

三 學有所樂,樂在其中

四 德語,探不完的奧秘

五 學人寄語

六 擺脫瓶頸,迎接飛躍——提高口語的要領

第十章 交通——現代化的命脈

一 概述

二 交通

三 火車重受青睞,轎車魅力不減

四 從鐵路管理看德國交通

五 從市內公交看德國交通

六 交通事故

七 交通與人

第十一章 民族興衰奧秘在教育

一 全民參與,尊師重教

二 普及基礎教育

三 職業教育

四 活到老,學到老,終身教育的新型教育觀

五 高等學府,業精於勤

六 威廉·馮·洪堡功德永存

七 統一後的高校改革

八 新世紀,新千年,新挑戰

九 “炸斷枷鎖”

十 德國榮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和學者

第十二章 綠色,生命的標誌——德國的環保事業

一 20世紀末,人類面臨嚴峻的環境挑戰

二 環保措施與政策

三 德國的環保狀況

四 人——大自然之友

五 “保護氣候聯盟”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六 啟示與思考

第十三章 變革中的中德文化

一 滄海桑田,世事多變

二 中德跨文化感悟

三 中德跨文化交際新思路

四 縱觀德國人特質

五 學習對方語言,架起文化理解之橋

第十四章 經濟與社會

一 經濟復甦的“黃金20年代”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經濟

三 艾哈德與貨幣改革

四 經濟現狀

五 勞資聯合會

第十五章 關於赴德留學

一 高校概況及個人申請

二 心理準備

三 衣食住行的文化差異

四 法規須知

五 極右勢力

六 對少年留學熱的思考

七 赴德留學面臨德國新舉措

附錄

附錄1 啟蒙運動以來德國主要文學時代和重要作家

附錄2 德語國家著名音樂家

附錄3 德國著名哲學家

附錄4 德國教育事業基本結構表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