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島鴨

萊島鴨

摘要:列山島野鴨(Anas laysanensis),又名雷仙島鴨、萊島鴨或來散島鴨,是夏威夷群島特有的一種細小鑽水鴨。化石紀錄顯示它們曾分布在所有的群島上,但現只在三個獨立及細小的島上生存。

基本信息

簡介

萊島鴨(Anas laysanensis),又名雷仙島鴨、列山島野鴨或來散島鴨,是夏威夷群島特有的一種細小鑽水鴨。化石紀錄顯示它們曾分布在所有的群島上,但現只在三個獨立及細小的島上生存。

分類

萊島鴨是由羅斯柴爾德(Lionel Walter Rothschild)於1892年以夏威夷的雷仙島命名。它們在行為及遺傳上都是很獨特的物種。研究顯示它們是由在南半球東亞洲的綠頭鴨祖先演化而來。

特徵

萊島鴨萊島鴨
萊島鴨呈深褐色,眼環白色。它們的喙很短小及扁平,有黑色斑點,雄鴨的呈深綠色,雌鴨的則呈深橙色。
一些雄鴨的頭部及頸部會有一些虹色,中央尾羽也稍微向上。雄鴨及雌鴨雙翼都有紫綠色。年老的鴨頭部及頸部羽毛會有變成白色。雙腳橙色,雄鴨的更亮。每年它們都會全身換羽,且會因失去飛羽而不懂飛行,直至新的飛羽長出為止。
野外的壽命可達12歲,飼養的則可達18歲。

行為

萊島鴨適於行走,其骨盆構造很適合在陸上生活。它們會沿淤泥灘把喙貼近地面,不斷張合來吃蒼蠅群。它們也會鑽入淺湖和海岸中,並高地叢林中覓食無脊椎動物、藻類、葉子及種子。於日間,尤其是在繁殖季節,它們多會躲在草叢及叢林間,以避免猛禽的掠食。它們最活躍的時份是在晨暮間,但也會因食物的供應而作出調節。

繁殖

萊島鴨會於冬天尋找伴侶,但要到春天才會築巢。雌鴨會在茂密的植物下築巢,巢呈碗形及以草和羽毛築成。它們一般會於4月至8月間生蛋,在雷仙島的群族每次約會生4隻蛋,而被引入到中途島的群族則會生較多的蛋。雛鴨在孵化後的第二天就可以自行覓食,但需要40-60天雌鴨的引導。

現狀

萊島鴨萊島鴨
萊島鴨的衰落大約於1000-1600年前,在玻里尼西亞人及外來的哺乳類掠食者來到夏威夷群島開始。到了1860年,列山島野鴨差不多在所有的島上消失,很有可能是受入侵的大家鼠所掠人食。它們原先是在沒有哺乳類掠食者的環境下演化的,故沒有任何抵禦的能力。縱然它們懂得飛行,但也不能在島嶼間遷徙。列山島野鴨於19世紀
只能在沒有受大家鼠入侵的雷仙島找到庇蔭,分布面積只有415公頃,是全球鴨類中最少的。雖然於1909年它們因國家海洋保護區(Papahānaumokuākea Marine National Monument)的設立而受到保護,但是由於島內植物受到入侵的家兔所破壞,它們數量於1912年減少到接近滅絕的邊緣,只餘下7隻成鴨及5隻雛鴨。

保護

隨著入侵的家兔於1923年在雷仙島消失,列山島野鴨重現生機,到了1950年代就增加到約有500隻。於1967年,它們被列為保聯邦保護的瀕危物種。但自此它們就到了瓶頸,例如於1993年厄爾尼諾現象引致的嚴重旱災及食物短缺,使它們的數量減少到約只有100隻。系放發現雛鴨的生存率只有30所。於2004年,它們的數量回升到約576隻。於2004年及2005年,列山島野鴨被引入到中途島,目的是要為它們發展第二個野外群族。選擇中途島的原因是兩個地方很少會同時出現如旱災、颶風、海嘯等災難,可以大大減低列山島野鴨的滅絕風險。在中途島的群族增長得很快,於兩年內就差不多增加了超過一倍。於2007年,中途島就有約100隻列山島野鴨。研究發現它們會於較早的年紀進行繁殖,且會產更多的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