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所來爾思

菲利普·所來爾思,男,1936出生於法國波爾多,是法國當代著名小說家和文學評論家,作品有《一種奇特的孤獨》、《園》、《邏輯》等。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菲利普·所來爾思(Philippe Sollers),

菲利普·所來爾思菲利普·所來爾思

又譯索萊爾斯,(出生於1936),
法裔歐洲作家,
很早就獨自開始關注中國

生平

菲利普·所來爾思,本名菲利普·如愛友(Philippe Joyaux),筆名所來爾思 Sollers 源於拉丁文 sollus(意為完全的)及 ars(意為機智,巧妙,敏捷),完整意義為“完全的藝術”。
1936年11月28日出生於法國波爾多法國當代著名小說家和文學評論家,博學多才,勇於各種文學創新,言行頗為駭世驚俗。
1957年,年僅22歲的所來爾思以短篇小說《挑戰》獲費內龍獎,翌年小說處女作《一種奇特的孤獨》獲評論界高度評價,尤其受到弗朗索瓦·莫里亞克路易·阿拉貢的激賞。1961年,小說《園》獲梅迪西文學獎。1960年,所來爾思於界限出版社創辦《如此》(Tel Quel) (又譯為《原樣》或《泰凱爾》) 雜誌及叢書,形成一個鋒芒畢露的前衛文學團體,對法國以及西方文學藝術界產生重大影響。《如此》(Tel Quel) 雜誌及叢書以文本-政治研究為方針,60至70年代主要發表當時被認為是違反常規的,持不同政見的,不為人知的,有爭議的甚至引起公憤的作家,哲學家,語言學家,精神分析家及文學理論家的文章及作品:薩德侯爵、洛特雷阿蒙伯爵(Lautréamont)、阿蒂爾·蘭波詹姆斯·喬伊斯安托南·阿爾托、喬治·巴塔伊 (Georges Bataille)、雅克·拉康 、羅蘭·巴爾泰斯、米歇爾·富科、雅克·德希達以及毛澤東,所來爾思還曾翻譯過毛澤東詩詞。1983年,所來爾思離開界限出版社,加盟伽利瑪出版社,《如此》(Tel Quel) 更名為 《無限》(L'Infini),始終是法國最具影響和活力的文學刊物及叢書。1967年,所來爾思與保加利亞裔法國作家及精神分析家朱莉婭·克里斯蒂娃結為伉儷。1974年《如此》(Tel Quel) 雜誌代表團(所來爾思、克里斯蒂娃、馬塞蘭·普萊內(Marcelin Pleynet)、巴爾泰斯等一行五人)作為建國後西方知識分子首訪團訪問中國。所來爾思曾經學習過兩年中文並且在寫作中使用漢字,從60年代至今,他對中國思想文化及藝術的關注在其所有作品中都占有重要位置。
所來爾思的作品也可以被看作是對自由的絕對捍衛:“重要的正是要逃離一切家庭,學校,軍隊,黨派,重力以及煩惱。”“事實上,他們想怎樣?他們以及她們?不過是控制,監視,改變,耽擱,榨取,剝削,竭力阻止, 這樣就不會有太多的自由,特別是言論的自由。”
1981年,無任何斷句標點符號的小說《天堂》(Paradis) 的出版震動法國文學界,作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所來爾思開創一種全新形式:文本停止主宰斷句的邏輯, 走上擺脫束縛的道路,用純節奏性音樂模進順序和復調音樂,對主體的極限進行決定性和象徵性地粉碎。《天堂》為未來而作,他提出的問題針對寫作的未來。《天堂》包容整個世界的各種宗教以及古今各種哲學思想,以革命性文本寫作創新寫作形式。眾多神學家的出現更說明天主教思想對於《天堂》的重要性。羅蘭·巴爾泰斯在其著作《作家所來爾思》(Sollers écrivain) 中深度分析這種尖銳寫作。
1983年《女人》(Femmes) 一出版即成暢銷書,小說通過一位美國記者的冒險生活來分析二十世紀政治史和藝術史的巨變。作者對權力和性的分析論述以此論斷為基礎:“世界屬於女人,也就是說世界屬於死亡。在這個問題上,所有的人都在撒謊。”
1997年,小說《居》(Studio) 紀念法國天才早逝的詩人蘭波和德國十九世紀著名詩人弗雷德里希·荷爾德林。2006年,小說《神的一生》(Une vie divine)於善惡的彼岸揭示尼采的作品及一生對於二十一世紀人類的現實意義。
2009年,小說《時光旅者》(Les Voyageurs du Temps) 的題目似乎是作者對五十多年的寫作生涯和全部著作的回顧。這部“形上學的偵探小說”,以迴旋音樂的行雲流水風格,縱橫穿越所有世紀,敘述者正如神槍手一般射出他的顆顆精神之彈。“用聖言征服所有世紀。穿越自由空間只是一個時光遊戲。這確實很瘋狂,很理智,奇特,偉大,具有爆炸性,燦爛又輝煌。不再沉睡同時又不停地沉睡,清醒的夢確實而且恆定。給予,再給予你,每一時刻都及其豐富,不費吹灰之力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無窮無盡。”

作品

小說

《一種奇特的孤獨》Une curieuse solitude 1958
《園》Le Parc 1961
《戲劇》Drame 1965
《數》Nombres 1968
Lois 1972
《H》H 1973

隨筆

《中介》L'Intermédiaire 1963
邏輯》Logiques 1968
《極限之體驗與寫作》L'écriture et l'expérience des limites 1968
《論唯物主義》Sur le matérialisme 1971
《特例的理論》Théorie des Exceptions 1986
《夜集》Carnet de nuit 1989
薩德對抗上帝》及《時光中的薩德》Sade contre l'être Suprême, précédé de Sade dans le Temps1989,1996

專題著作

羅丹,色情畫》Rodin, dessins érotiques 1986
《德·孔寧,快》De Kooning, vite 1988
弗拉戈納爾的驚喜》Les surprises de Fragonard 1987
《美好年代的色情照片》Photos licencieuses de la Belle époque 1987
塞尚的天堂》 Le paradis de Cézanne 1995

傳記

羅浮宮騎士 - 永生的德農》Le Cavalier du Louvre: Vivant Denon 1995
《非凡的卡薩諾瓦》Casanova l'admirable 1998

訪談錄

紐約觀》Vision à New York 1981
羅馬之笑》Le rire de Rome 1992
神曲》La Divine Comédie 2000

音像作品

《所來爾思在天堂》/《所來爾思於哭牆》Sollers au paradis / Sollers au pied du mur 1983
《所來爾思 - 戈達爾》Sollers-Godard 1983
《所來爾思扮演狄德羅》/《童貞女之洞》Sollers joue Diderot / Le trou de la Vierge 1984
《奧古斯汀?羅丹的地獄之門》 La Porte de l'Enfer d'Auguste Rodin 1993

文學獎項及榮譽

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
法國國家級軍官勳章
1957年 費內龍獎 (《挑戰》 短篇小說)
1961年 梅迪西文學獎 (《園》 小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