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雲禮

華雲禮

1957年9月,朝鮮戰場上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挑選代表回國參加國慶典禮,華雲禮有幸入選。當時組成的志願軍代表團僅有五六十人。華雲禮驕傲地對記者說:“那可是萬里挑一啊。”但榮耀不僅僅是入選這個代表團和參加當年的國慶典禮,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面。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84歲的農安老人華雲禮,珍藏有一份紅色請柬。請柬上書“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1957年國慶節,定於10月1日上午10時在天安門舉行閱兵與民眾慶祝遊行大會,謹邀參加”。這份請柬帶給老人的,是一生最榮耀的時刻。 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記者來到華雲禮家中採訪。華雲禮,1949年參軍,1952年隨軍跨過鴨綠江,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1958年回國。1961年,轉業回農安投身於家鄉建設,1983年離休。一枚枚金光燦燦的軍功章,展示了華雲禮在朝鮮戰場上的卓越功績。談起這份紅色請柬,華雲禮老人打開了話匣子。1957年9月,朝鮮戰場上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挑選代表回國參加國慶典禮,華雲禮有幸入選。當時組成的志願軍代表團僅有五六十人。華雲禮驕傲地對記者說:“那可是萬里挑一啊。”但榮耀不僅僅是入選這個代表團和參加當年的國慶典禮,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面。1957年10月6日下午2時,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毛澤東、劉少奇、陳雲、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一同接見了參加國慶典禮的解放軍和志願軍代表,華雲禮也在受接見之列。在華雲禮存留下來的日記中,老人這樣記述那一天:“這是我今生難忘的一天,和偉大領袖毛主席見面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兒……毛主席穿著白色中山裝,滿面紅光,身材威武,特別熱情地與我們握手……他每次從我面前經過,我都仔細地盯著他看……”1957年的國慶節帶給華雲禮的記憶還不止這些。那一年正是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畫結束的年頭,為向從朝鮮戰場歸來的英雄們匯報祖國發展的大好形勢,中共中央組織志願軍代表團進行了為期40天的考察活動。在這40天裡,代表團去了天津、上海、保定、長春、鞍山等地,參觀了鋼鐵、腳踏車、汽車、飛機、紡織、石油、煤礦等。在華雲禮的日記中,記者看到他對當時的天津飛鴿腳踏車製造廠有這樣的記述:“天津飛鴿,解放前每天生產20輛,現在每天生產800輛,一年25萬輛。”回想那40天,華雲禮說:“當時我們真是驚呆了,祖國的變化真是太了不得了。”“耕地不用牛了,點燈不用油了,住房分上下層了……”這是華雲禮老人1949年剛參軍時與戰友們對未來的憧憬。老人說:“當時的這種希望僅僅是個希望罷了,戰友們都不相信自己能活到那一天。但你看看現在,一切不但成為現實,而且比想像的不知要好上多少倍。”現在的華雲禮雖八旬高齡,但身體健康硬朗,膝下兒孫滿堂,家庭和睦,每到年節,孝順的晚輩們都聚到他身邊。老人說:“我現在很幸福。看到國家日新月異,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一定要健康地多活些年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