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江瑤族鄉

華江瑤族鄉

華江瑤族鄉位於興安縣西北部,距縣城41公里,距桂林66公里在,北與資源、龍勝各族自治縣接界,20181省道橫貫該鄉。全鄉九個村委會全部實現了通電話、通電視並開通了行動電話,便利的交通、通訊、電力條件,為華江經濟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基本信息

 碧綠的

華江瑤族鄉華江瑤族鄉
青山、蒼翠的竹林、清澈的江水,置身其中,仿佛走進了一幅巨大的畫卷。這就是山地面積占90.31%,人均收入卻一直雄居全區少數民族鄉之首、成為廣西61個少數民族鄉首富的興安縣華江縣華江瑤族鄉。

華江瑤族鄉位於興安縣西北部,距縣城41公里,距桂林66公里在,北與資源、龍勝各族自治縣接界,20181省道橫貫該鄉。全鄉九個村委會全部實現了通電話、通電視並開通了行動電話,便利的交通、通訊、電力條件,為華江經濟的騰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華江瑤族鄉位於華南第一峰――貓兒山南麓,總面積442.28平方公里,居住著漢、瑤、壯、苗、土家共1.5多人。這裡地處灕江源頭,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竹木、礦產、水源十分豐富。其中毛竹面積達15.7萬畝,是全國的十大毛竹生產基地之一。美麗的華江,如一顆藏在深海中的璀璨明珠,正被人們漸漸托出水面,她那迷人的魅力和耀眼的光華必將為世人所矚目。

交通通訊

華江瑤族鄉華江瑤族鄉

全鄉已建成升高、升資、主幹柏油路面全長40公里,其中升資正擴建成二級公路,村級四級公路7條,全長80公里,其中上實現了“村村通路”。
全鄉已在升坪、千祥、同仁開通了程控電話,BP機已經普及,手機用戶超過300,華江近70%的地域可收到手機信號,通訊的進一步改善華江的投資軟環境。

集鎮建設

到2001年底,全鄉共建有小水電站17座,總裝機容量達13000千瓦,已架通華江——千祥東村、千祥——高寨近10公里的35KV輸電線路,修建了35KV變電站,解決了全鄉近95%以上的民眾的用電問題。
以1公里長、24米寬的民族大街為標誌的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民族文化體育中心、民族農貿廣場等公用設施已建成使用,街道實現了亮化、綠化、美化。
全鄉9個行政村,現有6個村建有辦公樓,剩下的三個村民委員會,高寨和升坪因旅遊和公路建設的需要,賣了和拆除已建好的辦公樓,現已做好重建準備,小河村正在建設之中,可在2003年前,實現村村有辦公樓。

教育衛生

全鄉有中學一所,教學班12個,共有教學樓和宿舍樓三棟,在校學生800人,國中學生入學率100%。全鄉共有9個村級國小,7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113人,在校教師163人,兒童入學率達100%。
全鄉有鄉級衛生院1個,已建成蛇傷、燒傷等多門類的治療中心。有醫院門診大樓一棟,醫院職工宿舍樓一棟,醫務人員20多人,擁有病床20張,年接診2萬多人次,1999年被評為區一等甲級醫院。全鄉擁有村級衛生所20個,實現了村村建有醫療點,解決了民眾的就醫問題,1999年被評為自治區衛生鄉鎮。
[編輯本段]文化體育
華江鄉1997年建成了占地面積2888平方米的“華江民族文化體育中心”,該中心有能容納3000多觀眾且有固定看台的燈光球場一座,室內文化活動室11間,簡易舞廳4個,參加業餘文化體育活動的人達40%以上。建有文化廣播站,由廣播站定期利用電視節目向廣大人民民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發生在本鄉內的大事。現全鄉共有文體娛樂場地129所,其中,籃球場78個(含2個燈光球場),桌球室13所,溜冰場2個,檯球室32個,有龍、獅隊8個,體育隊16支。華江是一個擁有體育優秀傳統的鄉,本鄉的李玲玲勇奪八運會、九運會女子柔道冠軍,該鄉的文化體育代表團在2001年的桂林山水旅遊節上,一舉獲5個第一,成為全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