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基瑤族鄉

高基瑤族鄉

高基瑤族鄉位於三江縣東南部,東連龍勝縣三門鎮,南鄰融安縣板欖鎮,北面和西面與本縣斗江鎮及和平鄉相鄰。鄉政府距縣城26公里。全鄉轄8個村民委,56個自然屯,83個村民小組。2004年末總人口7057人,其中瑤族人口2061人,占總人口數的29.21%。高基瑤族鄉資源豐富,有南竹3.5萬畝,年產毛竹35萬根;有松杉經濟林面積8.3萬畝;羅漢果種植面積達3500畝,年產羅漢果150萬個,年產羅漢果薯種40萬個。

基本信息

鄉鎮概況

高基瑤族鄉高基瑤族鄉
高基瑤族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民風民俗獨特。瑤族風俗至今保存得比較完整。該鄉自然資源豐富,盛產杉松、楠竹、羅漢果;礦產資源有鉛鋅礦、鐵礦、錫礦錳礦、金礦、銅礦滑石礦等,其中以鉛鋅礦、鐵礦蘊藏量最大,鐵 礦含量最高達33.3%以上。

全鄉總體面積138.71平方公里,森林面積156800畝,森林覆蓋率為86.7%,生態植被保持較好,素有“綠色高基”之稱。

全鄉現有毛竹面積36500畝,產量占全縣的60%以上;羅漢果面積3500畝,年產羅漢果達500多萬個。被人們稱為“羅漢果之鄉”和“毛竹之鄉”。該鄉地理位置優越,高基至斗江柏油公路直通209和321國道,交通十分便利。

該鄉旅遊資源相當豐富,龍塘原始森林是全縣自今保存最為完整的面積最大的平分秋色野生動植物生長原始森林區,也是全區獨一僅有的一級風景旅遊區。鄉內還有保護較為完好近百年的篦梳地主莊園。

2004年該鄉國內生產總值7368萬元,財政收入7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91元。全鄉以竹木加工和羅漢果為支柱產業,私人竹木加工廠共有250多家,成為全鄉經濟成長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

高基瑤族鄉共轄8個行政村,56個自然屯,83個村民小組,1750戶,7028人,全鄉境內居著等少數民族,其中瑤族人口2061人,占全鄉人口的29.3%。

全鄉總面積138.17平方公里,有林面積15.6萬畝,森林覆蓋率80%,其中毛竹面積3.5萬畝,松杉林面積8.3萬畝,耕地面積0.988萬畝,其中水田面積0.417萬畝,人均有田0.56畝,二00二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208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58元,人均有糧220公斤,鄉財政收入86.8萬元。

鄉鎮發展

高基瑤族鄉高基瑤族鄉
高基瑤族鄉是1984年10月14日新成立的民族鄉,位於三江縣東南部,東連龍勝縣三門鎮,南鄰融安板欖鎮,北面和西面與本縣斗江鎮及和平鄉相鄰。鄉政府距縣城26公里。全鄉轄8個村民委,56個自然屯,83個村民小組。2002年末總人口7028人。

高基瑤族鄉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盛產杉松、楠竹。全鄉土地總面積138.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880畝,森林面積156800畝,森林覆蓋率為80.6%,是全縣森林覆蓋面積最多的鄉鎮之一。現有毛竹面積36500畝,年砍伐毛竹量達600000根,毛竹面積和產量占全縣兩項統計的60%以上。目前,全鄉開通四級路的有3個村,開通村級路的有5個村,即將峻工的高基至斗江柏油公路直接通209和321國道,交通十分便利。

2002年高基瑤族鄉國內生產總值2019.2萬元,財政收入8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58元。全鄉以竹加工業和羅漢果為支柱產業,有私人竹木加工廠250多家,成為全鄉經濟成長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全鄉羅漢果從1997年開始大面積種植至今,已發展到3500畝,年產羅漢果達500多萬個。該鄉是全縣羅漢果種植髮展最早的鄉鎮,也是種植羅漢果面積最大和產量最多的一個鄉鎮。土特產有羅漢果臘肉、紅薯酒、香菇、木耳、竹筍等。全鄉現有中學1所,國小8所,教學點13個,在校中國小教師65人,在校學生1059人。

高基瑤族鄉是全縣3個民族鄉中唯一的瑤族鄉,瑤族風俗至今保存得比較完整。旅遊資源相當豐富,有生態旅遊塘風景區正在申報的國家森林保護區20平方公里(景區內有初江漂流、雨店瀑布、福祿山、龍塘原始森林、龍塘梯級瀑布等18個景點,備愛遊客的青睞。還有許多珍稀野生動植生長,是全縣自今保存得最完整的面積雖大的珍稀野生動植生長原始森林區)。鄉內還有保護較好的有近百年歷史的蓖梳地主莊園,鄉內有豐富水資源,地勢落差大,適合建設各種小型電站。

黨政建設

高基瑤族鄉高基瑤族鄉
一是表現在執行政策上的帶頭作用。絕大多數鄉鎮黨玫一把手黨性觀念強,能夠認真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站在黨的政治立場上想問題,辦事情,用自己的帶頭作用去影響和帶領一班人貫徹落實上級精神。在執行縣委、縣政府招商引資的政策,漳江鎮原黨委書記虞文炎、鎮長薛志宏內引外聯,2002年引進外資5000多萬元,改制和盤活集體企業3家,全縣各鄉鎮在近兩年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共引進外資1.2億元、外商8個,爭取意向性項目25個,在全縣形成了全民招商、主動招商的濃厚氛圍。

二是表現在勇闖市場上的開拓作用。絕大多數鄉鎮黨政一把手能夠順應市場經濟的潮流,破舊立新換腦筋,集中精力闖市場。在引導農民致富奔小康的過程中,創造性的大搞高效農業和庭院經濟開發,近幾年80%的鄉鎮建成了一批林、果、茶、藥商品基地,有力地推進了一地一色、一方一業的區域經濟建設。如楓樹鄉黨委書記張志紅在太平橋鄉任黨委書記期間,瞄準市場所需,結合本地實際,大力發展菸葉生產,使太平橋鄉由無菸葉發展成擁有800畝的菸葉基地,調至楓樹後,又結合回維民族自治鄉的特點,著力發展牲畜養殖,目前已成立全縣養牛示範基地。由於黨政一把手的帶頭開拓,全縣農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全縣湧現了一大批經濟效益比較好的優質稻、優質水果、苗木養殖和牛、羊、豬等生產基地

民族風俗

高基瑤族鄉龐桶藥浴
龐桶藥浴:龐桶藥浴瑤族的一種傳統洗浴方式,每年除夕之夜,全家老少都要按長輩致晚輩依次用同一個龐桶洗浴。洗浴水是瑤族傳統秘方中草藥熬制而成,其主要成份有大楓藤、小楓藤劍風梢節骨藤等十餘種中草藥。龐桶藥浴平時是隨時隨意可以進行,對治療由風濕引起民各種疼痛病,特別是腰腿痛,四肢麻木等病症。對預防半身不遂、四肢癱瘓等病症起到良好作用。

瑤家紅薯酒:在高基瑤族鄉的農家人里,最為常見的便旬紅薯酒。瑤家經薯酒採用原始釀酒法。它不僅清香、可口、味純,還能強身健體,治風濕病。

特色經濟

高基瑤族鄉羅漢果
1、竹木羅漢果產業。計畫在原有竹林面積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同時做好竹子的低產林改造工作。把羅漢果加工樹為龍頭產業,提高全鄉羅漢果的產量與質量,打響“福祿山”牌羅漢果品牌。

2、旅遊產業。

高基瑤族鄉是縣內聞名的“生態之鄉”,以綠色生態旅遊和山溪漂流而得名。近年來,隨著遊客的不斷增多,旅遊業已逐步成為了該鄉新的支柱產業,龍塘原始森林景區已列入森林公園規劃當中,八東沖農家賓館、大明灘漂流已被人們津津樂道。

風景旅遊

高基瑤族鄉高基瑤族鄉
高基瑤族鄉自然生態景區龍塘原始森林,位於高基鄉沖乾村,地處三江、融安兩縣交界處,距高基瑤族鄉政府所在地20公里。景區 內森林密布,古木參天,峽谷縱橫,蒼藤盤鏇,瀑布連綿,流水飛瀉,溪水清澈見底,奇峰異石矗立山谷,有罕見的珍奇異獸。生態景區內共有十五個景點(龍塘瀑布、馬尾灘、山羊跳、石門樓、孔明塘、地下暗河、銀底塘、鐮刀塘、迷魚塘、香粉鋪、鐵人、雞公岩、山魈洞、老虎岩、平河瀑布)供遊客觀光旅遊,有兩處河段(龍潭至雨令刺激河段,江口至高基溫柔河段)供遊客漂流,同時還可觀賞瑤族風情,品嘗瑤家美味,洗瑤家龐桶藥浴。龍塘原始森林公園是全縣至今保存得最完整的面積最大的珍稀野生動植物生長原始森林區,也是全區獨無僅有的一級風景旅遊區。

招商引資

高基瑤族鄉自然生態景區龍塘原始森林,位於高基鄉沖乾村,地處三江、融安兩縣交界處,距高基瑤族鄉政府所在地20公里。景區 內森林密布,古木參天,峽谷縱橫,蒼藤盤鏇,瀑布連綿,流水飛瀉,溪水清澈見底,奇峰異石矗立山谷,有罕見的珍奇異獸。生態景區內共有十五個景點(龍塘瀑布、馬尾灘、山羊跳、石門樓、孔明塘、地下暗河、銀底塘、鐮刀塘、迷魚塘、香粉鋪、鐵人、雞公岩、山魈洞、老虎岩、平河瀑布)供遊客觀光旅遊,有兩處河段(龍潭至雨令刺激河段,江口至高基溫柔河段)供遊客漂流,同時還可觀賞瑤族風情,品嘗瑤家美味,洗瑤家龐桶藥浴。龍塘原始森林公園是全縣至今保存得最完整的面積最大的珍稀野生動植物生長原始森林區,也是全區獨無僅有的一級風景旅遊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