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鎮

華新鎮

華新鎮,位於上海市青浦區東北部,東與閔行區接壤,南與徐涇鎮、趙巷鎮相鄰,西與重固鎮、白鶴鎮交界,北與嘉定區相望。華新鎮被中國六部委列為中國重點鎮,被上海市政府列為上海市郊22箇中心鎮之一,是中國城鎮建設先進鎮、小城鎮建設示範鎮、中國國家級衛生鎮、文明鎮、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上海市科普示範鎮、上海市文明示範標誌區域。華新鎮水陸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完善。距虹橋機場12公里、浦東國際機場38公里。滬寧高速公路、北青公路(機場路)、紀鶴公路橫跨全鎮東西;嘉松公路、徐華公路、嘉金高速公路貫穿南北,分別與“318”、“312”國道連線,與同三國道相通。滬寧高速公路在華新設有上下匝道口。有市區公車與華新相聯。境內新通坡塘縱貫全鎮,內河航運四通八達。年末全鎮總面積4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84.4公頃。

基本信息

概況

華新鎮被中國六部委列為中國重點鎮,被上海市政府列為上海市郊22箇中心鎮之一,是中國城鎮建設先進鎮、小城鎮建設示範鎮、中國國家級衛生鎮、文明鎮、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上海市科普示範鎮、上海市文明示範標誌區域。

華新鎮華新鎮

2007年,全鎮共有10454戶;戶籍總人口34571人,其中,男性16864人,女性17707人,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老人6854人,來滬流動人口79169人,其中常住來滬流動人口53289人。

全鎮實現增加值44.23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其中,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6810萬元;實現第二產業增加值342440萬元,比上年增長16%;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93050萬元,比上年增長20%。全鎮實現財政收入(剔除中央稅收和市級收入)105373萬元,比上年增長20%。外資企業14家,註冊資金14112.9萬美元,實到外資826.8萬美元。實地型企業1108戶,職工總人數98600人。

華新鎮具有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青浦區最大的烈士墓地——東鄉革命烈士陵園坐落於鎮內火星村,1990年被確定為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緬懷和瞻仰革命先烈的聖地。2007年,華新鎮被評為上海市建設健康社區先進。2007年8月1日,成立了青浦第一個鄉鎮食品藥品監督所。2007年10月29日,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一期344畝於開工打樁。2007年12月,陸家圩小區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工程完成。天然氣管網工程“夢裡水鄉”一期完成。

地理環境

華新鎮屬北亞熱帶南緣,是東南亞季風盛行的地區,具有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徵,春天溫暖,夏天炎熱,冬天寒冷,四季分明。無霜期長,平均日照2200小時,年平均氣溫15.2度。一月最冷,平均2.9度,1983年1月19日曾出現過零下11.6攝氏度的極端最低溫;七月最熱,平均27.6攝氏度,1934年7月12日曾出現過40.2度的極端最高溫。年降雨量1200毫米。因地處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自然土壤以江河沖積母質為主,以潮砂泥土為主。土體粉砂質含量高於粘粒,輕壤到中壤,中性土,保水保肥性能好,易耕作,為高產土壤。

因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氣候適中,自然資源豐富。農業以種植糧食為主,兼種其他經濟作物

行政區劃

華新鎮下轄徐謝、火星、周浜、 嵩山、北新、朱長、淮海、新木橋、敘中、陸象、堅強、華益、凌家、白馬塘、新誼、馬陽、楊家莊、秀龍、敘南19個村民委員會,下轄華新、鳳溪2個社區居委會。全鎮戶籍人口共有10441戶、34741人,其中:男性16936人,女性17805人,60歲以上老人7781人。外來人口122414人。鎮政府機關所在地:華新鎮華新街318號。

歷年榮譽

華新鎮被全國六部委列為全國重點鎮,被市政府列為上海市郊22箇中心鎮之一,是全國城鎮建設先進鎮、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國家級衛生鎮、全國文明鎮、全國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上海市科普示範鎮、上海市文明示範標誌區域、上海市社區優生優育指導服務示範單位、上海市市容環境規範區域、上海市百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試點鎮。

交通

華新鎮水陸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完善。距虹橋國際機場12公里、浦東國際機場38公里。滬寧高速公路、北青公路、紀鶴公路橫跨全鎮東西;嘉松公路、華新公路、嘉金高速公路貫穿南北,分別與“318”、“312”國道連線,與同三國道相通。滬寧 ,滬常高速公路在華新設有上下匝道口。公交線路有 74路:到3號線延安西路(首班6點,末班車22點,60分一班);74路區間通往市區金鐘路福泉路,6:15~21:30,15至30分一班;青紀線往青浦城區,20分一班;白徐線通往徐涇東捷運站,15至30一班;197通往徐涇東捷運站,6:00~22:00,15~20一班。境內新通坡塘縱貫全鎮,內河航運四通八達。鎮內有6萬千瓦變電站3座,萬門國際程控自動電話裝置2座。年內,市南自來水供水併網工程已全面結束。

經濟發展

2010年,全鎮實現增加值63.3億元,同比增長12%;實現社會總產值356億元,同比增長10%;實現工業總產值218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規模型企業產值177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財政收入15.19億元,同比增長19%;結算財力達到3.15億元,同比增長4%;實現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37.8億元,同比增長26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1.5億元,同比增長2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4530元,比上年淨增1563元。

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藉助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的有利時機與所處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基本形成機車、汽車配件、文體用品、電子、金屬加工等支柱產業。積極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總部型經濟和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效應初步顯現,橡果國際、北大青鳥、皇宇科技、博隆粉體、新大洲控股、順豐集團華東總部等大型總部經濟項目相繼落戶。加強企業節能降耗,規模工業企業萬元產值能耗同比下降14%。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力度,獲批市級重點技術改造項目5個,完成區級技改驗收項目6個,完成區級循環經濟節能項目2個,調整淘汰劣勢企業22家。加強科技項目申報服務,申報上海市專利培育企業1家、青浦區專利試點企業1家、區發展基金項目1家、上海市(青浦區)創新資金項目3家。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推廣新農藝,實行水稻工廠育秧、機械化插秧一條龍服務,鞏固完善設施菜地基地建設,申報區星級農業專業合作社3家。二、三、一產業發展格局進一步最佳化。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

以“招大、引強、擇優”為重點,深化創新招商理念,利用華新工業基礎優勢,不斷推動產業鏈招商,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著力做優先進制造業,推動區域功能的提升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突出重點區域,拓展域外招商,分赴北京、廣州、深圳、哈爾濱、蘭州、內蒙等地,招商成效顯著,稅源財力增強。全年共引進各類企業1120家,其中:實地型企業329家,商貿型企業791家,當年度新引進企業啟稅率達到60%。

服務管理不斷增強

不斷提升服務理念,提高辦事效率,最佳化投資軟環境,建立了與企業的溝通協調機制和互利雙贏信任體系。加快項目辦理速度,繼續做好企業後續服務,北大青鳥等7家新興產業項目的土地收購儲備相關手續已辦妥,繼年初341畝普通商品房地塊順利出讓後,300畝商、住、辦綜合配套項目也即將推出。堅持“開源節流,量入而出”的原則,著力完善鎮級財政體制,加強鎮級集體資產的監管,規範財政資金管理。進一步完善村級土地管理。全面推進村級組織綜合配套改革,不斷完善村級資產的託管工作。

經濟規模

2004年全鎮經濟創歷史新高。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27.1億元,同比增長2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9100萬元,比上年略減,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0.99億元,同比增長28%,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5.2億元,同比增長25%;實現三次產業總產值171.1億元,同比增長29%;完成財政總收入6.87億元(其中薩克斯稅收上劃市級財政1468萬元),同比增長39%,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58億元,同比增長19%;實現鎮實得財力1.34億元(由於財稅體制改革,出口退稅影響財力1673萬元,實際實得財力為1.17億元),同比增長37%;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61億元,同比增長17%;完成外貿出口拔交額3.03億美元,同比增長39%;農民人均收入達到8015元(包括鎮保收益在內),同比增長13%。

●“玩具總動園”初具雛形一個以玩具為主題的國際小商品城“玩具總動園”現已在上海青浦初具雛形,項目一期正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建成後將為國內的玩具商品提供一個國際性的交流平台,填補上海玩具交易市場的一個空白。“玩具總動園”是上海聯合國際小商品城有限公司在青浦區華新鎮投資興建的大型國際批發兼零售市場:是上海市青浦區和華新鎮的重點商業建設項目之一。

●有望出現“溫泉經濟”2003年初,青浦地下溫泉的開採開發取得重大突破,以地熱溫泉為載體的“溫泉經濟”將成為青浦新的經濟成長點。據悉,青浦的重固和華新地區地下藏有豐富的溫泉。根據上海高科技物探技術勘察表明:華新3號井地下2200米處有地下湖泊,水資源儲量豐富,年產量約1740萬立方米,預測每小時井口出水量60~70噸,水溫預測在75~90攝氏度。重固2號井在地下100米處有山頂溫泉出水口,1300米處水源水溫預測在60攝氏度。

●新大洲機車公司上海新大洲機車有限公司原名海南新大洲機車上海有限公司系海南新大洲機車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註冊成立於1995年12月,並於1997年5月28日正式開業,現註冊資金為1.2億元。公司座落於上海市青浦縣華新鎮。

社會事業

華新鎮上國小、中學、專科學院、幼稚園、養老院、超市、菜市、醫院應有盡有,便捷的交通、優美的環境、清新的空氣、完善的生活設施,吸引開發商來這裡造房子,鎮上樓盤十來個,多層、高層、小高層、獨棟別墅、連體別墅錯落有致,有新大洲花園、三友星墅、夢裡水鄉、華新明珠苑、華強景苑、南華苑等,加上這裡獨有的康博地熱溫泉、“玩具總動員”的國際小商品城以及知名企業嘉陵摩托、新大洲摩托的落戶,大大提升了這個鎮的知名度,激發了開發商開發華新鎮的決心和力度,市區越來越多的居民正在選擇這裡作為他們的新居。

基礎設施建設

全鎮道路建設6條,總長9公里;橋樑8座,總投資5000萬元。並對鎮內6條主要道路實施燈光工程,總投資755.18萬元,其中,開發區標誌(線)信號燈100萬元,新鳳北路路燈安裝工程40.5萬元,華丹路路燈安裝工程124.2萬元,鳳育路路燈安裝工程38.28萬元,華騰路延伸段燈光工程105.3萬元,新華路燈光工程346.9萬元。

為了進一步加強全鎮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鎮政府各有關部門對全鎮的各類基礎設施建設都作了詳盡的規劃,並在2004年修編了水系、供電、燃氣、污水處理、環保評估等各類詳細規劃。

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不但使全鎮的面貌煥然一新,城鎮的服務功能得到提升,而且也顯著提高了全鎮的人居環境質量和生態環境質量。五年內共新建住宅57萬平方米,累計新增公共綠化面積42萬平方米,“十五”期末鎮區綠化復蓋率達到38%。

實事工程建設

鎮政府每年都確定若干項關係到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實事工程和重大工程,並投入相應的建設資金。累計投入包括道路、橋樑在內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資金6.2億元,各項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全部按規劃的時間節點順利實施。2005年安排了資金1億多元,基本完成了八項政府實事工程和八項重點推進工程。同時,華新地區實現與市南自來水公司併網的集約化供水。

信息化建設

作為青浦區第一家實現信息化建設村村通工程,被青浦區信息委列為2003年度信息化建設試點鎮。總投資200多萬元華新鎮公共信息平台開發建設項目,已於2004年4月份通過專家驗收,5月份投入試運行,6月份正式投入使用。

該項目花一年時間精心開發,利用鎮有線電視光纜,實現了從鎮政府機關各科室、19個村民委員會、2個居民委員會和6個事業單位上與區有關部門系統接口的網路互連互通,實現了通知、檔案及各類信息的網上流轉,形成了一個復蓋面廣、性能穩定、技術先進的核心信息高速公路。

2004年華新鎮又投入80萬元,建立兩庫兩套用,即“人口基礎信息庫”、“法人單位基本信息庫”,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社會救助服務系統”和“安全生產管理系統”。2004年又被上海信息委列為城鎮信息化建設試點鎮。通過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完善政府形象、擴大影響,建設為人民服務的電子政府,方便人民辦事、拉近老百姓與政府的距離。

民生工作

抓重點、求實效,積極推進充分就業。完成新增就業崗位2970個,實現非農就業952個,逐步實現農村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31人,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抓復蓋、強保障,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辦理征地鎮保人員退休240人,鎮保緩繳資金一次性繳清。農村合作醫療全面復蓋,外來從業人員參加綜合保險人數達37996人次。抓預防、保穩定,不斷促進和諧勞動關係。有力化解勞資糾紛,努力擴大工資集體協商復蓋率。雙擁工作、扶貧幫困紮實開展,老齡工作得到加強,殘疾人就業援助力度不斷加大,建立了“陽光職業康復援助基地”。順利完成村居兩委班子述職評議。

環境治理

著力社區環境、生態環境、企業環境建設,不斷改善人居環境。認真實施環保三年行動計畫。黑臭河道治理取得成效,污水管網一期建設全面完成,累計企事業單位污水納管達320家,鎮區生活污水納管率達到預期目標,污水處理廠二期規劃籌建。加強企業環境風險評估和環境隱患排查整治,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加強工業污染防治。世博期間秸稈焚燒得到控制。生態環境日趨好轉。

華新大型居住社區

大型居住社區華新基地,目前基地規劃面積92.54公頃,規劃建築面積約89.9萬平方米,其中住宅約72萬平方米,公共建築面積約17.92萬平方米。這裡有動遷安置房、廉租住房,還有經濟適用房。當前大型社區華新基地主體工程建設也已經接近尾聲,社區配套設施建設安裝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社區公交配套: 710路(鳳雅路鳳閣路<-->徐涇東捷運站)、1502路(鳳雅路鳳閣路<-->新鳳中路汽車站)、滬北青專線在境內設2個站。

名優特產

大西洋土豆

大西洋是一個中熟油炸加工馬鈴薯品種,含有較高的乾物質,適於直接進行油炸薯片加工,大西洋薯塊圓形,淺黃皮白肉,芽眼深淺中等,該品種抗旱性、適應性強,產量較高,抗PLRV,田間抗晚疫病,休眠期短,炸片後色澤很好,加工後脫色效果好,是國內外各廠家油炸薯片加工利用的主要品種。

大西洋土豆由美國農業部育成,1978年從國際馬鈴薯研究中心引入中國。採用先進的莖尖脫毒、組織培養和工廠化無土栽培技術繁殖原種。在海拔1600米的馬鈴薯原種繁殖基地繁殖生產原種及各級別的種薯,並有馬鈴薯專家定期進行田間檢查確保種薯質量。產量一般在1000公斤,最好可達2500公斤以上,商品薯率高。

水良好的沙壤土種植。水肥:畝施肥磷酸二銨10公斤,適當多施有機肥,可顯著提高產量和品質。

有機食品--青溪牌油豆角 從中國東北黑河地區引進的特色蔬菜新品種--油豆角,通過三年多的示範、引導、推廣,種植獲得成功。油豆角其貌不揚,豆莢長約20厘米,外型顏色與扁豆相似,但肉質嫩糯,口感好,吃口遠勝於扁豆、刀豆。在生長過程中用了“益益久微生物複合製劑”,榮獲中國環保總局有機食品認證。經專家認定和上海市農科院的測檢,油豆角無藥害、無污染、營養好、含鎂高,使用後具有清熱解毒、潤腸舒胃、利尿等功效,其食療作用遠勝於一般蔬菜,是一種綠色食品,成為市民歡迎的放心菜,並深受市民青睞。現已進入上海真如、北市等大型交易市場,並打入了上海大專院校、工廠、企業的一伙食團及配菜中心。為此,解放日報、東方城鄉報及市郊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多次進行了專門採訪報導。已確立為華新鎮的主導品牌產品。“青溪”牌油豆角現已有了很好的銷售市場和知名度,並與有關單位確立了行銷協定,正在成為華新鎮的定單農業產品。

油豆角烹飪方法

1、豆角炒肉片:先用開水殺青起鍋,然後再把肉切片,略拌生粉、醋、味素、鹽等少許,用食用油油爆肉片,再把豆角和肉片一起翻炒幾下即可。

2、紅燒肉油豆角:將1公斤水燒開,鍋內放入2%的食用鹼,然後將油豆角下鍋煮至豆角全部返青即撈出。將方塊肉在油鍋中炒一下,放黃酒、鹽、紅醬油少許,燒熟後將撈出的油豆角一起燒3~5分鐘即可。

3、冷拌:鍋內先放少量水燒開,然後將油豆角下鍋煮三至五分鐘;撈出加少許鹽、糖、味素,淋上醬、麻油即可。

4、青炒豆角:先用開水殺青,然後用食用油煸炒,略加蒜末,炒出的菜餚具有濃郁的東北風味。

5、炒雙絲:把豆角切成絲條與土豆絲一起混炒,略加蒜末,炒出的雙絲菜嫩糯又爽口。

青浦區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