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遠志(原變種)

華南遠志(原變種)

華南遠志(原變種),遠志科、遠志屬植物,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25(-90)厘米;主根粗壯,桔黃色,莖基部木質化,分枝圓柱形,被捲曲短柔毛。分布於中國大陸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等地,印度、越南、菲律賓也有。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華南遠志(原變種)PolygalaglomerataLour.var.glomerata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43(3)卷||遠志科POLYGALACEAE||遠志屬PolygalaLinn.||遠志亞屬Subgen.3.Polygala||華南遠志(原變種)PolygalaglomerataLour.var.glomerata

35a.華南遠志(原變種)金不換(海南植物志、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蛇總管、鷓鴣茶、紫背金牛(生草藥性備要),肥兒草(藥性考補遺),大蘭青、大金草(嶺南採藥錄),金牛草、大金不換,坡白草(廣東),金牛遠志(海南),銀不換(廣西),膩蟲藥、疳積草(雲南)圖版42:10-18

PolygalaglomerataLour.var.glomerata

植物形態

華南遠志(原變種)圖版42:10-18華南遠志(原變種)圖版42:10-18

華南遠志(原變種),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25(-90)厘米;主根粗壯,桔黃色,莖基部木質化,分枝圓柱形,被捲曲短柔毛。葉互生,葉片紙質,倒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長2.6-10厘米,寬1-1.5厘米,先端鈍,具短尖頭,或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微反卷,綠色,疏被短柔毛,主脈上面凹入,背面隆起,側脈少數,背面不明顯;葉柄長約1毫米,被柔毛。總狀花序腋上生,稀腋生,較葉短,長僅1厘米,花少而密集;花梗長約1.5毫米,基部具披針形苞片2枚,早落,花大,長約4.5毫米;萼片5,綠色,具緣毛,宿存,外面3枚卵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先端漸尖,裡面2枚花瓣狀,鐮刀形,長約4.5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具爪,具明顯的4-5脈;花瓣3,淡黃色或白帶淡紅色,基部合生,側瓣較龍骨瓣短,基部內側具1簇白色柔毛,龍骨瓣長約4毫米,頂端具2束條裂雞冠狀附屬物;雄蕊8,花絲長約3毫米,中部以下合生成鞘,花葯棒狀卵形,頂孔開裂;子房圓形,側扁,徑約1毫米,具緣毛,花柱頂端呈蹄鐵狀彎曲,柱頭生其內。蒴果圓形,徑約2毫米,具狹翅及緣毛,頂端微凹。種子卵形,黑色,密被白色柔毛,種阜盔狀,白色,沿種臍側2裂。花期4-10月,果期5-11月。

產地分布

華南遠志(原變種)產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生於山坡草地或灌叢中,海拔500-1000(-1500)米。分布於印度、越南、菲律賓。模式標本采自廣東省廣州附近。

醫藥用途

本種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消積、祛痰止咳、活血散瘀之功能。

類似變種

長毛華南遠志:本變種與華南遠志(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莖、葉密被平展的長柔毛,葉片線狀披針形,長2-4厘米,寬4-6毫米。產廣西南部;生於中海拔地區山坡陽處草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廣西武鳴陸乾鄉。廣西邕寧縣民間用本變種全草治療小兒疳積、補腎。 矮華南遠志:本變種與華南遠志(原變種)的主要區別在於莖矮化,密團狀,葉片或多或少線形。產雲南(峨山);生於山坡草地,海拔1120米。

遠志科·遠志屬植物

遠志屬(Polygala Linn.),遠志科、遠志族植物,約500種,廣布於全世界,中國有42種8變種,廣布於全國各地,而以西南和華南地區最盛。本屬植物中一些種的根入藥,含遠志皂甙、遠志鹼、遠志糖醇、遠志素、樹脂、脂肪油等成分,有鎮咳、化痰、活血、止血、益智安神,散郁的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