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葉草

合葉草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40厘米;主根較粗,桔黃色。莖、枝圓柱形,被白色平展長柔毛。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中國植物志第43(3)卷||遠志科POLYGALACEAE||遠志亞屬Subgen.3.Polygala||合葉草PolygalasuboppositaS.K.Chen
合葉草(雲南紅河)排錢金不換(雲南植物研究),合掌草(雲南中草藥),土蛇床(雲南紅河哈尼族語),午時合,對葉接骨草(貴州)
PolygalasuboppositaS.K.CheninActaBot.Yunnan.2(1):85,fig.4:10-20.1980;雲南植物志3.284,圖版77:10-20.1983;雲南種子植物名錄,上冊213.1984;陳書坤,植物分類學報29(3):222.1991.

形態特徵

合葉草合葉草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0-40厘米;主根較粗,桔黃色。莖、枝圓柱形,被白色平展長柔毛。葉近對生,葉片紙質,闊卵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1.5-3厘米,寬1-2厘米,先端鈍,具短尖頭,基部圓形至心形,全緣,具緣毛,葉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均被長柔毛,主脈上面微凹,背面稍突起,側脈3-4對,在葉面不明顯,背面稍突起,細脈不見;近無柄。總狀花序腋上生,總花梗長5-10毫米,被長柔毛;苞片3枚,鑽形,具緣毛,脫落或有時宿存;萼片5,宿存,具緣毛,外面3枚卵形,不等大,長2-3毫米,先端漸尖,外面被柔毛,內面2枚綠色,鐮刀狀斜卵形,長約5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漸尖狀急尖,基部具爪,5脈;花瓣3,白色或黃色,側瓣長圓形,長約4毫米,寬約2毫米,基部與龍骨瓣合生,中部內側具1束白色柔毛,龍骨瓣盔狀,長約5毫米,頂端具有柄的流蘇狀雞冠狀附屬物;雄蕊8,花絲長約4毫米,1/2以上合生成鞘,並與花瓣貼生,分離部分的花絲絲狀,花葯橢圓形;子房倒卵形,徑約1.3毫米,基部具花盤,周圍具狹翅及緣毛,花柱稍弧曲,頂端蹄鐵狀,柱頭生其內。蒴果近圓形,寬過於長,徑約4毫米,成熟時綠色,頂端具缺刻,被白色柔毛,具翅及緣毛。種子2粒,橢圓狀卵形,側扁,長約3毫米,徑約1.5毫米,黑色,被白色柔毛,種阜2裂,遠離種臍端具1棕色小突起。花果期8-11月。

分布習性

貴州(安龍、貞豐)和雲南;生於山坡,溝邊灌叢中或草叢中,海拔560-14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西雙版納

植物特點

本種毛被近於西南遠志P.crotalarioidesBuch.-Ham.exDC.,唯後者為多年生草本,葉互生,葉片通常橢圓形;總狀花序腋生或與葉對生,長12-20毫米,花瓣紫紅色或白色帶紫色條紋,分離,雞冠狀附屬物無柄;而本種為一年草本,葉近對生,葉片闊卵形或長圓狀橢圓形;總狀花序腋上生,長僅5-10毫米,花瓣白色或黃色,基部合生,雞冠狀附屬物具柄。這些特徵也不同於華南遠志P.glomerataLour.。

植物用途

本種的全草藥用,有清熱解毒的功能

功能用途

分類:醫藥
全草:苦、澀,平。清熱解毒。用於感冒發熱,咽喉痛,乳蛾,胃痛,瘡癤紅腫,外傷出血,骨折。
來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遠志科·遠志屬植物

遠志屬(Polygala Linn.),遠志科、遠志族植物,約500種,廣布於全世界,中國有42種8變種,廣布於全國各地,而以西南和華南地區最盛。本屬植物中一些種的根入藥,含遠志皂甙、遠志鹼、遠志糖醇、遠志素、樹脂、脂肪油等成分,有鎮咳、化痰、活血、止血、益智安神,散郁的功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