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墓[河南許昌市華佗墓]

華佗墓[河南許昌市華佗墓]

華佗墓位於許昌城北15公里蘇橋鎮石寨村南石樑河西岸,墓高4米,占地360平方米。墓呈橢圓形,前有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立石碑一通,楷書:“漢神醫華公墓”。墓地六角形,青磚花牆環繞,翠柏青松掩映,1985年中華全國中醫學會河南分會在許昌召開“華佗學術研討會”,鐫立“東漢傑出醫學家華佗之墓”石碑一通。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華佗墓華佗墓
1993年,華佗墓被許昌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許昌市、縣及蘇橋鄉、村多方籌集資金對華佗墓進行了維修,制訂出了總體修複方案,山門、配殿、主殿基礎及圍牆已經竣工,從而又成為許昌一旅遊勝地。
冢前樹一碑樓,碑上鐫刻著正楷書寫的“神醫華公之墓”,還有華佗的生平事跡和後人敬仰之詞。碑樓經過新近復修,高約2米,樓頂結構為北方農村門樓式樣,花脊翹拱,幾隻瓦制魚獸佇立於上,古色古香。墓周有幾株松柏在風中搖曳,更增添了墓地的肅穆。

傳說故事

相傳,曹操有個頭疼的毛病,每一發作時都疼得他受不了,就趕緊請神醫華佗給其醫治。開始華佗不願來,直到曹操派往的使者要刀兵相見,華佗才啟程趕到許昌。華佗見了曹操,就趕緊給其把脈診斷,經一番望聞問切後,對曹操說:"要想醫好頭疼病,只有開顱刮骨這一條路。"曹操聽了大為吃驚,暗自疑慮:開始請他他不來,來了又想加害於我。想罷不由分說下令把華佗投入大獄。華佗入獄不久,就被曹操殘害致死。許昌的黎民百姓得知華佗命歸黃泉,萬分悲痛,人人為失去神醫暗自落淚。傷心過後,人們不願看到神醫被陳屍荒郊,遭日暴野獸食。就相互串聯召集一起商量,捐資打點獄卒,把華佗的遺體弄出來讓他入土為安。當華佗的遺體弄出來後,有人大哭著提議說,“恩人一生流蕩在外,給人們看病醫病救死扶傷,做了很多善事。我們這些受主,難道忍心看著恩人死後也不得安生,成為野鬼孤魂嗎?”那人聲淚俱下地又說:“人死後會變成鬼,人死外頭不運回故鄉葬在自家的土地上,就入不了陰曹地府的戶籍冊,成為野鬼孤魂不得安生……。”

大家一聽覺得有理,就同意那人的提議,把華佗的遺體送回他的家鄉。這時,又有人說:“華神醫的靈魂已出竅,若把恩人的遺體送回,恩人的靈魂將無處俯體。”大家一聽覺得也有理,到底把華佗葬在哪裡好呢?大家一時作了難。後來,大家商量來商量去,就決定在許昌給華佗安個衣冠冢,好讓他的靈魂有個依附,然後將其遺體送回故鄉安葬。為怕路上不好走,時間長了遺體會腐化,就決定從漯河上船走水路,一路順流行船會快些。

沙河兩岸的民眾得知華佗靈柩路過這裡的訊息後,紛紛在各個埠口上設靈棚置供品,披麻帶孝,焚香燒紙弔唁華佗.。靈船每行至一個埠口,埠口上的人們就架船攔阻,蹬靈船祭弔。就這樣華佗的靈船在沙河裡停停走走,走走停停,本來打算走水路要快些,結果反而慢了很多。當走到槐店埠口時,百姓們又蹬船祭奠,發現華佗的遺體已腐化的很厲害了。於是,就勸許昌來送靈柩的人,把華佗的遺體先選個地方砌個洞空丘起來,等到天涼了再起靈回府。護送華佗的人看到華佗的遺體真的快潰爛為水了,又想想前面還有很多人祭弔,等到把神醫送到故里,還不知要待何時?於是,就同意把華佗先丘在這裡。訊息一傳出去,百姓們立刻集資捐資,在離埠口不遠處選一地方用磚給華佗的遺體砌了個大洞穴。

華佗的遺體丘這後,方圓幾百里的人知道後,都陸陸續續來祭弔他。誰到這兒都想為華佗墳上添上三杴土,慢慢的洞穴被土復蓋住了,土越添越多墳丘也就一天比一天大,最後成為了小山包。華佗的後人在天涼了來起華佗靈柩回府時,看到墳丘已象山大,只好作罷。

後來,這裡的人們為祭祀華佗,又在其墳墓南邊不遠處的地方,建了一處華佗寺。當地的人們每逢初一、十五來給其上香焚紙,祈求平安。有了寺廟,隨著燒香的人越來越多,這裡逐漸從周邊的村子裡遷移來幾戶人家,一是來看護寺廟,二是來為香客服務賣水賣飯。後來,逐漸發展為村落,就隨其廟名叫華佗寺。

交通指南

許昌北關汽車站168路公車或許昌往北長途車,經蘇橋路口下,僱車或步行向西復南,曲折20里入墓園。

華佗生平

華佗(約145-208),字元化,沛國譙(今亳州東,河南永城龍崗鄉華佗村)人。東漢名醫,被譽為神醫,精通內、外、兒、婦、針灸等科,特別擅長外科,首創世界手術麻醉藥“麻沸散”。
華佗是很有骨氣的醫生,他一生不慕高官厚祿,在民間行醫,關心人民疾苦,無論走到哪裡,碰到病人,總是熱心地為其治療,曹操迎獻帝建都許昌後,患劇烈的頭疼病,慕名將華佗召到身邊,很快地治好了他的病。曹操將華佗封為侍醫,因而常在太祖左右。華佗思念親人,告別還鄉,見妻、子皆病而未歸。曹操曾多次催促他回朝,他未從命。曹操大怒,將他抓回許昌殺害。華佗臨終時囑咐獄卒,將他的屍體葬在清水河畔,以示清白。

相臨景點

乾明寺

彩銅照壁

三國故城遺址

魏文帝廟

藏兵洞

受禪台

懷幫會館

許昌博物館

天寶宮

周定王陵

蘭花山溶洞

禹王鎖蛟井

彭店櫻桃溝

千畝荷塘

鄢陵花博園

大鴻寨

灞陵橋景區

華佗墓

文明寺塔

張公祠

洗硯池

文峰塔

賈詡墓

射鹿台

愍帝陵

三絕碑

夏侯淵墓

伏皇后墓

毛墓

八龍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