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貼

菩提貼,外用〖巴布貼劑〗類,主要成分為麝香、沒藥、菩提子等,功效為行血祛淤、散結止痛、驅風除濕、生肌強筋,適用症為骨質增生、頸椎病、肩周炎、風濕等。

通用名稱

菩提貼

商品名稱

菩提骨痛貼

漢語拼音

putitie

形狀規格

本品屬外用〖巴布貼劑〗類,背襯為淺黃褐色水刺無紡布,表面覆透明聚乙烯或聚酯薄膜。膏體為深紅褐色巴布劑膏體。規格6.5厘米×9厘米。

主要成分

麝香、沒藥、菩提子、黃柏、乳香、生地黃、肉桂、冰片等

功 能

行血祛淤、散結止痛、驅風除濕、生肌強筋。本品對骨質增生和人體頭、頸、肩、腰等各部位的疼痛有良好的緩解和促進作用。

適 應 症

骨質增生、頸椎病、肩周炎、風濕、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腰痛及跌打損傷等。

使用方法

外用。揭去表面保護覆膜,將藥膏貼於洗淨揩乾之患處,用手按壓貼牢。

菩提貼的由來

說到菩提貼,就不能不提起我國中藥史上最著名的兩位醫師藥學大家:宋代名醫唐慎微醫聖李時珍。

青年時代的唐慎微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為世人療病時,不管寒暑風雪、不論富人窮人他都親自前往,而且治療不論報酬,但求名方、秘錄。 菩提貼原處方就是在那時由其收錄、整理。因療效獨特、快捷,被當時尚書左丞蒲相中,貢入皇室,成為皇家貴族的獨門用藥處方,絕隱於世。後直到明朝明世宗召集李時珍入朝為太醫,才在宮中內庫見到了按照宋人唐慎微《證類本草》編篆的《本草品匯精要》一書,僥倖得到本方。李時珍不忍良方被深藏深宮,於是一年後辭官離開皇城。遠涉深山曠野,遍訪名醫宿儒,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並在此期間逐步完善定型本藥方,但一直也沒有取個正式名稱。

直到有一天,李時珍在太和山考察五龍宮產的貢品“榔梅”仙果時。途遇一遊方僧人在樹下跏趺而坐,兩人歇腳敘話。李時珍發現此僧人不僅佛理通達,且還有極深厚的醫術造詣。一輪對話下來,感觸頗深,欣喜之下遂把本方拿出供於僧人,求其佛力推廣,濟世救人。僧人感其虔誠,收下此方,並把此方正式定名:“菩提膏”。在隨後的歲月中代代相傳,濟人無數。

新型巴布劑菩提貼

2008年菩提膏處方授權後立項申請國家科技部專項資金,在國家科技部專項資金的支持下,經過大量實驗、研發,在保障原方明確療效的基礎上,去除古方製備中鉛、汞等容易對人體引起危害的重金屬成分,加入Water-soluble macromolecule提高透皮吸收效果,研發出“新型巴布劑菩提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