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果蕨貫眾

莢果蕨貫眾,主要成分:含羥基促脫皮甾酮,以及脂肪酸,其中以花生四烯酸為主。 有“清熱解毒,殺蟲,止血”之功效。  

基本信息

莢果蕨貫眾

正文

莢果蕨貫眾 RhizomaMatteucciaeStruthiopteris
(英) ostrich- featherFernRhizome

別名

 野雞膀子、小葉貫眾。

來源

 為球子蕨科植物莢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 的根莖及葉柄基部。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達lm。葉簇生,二型,營養葉矩圓倒披針形,長45~90cm,寬14~25cm,二回羽狀深裂,下部有10多對羽片,向下逐漸縮小成耳狀,葉柄短;孢子葉較短,葉柄較長,一回羽狀,羽片向下反捲成有節的莢果狀,蓋住孢子囊群。
生於林下或山谷陰濕處。產於東北、華北及陝西、四川、西藏。

採制

 春、秋季採收,削去地上部分,曬乾。

性狀

 本品呈圓紡錘形或歪橢圓形,長10~15cm,直徑6.5~8cm,密布葉柄基部,頂端可見黃棕色膜狀鱗片。葉柄基部扁三棱形,上寬下細,向內彎曲;表面黑棕色,微有光澤,背面有縱棱5~6條,中間 l 條明顯隆起,有的上端可見1~2條呈飛鳥形皺紋,腹面亦有縱棱;質硬,橫切面外皮黑色,內面淡棕色,有線形維管束2個,排成八字形。基部根莖外露。味微澀。

化學成分

 含羥基促脫皮甾酮(ecdysterone)以及脂肪酸,其中以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為主。

性味

 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殺蟲,止血。用於蟯蟲病、蟲積腹痛、赤痢便血、子宮出血、濕熱腫痛。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