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

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

莊子認為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知識是不可能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美學思想所承認的真正的美,是同這種現象不能相容的。 對莊子哲學思想的評價,褒貶不一。

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

正文

莊子(約公元前369~前286)中國戰國時期哲學家。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關於莊子生卒年月,學術界有不同說法,本文從馬敘倫說。
生平和著作 據《莊子》記載,莊子住在貧民區,生活窮苦,靠打草鞋過活。有一次他向監河侯借粟,監河侯沒有滿足他的要求。還有一次,他穿著有補釘的布衣和破鞋去訪問魏王,魏王問他何以如此潦倒,莊子說,我是窮,不是潦倒,是所謂生不逢時。他把自己比作落在荊棘叢里的猿猴,“處勢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說自己“今處昏上亂相之間”,沒有辦法。《史記》中記載,莊子曾在家鄉做過管理漆園的小官,在職不久就歸隱了。楚威王聞知莊子很有才能,派了兩名使者,以厚幣禮聘,請他作相。莊子說:千金、相位確是重利尊位,但這好比祭祀用的牛,餵養多年,便給它披上繡花衣裳送到太廟作祭品,我不願如此,寧願象條魚,在污泥濁水中自得其樂。這些記載反映出莊子的性格和人生觀。
在當時學者名人中,他和惠施經常往來。《莊子》書中有不少他和惠施進行討論,爭辯的故事。
莊子的著作,今存《莊子》一書。海內外多數學者認為,其中內篇為莊子本人著作,外、雜篇為莊子後學或道家其他派別的著作,只是其中一部分反映了莊子的思想。也有學者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認為外、雜篇反映的是莊子的思想。
政治思想 莊子對現實十分悲觀,消極厭世,對整個人生取虛無主義的態度。他把提倡仁義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罰。他說:仁義是一種黥刑,是非是一種劓刑。他在《應帝王》中所推崇的上古帝王就是個睡得安安穩穩,醒時無思無慮,叫他牛也好,叫他馬也好,隨便怎么稱呼他都行的渾渾噩噩的人。莊子這些言論雖然是對當時統治者的“仁義”和“法治”的抨擊,但他提出的治理社會的方案是違背歷史發展趨勢的。
哲學思想 關於莊子的思想,《史記》說:“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哲學思想體系和獨特的學風、文風。
先秦哲學中有“天人”之辯和“名實”之辯。莊子用相對主義的理論回答了這兩個方面的問題。
天道觀 莊子和老子一樣把“”作為世界最高原理,講天道自然無為。但在“道”和“物”的關係上,他具有與老子不同的明顯的泛神論色彩。莊子說:“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他認為形體產生於精神,而個別精神產生於絕對精神“道”。這是唯心主義的觀點。但他又說:“通天下一氣耳。”認為道即氣,道作為世界統一原理,不是在天地萬物之外的“造物者”,而是一切事物內在的原因,因此帶有泛神論因素。他強調道“無所不在”,認為它“在螻蟻”,“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並用“周、遍、鹹”三個詞來形容道的無所不在。這與老子用“夷、希、微”三者“混而為一”來形容道頗為不同。
莊子認為天道猶如“大塊噫氣”的交響樂,瞬息萬變,充滿天地。他論述運動變化的絕對性時說:“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持其成。一虛一滿,不位乎其形。”認為事物無時無刻不在變移,虛滿、生死都只是一時的現象,其形態是絕不固定的。他過分強調了絕對運動,由此導致否定相對靜止,否定事物質的規定性。他認為,從道看來,小草莖與大屋柱、醜人與美人、寬大、狡詐、奇怪、妖異等等,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差別,從而形成了相對主義的理論。
人道觀 在天人之辯中有關人的這一方面,莊子強調用自然的原則反對人為。他說:“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他認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為的一切都是不好的。因此,不要以人的有目的活動去對抗自然命運,不要以得之自然的天性去殉功名。從這種自然原則出發,莊子認為真正的自由在於任其自然,具備了理想人格的人就是無條件地與自然為一的“至人”。《逍遙遊》說,大鵬、小鳩和列子等都有所待,所以都稱不上絕對的自由,真正獲得自由的“至人”是無所待的,這樣的至人超脫於是非、名利、生死之外,進入“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神秘境界。莊子以自然為自由的觀點有兩重性:一方面要人完全順從自然命運的安排,認為“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書所謂懸解也”,這是一種樂天安命的宿命論;另一方面也包含著人只有遵循自然規律而活動才會感到自由的合理因素。
認識論 在“名實”關係方面,莊子以相對主義作為認識論基礎。在莊子之前或與莊子同時的哲學家,大都有獨斷論傾向,如墨子持經驗論的獨斷論,孟子持唯理論的獨斷論。莊子對任何形式的獨斷論都表示反對。他說,人愛吃牛羊肉,鹿愛吃草,蜈蚣愛吃蛇,烏鴉愛吃老鼠,可見“味” 的“正” 與“邪”是依認識主體的感覺經驗而定的。但感覺經驗是千差萬別的,因而關於“正”“邪”並無客觀標準。感覺經驗是相對的,理性思維更是如此。《齊物論》說:我和你意見分歧,誰是誰非不僅不能由我們兩人自己來判明,而且也不能由第三者來判明。因為第三者或是與你觀點相同,或是與我觀點相同,或是與你我觀點都不同,或是與你我觀點都相同。所以,你我他都不能判明是非。這是用相對主義否定了真理的客觀標準。
莊子用相對主義反對獨斷論,走向了一個極端,認為諸子百家“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原因在於是非產生於主觀片面性。主觀是受自己存在的條件限制的,即所謂“囿於物”。他說:“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諸子百家受到空間(虛)、時間(時)條件的限制和所受教育的束縛,成為認識上有主觀片面性的“曲士”,因此,他們都以自己為是,以別人為非。這就叫“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而這種是非爭辯,都是對道的全面性的歪曲,所以,是非是無法辯明的。他還認為,真正打破一切限制和束縛,從道的觀點來看,是非、彼此、物我都是一樣的,“以道觀之,物無貴賤”。這是片面強調了“萬物一齊”的思想,但包含要求克服主觀片面性的合理因素。
莊子還對邏輯思維能夠把握宇宙發展法則的觀點提出了種種責難。他說:“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認為道是無形的,無形即不能用數量分解、表達;道是無限的,無限即沒有數量可以窮盡。因此,道不能用語言表達,也不能用概念把握。莊子認為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知識是不可能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莊子的責難揭露出邏輯思維中的矛盾,促使人們去思考,有積極意義。但他得出不可知論的結論,卻是錯誤的。
莊子的哲學以相對主義作為認識論基礎,不可避免地導致唯心論和不可知論。但它打破了獨斷論對人們的束縛,從而構成了中國哲學辯證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要環節。就實踐的領域來說,莊子的相對主義也有兩重性:一方面,它對現實政治的批判態度有其可取之處,認為是非、善惡、榮辱都沒有差別;另一方面,它又可以用來為任何罪惡的行為作辯護。
美學思想 莊子的美學思想和莊子關於“”的思想不可分離地聯繫在一起,認為“道”的根本特徵在於自然無為,並不有意識地追求什麼目的,卻自然而然地成就了一切目的。人類生活也應當一切純任自然,這樣就能超出於一切利害得失的考慮之上,解除人生的一切痛苦,達到一種絕對自由的境界。這種與“道”合一的絕對自由境界,在莊子看來就是唯一的真正的美。“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道”是一切美的根源,這種思想帶有虛無消極的性質,但又深刻地意識到美具有超越有限的、狹隘的功利目的的特徵。莊子提倡的超功利的人生態度,實質上是一種審美的態度。莊子關於通過“心齋”、“坐忘”而與“道”合一的理論,一方面帶有神秘主義色彩,另一方面又包含了對審美經驗的深刻理解。它所講的不是一般的認識論,而是審美觀照問題。此外《莊子》書中關於“道”與“技”之間關係的許多寓言,表明莊子及其後學已經看到藝術創造活動具有合規律與合目的高度統一的特徵,是一種充滿情感的、忘懷一切的自由活動。
莊子美學思想有著素樸的辯證觀念和批判精神。它多方面地揭露了階級社會中美與真、善之間所存在的尖銳矛盾,以及美與醜區分的相對性和不確定性。它還揭示人們對世俗美的追求產生了“喪生”、“害生”的後果,使人成了物的奴隸,人為物而犧牲了自己。在這一類看來是厭世虛無的說法中,莊子及其後學朦朧地意識到隨著階級社會的產生出現了物統治人的現象。莊子美學思想所承認的真正的美,是同這種現象不能相容的。
莊子對審美與藝術創造的特徵有較深的認識,對階級社會中包含審美與藝術在內的種種使人成為物的奴隸的現象有一定的揭露批判。莊子美學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儒家美學強調美善統一而對美自身的價值和特徵認識不足的缺陷,並為後世突破儒家美學的狹隘性、保守性和整個儒家思想的束縛,提供了一個有力的思想武器。歷代對審美與藝術的特徵有深刻理解並且對儒家思想表現了叛逆傾向的美學家、文藝家都曾受莊子美學思想的影響。但莊子美學思想缺乏儒家美學的積極入世的精神,具有超脫現實的虛幻的傾向。
影響和評價 莊子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魏晉時期的玄學思潮融合儒、道,“祖述老莊”;玄學的代表人物向秀郭象《莊子注》;東晉南北朝盛行的佛教般若學中滲入儒、道思想,很多名儒研究莊子的思想,如支遁作《逍遙遊論》,慧遠早年“博綜六經,尤善老莊”;宋明理學以儒為主,融合道、釋。這些都反映了莊子思想的影響。玄學、佛教、道教以及宋明理學等唯心主義較多地吸取了莊子思想的消極因素,同時對其積極因素在某些方面也有發展。站在樸素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立場上批判改造莊子哲學的傑出代表,是明清之際的王夫之。他著有《莊子通》和《莊子解》,對莊子“不避是非”、“逃之空虛”等消極避世思想提出了批評,同時吸取和發揮了莊子相對主義中包含的辯證法因素。
莊子對後世的政治影響也是深遠而複雜的。反動統治者取其消極頹唐的一面作為毒害人民的麻醉劑;一些失意的知識分子往往用它不滿現實、鄙棄功名利祿這一面,以表示自己與當權者不合作,甚至進行揶揄、抨擊的態度,而更多的是學他悲觀厭世、自我陶醉的處世哲學。
對莊子哲學思想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莊子的哲學思想反映了沒落奴隸主貴族的意識,是主觀唯心主義和相對主義;也有人認為,莊子的思想代表自由農民的意識,具有唯物主義的傾向。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