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莆田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於1988年,下屬有莆田文學院、《莆田文學》編輯部2個事業單位。堅持文藝“二為”方向和 “雙百”方針,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文藝工作,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文藝事業呈現出活躍繁榮、蒸蒸日上的景象。

百科名片

莆田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文聯簡介

當代莆田文學藝術事業秉承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出現了蔚然壯觀的文藝景觀。一批莆田籍作家藝術家在省內外享有聲譽,給莆田市文聯提供了豐富的人文背景。市文聯成立於1988年,下屬有莆田文學院、《莆田文學》編輯部2個事業單位。共有協會(學會)14個,市級會員3000多人,省級會員800多人,全國會員100多人。作為群團組織,市文聯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在省文聯指導下,緊緊團結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文藝“二為”方向和 “雙百”方針,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文藝工作,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文藝事業呈現出活躍繁榮、蒸蒸日上的景象。
幾年來,莆田市文聯把開展文藝活動作為文藝工作的主要抓手。始終堅持一條工作理念,即搭建活動平台,展示文藝成果。以大活動帶動小活動,促進文藝多層次活躍,全方位開花,擴大文藝的社會影響。市文聯組織文藝家學習政治和文藝理論,提高思想認識,充分體會到在時代發展潮流中,文聯應“主動融入,有效作為,才有為有位”。文聯發展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只有用發展去解決,才能尋找到切入點。文藝家只有主動投身到莆田人民勞動創造之中,才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市文在線上關雖然只有幾個人,但作為市委領導下的一支文藝隊伍,擁有很豐富的人才資源,工作背景和工作環境得天獨厚。只有發揮優勢,乘勢而上、主動出擊、形成特色,才能發揮文聯的最佳效能。
一、服務發展辦活動。
服務發展是新時期文藝工作的根本要求。幾年來,市文聯除了開展建國、建黨、建市等重大節慶文藝活動外,每年都緊緊圍繞市委的中心工作、重點項目、重要課題,組織文藝家開展主題採風活動,使文藝活動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結合。宣傳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發展的大好形勢,唱響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旋律,營造了健康和諧向上的文化環境,服務莆田發展大局。如圍繞25個重點項目開展“港城崛起”報告文學採風,將作家筆觸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延伸,文章以連載形式在湄洲日報上登出,結集成書在市委換屆大會上分發,在幹部民眾中產生較大影響;圍繞中央關於農村改革政策開展“新農村、新農民”文藝採風,著重對新村建設和農業產業化項目進行採風,反映新時期農村新面貌、農民新形象和農業新發展;圍繞向莆鐵路建設開展“火車向著莆田跑”文藝採風,組織80多人次作家記者和攝影家,分三批沿著向莆鐵路沿線,從江西向塘一路走下來,采寫沿途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民風民情,采寫正在建設中的鐵路人。採風團獲得沿途地區和鐵路部門熱情互動,既宣傳了莆田港口城市風貌,又對沿途各地進行了調查研究,以藝術形式,提供第一手資料供領導參考;圍繞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開展“莆田看點?鄉鎮行”文藝採風,深入12個鄉鎮采寫創作,製作宣傳版面240多個,於國慶前夕在步行街展覽,最後結集成一套叢書,成為鄉鎮對外交流的藝術宣傳品。幾年來,這類主題採風抽調人員達200多人次,足跡遍及江西、福建兩省,及市內幾十個鄉鎮單位,走進自然、走進農村、走進項目、走進企業、走進社區,采寫各行各業先進典型和先進事跡,以文藝形式進行主題報導。在刊物上辟專號,在市內報刊上辟專版,以大聲勢宣傳莆田發展,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深受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好評。
二、高位嫁接辦活動。
高位嫁拉是提升文藝創作水平的有效辦法。地方文藝如何與高層乃至海外交流,獲得藝術發展的信息資源、人才資源和活動平台,一直是莆田市文聯積極探索的方向之一。市文聯通過舉辦全國性大型活動,邀請全國、省級、海外名家來莆,利用辦活動搭建交流平台,從而實現文藝的高位嫁接。一是大膽創造條件,舉辦第五屆中國攝影藝術節。第五屆中國攝影藝術節在莆田舉行,這是一場高層次高規格的文藝活動,市文聯作為承辦單位之一,積極組織力量投身到活動中去,促進攝影藝術節辦得隆重熱烈,內容豐富,創下歷屆辦節的最好紀錄,為莆田成為“中國攝影之鄉”作出應有的貢獻。二是舉辦全國性的藝術論壇。承辦了“中國攝影之鄉”、“全國攝影創作基地”論壇會,為攝影創作和攝影工作提供交流平台,論壇提交了幾十篇學術論文,就全國各地的攝影工作進行交流,促進攝影藝術提高,鞏固攝影藝術節成果,推進攝影工作上新水平,深受中國攝影界好評。與有關部門聯合,承辦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高峰論壇和全國雜文學會聯誼會年會。這兩個活動領導、專家、學者有兩百多人,他們都是國內民間工藝和雜文界的頂尖高手。市文聯組織莆田民間工藝家、企業家和雜文作者與他們進行交流,參加論壇會和聯誼會的有關活動,陪同來賓參觀莆田工藝生產,通過這樣的對接和嫁接,促進這兩個領域的藝術實現創新。三是舉辦全國、省級乃至海外的藝術展覽。莆田自2001年成功舉辦攝影藝術節後,每年於正月元宵期間在三清殿、鼓譙樓和步行街等繁華地段,舉辦系列攝影藝術展覽。內容有第4-6屆中國國際攝影藝術作品展、第18-21屆中國攝影藝術展、福建省攝影藝術精品展、林光霖(新加坡)先生攝影展和邵華將軍攝影作品展等,這些國際國內高水平的展事,推動了莆田攝影界的藝術進步。市文聯組織本市的攝影家作品與之聯展。元宵期間的攝影展多年堅持辦下來,已經成為莆田人民節日的“文化大餐”,成為廣大市民春節不可缺少的“文化品牌”。與此同時,市文聯還引進新疆書法家協會、福州畫院、廈門、龍巖等地書畫家來莆交流展覽,從中學習借鑑,尋找差距,樹立信心,增強藝術感受力,提升了文藝創作水平。
三、運用市場機制辦活動。
運用市場機制是破解文藝事業發展難題的重要途徑。許多大型文藝活動需要較多資金,要把活動辦好,必然要在文藝與企業掛勾上做文章。市文聯善於抓住有利契機,擴大宣傳效應,採取“有償使用,合作雙贏”形式,運用市場機制,尋找企業合作,拓寬籌資渠道,籌集資金,用於辦文藝活動。具體組織形式有三種:一是尋找企業進行商業開發。如攝影節、文學節、首屆舞蹈大賽等活動,本身具有較大文化品牌和影響力。市文聯與雪津集團、電業局、莆田移動、莆田電信、華邦古典家具公司等大企業公司聯繫,作為主辦方為活動冠名掛牌。採取契約形式,具體規定權利和義務,開發文藝活動的商業價值。許多企業把用於做廣告的錢,投入到文藝活動上。在藝術平台上展示企業風采,所獲得的效果大於商業廣告。二是與企業聯合舉辦活動。如與福建新華發行集團莆田分公司多年聯合舉辦元宵期間攝影展覽,展出攝影作品十幾個場次;連續三屆聯合舉辦“莆仙籍作家藝術家書展”,展出書籍幾千部。中國(莆田)海峽工藝高峰論壇和全國雜文學會聯誼會年會,也是採取聯辦的形式進行。市文聯與市經貿委、莆田工藝美術城聯合,文聯出人才和作品,聯辦單位出場地和資金,在活動籌措和分工安排上,雙方既分工又合作,從而實現“雙贏”效果。同樣,許多協會、學會的小活動,也是採取這種聯辦形式進行。市書協、美協、詩詞、楹聯學會,每年都與有關單位和企業協作,舉行各種形式的展覽、筆會和採風活動。活動辦到基層和企業,是實現觀念轉變和工作創新的一種嘗試。三是不斷拓展文藝市場領域。以市場化運作辦活動、通過辦活動培育文藝市場,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文藝作品和文藝人才只有不斷嘗試導入市場機制、逐步擴大市場份額,才能獲得生存和發展,而培育文藝市場又需要文藝家做出長期的努力。市文聯總是通過各種形式與企業界建立聯繫,如邀請企業家參加文聯聯歡活動、為企業開展專題採風、在企業建立下屬協會的子協會等,將文藝活動的“觸鬚”不斷地向企業延伸。幾年來,市攝協不斷為企業培養攝影愛好者,在全市大公司企業、社會團體中建立12個攝影分會,將企業文化建設與藝術人才培養有機結合。不斷壯大攝影創作隊伍,同時不斷培育攝影消費市場。許多攝影家開辦了藝術影樓、攝影器材店、照片沖洗店等,有的攝影家還從攝影起家,創辦了古典家具公司,直接推動了文化產業的發展。
四、圍繞精品人才辦活動。
精品人才工程建設是文聯工作的重中之重。莆田市文聯在舉辦各類活動中,始終把精品人才建設擺上主要目標。活動不是為了搞熱鬧,是為了促進文藝發展;活動不是為了表現成績,是為了催生精品人才。只要把活動辦好了,氣氛造起來,人心鼓起來,必然會形成有利於創作的環境,促進文藝人才茁壯成長。2000年之前,莆田市文藝類設獎只有一個“雲里風文學獎”。2000年之後,市文聯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下,在市委宣傳部的領導下,不斷擴大文藝設獎面,先後利用多種機會、通過多種形式設立了“莆田市百花文藝獎”、“文藝突出貢獻獎”、“林光霖攝影獎”、“雲里風校園文學新人獎”等,通過設獎、評獎、頒獎形成激勵機制。這些獎項的設立無一不是在舉辦活動中產生的。如“文藝突出貢獻獎”被寫進市委市政府檔案,先後有9件全國最高獎的作品,獲得市委市政府重獎,它們都是在衝刺全國大獎活動中產生的。雲里風文學獎十幾年堅持辦下去,也是依靠文學活動辦得好才能達成。
活動培養人才途徑有三:一是通過活動推介文藝新作。如兩屆莆田文學節,市文聯都舉行新書推介會,先後有楊金遠、鄭國賢、林春榮、黎晗、黃明安、陳蔚華等人的書籍得到推介,得到海內外作家朋友的重視。莆田作家在文學節上隆重登場,作品陸續在重要刊物發表。楊金遠小說《官司》被改編成電影《集結號》產生重大影響,他隨後出版了《突圍》、《下南洋》、《美國華工》等長篇小說。鄭國賢報告文學越寫路子越寬,繼《林蘭英院士》之後,又出版了《蘭溪古韻》、《紅與藍》等。這些作家不斷走向成熟,為莆田文學樹立了榜樣。二是通過交流擴大視野鍛鍊人才。活動本身是鍛鍊人才的一個載體。活動中既需要可以拿得出的作品,又需要善於運作、操辦實事的人才。每次舉辦大型活動前,市文聯都組織文藝工作者,對全市的文藝態勢、形勢和趨勢進行調查研究,制定出實施方案,尋找最適合的切入點,展示文藝的獨特魅力。舉辦大型活動中,總是多安排文藝人才參加,讓他們在活動中去發現和探索,吸取最豐富的營養充實自己。舉辦活動後,組織有關協會開展經驗總結,調動文藝家的積極性,鼓勵思考和創作。通過這種多層次辦活動,不同領域、不同年齡的人都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從而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三是通過活動發現人才。2004年、2005年省文藝推新人大賽,是一個培養和發現青少年文藝人才的搖籃。市文聯認真組織實施,充分宣傳發動,參賽人數和獲獎人數兩年分別位居全省一、二名。大賽中發現了優秀文藝人才。市文聯隨後還對全市文藝人才進行一次普查,分門別類建立人才資源庫,尋找機會為他們搭建展示平台,扶持其健康成長。
五、樹立文藝品牌辦活動。
打造品牌是擴大文藝影響、提升文聯形象的關鍵。莆田市文聯根據本市文藝發展的現狀及優勢,著力打造四個品牌。一是文學品牌。在當代福建文壇,莆仙籍作家占有重要一席之地,許多文藝領域都代有傳人。郭風、許懷中、章武等本省作家,黃衣青、彭燕郊等居於外省作家、詩人,雲里風、周穎南等旅居海外作家,都是文學界的代表人物。市內文學隊伍也優勢突現。如戲劇創作有陳仁鑒、鄭懷興、周長賦、王順鎮、姚清水等人,都是中國當代最著名劇作家。莆田舉辦兩屆文學節,豐富的人文底蘊和名家名作,為活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奠定了“品牌”基礎。市文聯善於發揮優勢辦活動,樹立品牌辦活動。在著名文藝家和市內文藝人才之間架設橋樑,把活動辦得有聲有色,擴大文藝活動的社會影響。2003年舉辦了首屆“莆田文學節”,2008年又舉辦了第二屆“莆田文學節,”兩屆文學活動都開展了文學展覽、文學講座、中外作家交流論壇、新書推介、文學採風、文藝之夜等活動,中國作協領導、國內外名家雲集,可謂高朋滿座,文風熾盛,得到與會來賓的讚譽,實現了“國內地市文學活動首創”(張勝友)。文學節充分展示了莆田的文藝風采,為文藝界吹響了發展之歌,擴大了莆田文藝的影響力。市內十幾所高等專科院校、重點中學與文聯聯繫密切,文聯通過設立校園文學新人獎、開設校園文學“回首高考”專刊,培養文學青年,從而擴大文聯在社會上的影響。二是攝影品牌。莆田舉辦中國攝影藝術節之後,連續多年開展的攝影採風、攝影展覽、攝影比賽、攝影講座系列活動,對提高莆田攝影藝術水平作用巨大。中國攝協在湄洲島建立攝影創作基地,在大蚶山建立民俗攝影創作基地,吸引了外地攝影家來莆創作。莆田攝影家先後到四川、雲南、陝西、江西、貴州、湖南、台灣等十幾個省市進行採風,拓展了藝術視野;一年一度的林光霖攝影獎,把每年最好作品選出來;著名攝影家來莆開設攝影講座,給莆田攝影家帶來新的理念。莆田攝影家參加由中國攝協、文化部等舉辦的全國大型賽事中表現突出,幾百件作品獲得大獎或入圍參展,幾次團體參賽均獲得佳績。馬金焰獲得第五屆“中國攝影金像獎”,十幾位攝影家獲得“中國優秀攝影家”稱號。莆田攝影人在中國攝影界為更多人所認識。三是民俗文化品牌。莆田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媽祖信仰傳播千年,影響深遠,全世界已有1500多座媽祖廟,2億多媽祖信眾,僅台灣省就有信眾1600萬人。每年有超過10萬的台灣遊客到祖廟觀光。市文聯發揮媽祖文化優勢,組織文藝家主動融入媽祖文化活動,開展一系列民間民俗文藝活動,打造媽祖文化品牌。2008年,市文聯組織文藝家參與第十屆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活動,籌劃組織了“天下媽祖回娘家”民間民俗文化活動,內容有“十里彩旗迎媽祖、百米燭山共祈福、千副楹聯賀盛典、萬人車鼓匯奏迎”和文藝演出等。18個國家和地區、1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宮廟參加。2009年又參與組織媽祖巡安興化遊行活動,舉辦“兩岸千盞紅燈迎媽祖”、“兩岸千人頌媽祖”、“兩岸千件供品貢媽祖”等系列活動,使媽祖文化活動越辦越好,文化藝術含量逐年提高,為媽祖信俗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創造條件。四是工藝美術品牌。莆田市是“中國木雕之城”、“中國古典家具之都”,民間文藝創作異常繁榮。市文聯充分發揮地方優勢,打造民間文藝文化品牌。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成立後,組織30家木雕企業進京參加首屆中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展示莆田木雕整體實力,獲得較大反響。幾十位民間文藝家、企業家連續三年參加深圳文博會,參展規模、交易額、獲獎作品和簽約項目位居首位。莆田木雕作品在國內外展覽中獲獎頻頻,僅中國民間文藝、民間工藝類“山花獎”一項,就獲得五、六、八、九屆金獎。國家級和省級工藝美術大師80多人。全市各類工藝品生產廠家4000多家,從業人員達20萬人,年產值近百億元。民間工藝已成為莆田文化產業的品牌項目。
六、服務人民民眾辦活動。
服務民眾是文藝工作的重要任務。市文聯始終堅持文藝的正確方向,在莆田人民建設小康的進程中,把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提升民眾的藝術品味放到突出位置。各協會、學會創造條件,克服困難,見縫插針,舉辦各種形式的文藝活動,為莆田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每個協會(學會)一年最少開展活動二次以上。文藝家經常參與節慶廣場文藝演出、社區文藝演出和文化下鄉活動,直接為民眾送去精神文化食糧。莆仙戲現代小戲創作和表演深入農村,對廣大農民起到教育作用。市作協經常開展文學沙龍活動,著力培養青年作者。市攝協平均每年都要為基層舉辦十幾個攝影創作展覽,推動企業建立藝術價值理念,從而擴大文藝市場。市舞協、音協還組織專家對農村學校音樂舞蹈教師進行培訓,對於提高青少年藝術教育成效明顯。各類舞蹈、音樂和地方戲曲表演比賽,選拔了青少年文藝人才。首屆舞蹈大賽,參賽人員達1800多人,其活動規模為省內地市舞蹈活動前列。市民文協組織編輯《中國民間文藝 莆田卷》共三十多萬字,將民間文學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每年農曆12月24日楹聯日,書協和楹聯學會聯合舉辦義務寫春聯活動,深受廣大民眾歡迎。市美協、市書協每年都舉辦多場美術書法作品展覽,開設書法美術培訓班,採取各種形式普及書畫藝術,為人民民眾提供審美愉悅。市詩詞、楹聯學會經常聯手開展文藝採風和創作筆會,為建築群題寫詩詞楹聯,普及提升傳統文化、地方文化。市電視家協會先後組織30場文化下鄉、攝製了40多場文藝晚會。市電影家協會積極組織“小平你好”、“黨旗頌”、“祖國頌”等主題電影公演,為城鄉人民送去精美影片。市曲藝家協會創作豐富多彩曲藝節目,積極參與大型文藝演出、文藝下鄉活動。市雜文學會積極開展創作活動,團結和培養了一批雜文創作的作者,為廣大讀者提供精神文化食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