荽味砂仁

所屬科:Zingiberaceae\n直立草本,高1.5—1.7米,直徑1. 7—2厘米;根莖與葉具芫荽味,基部具無葉片的紅色葉鞘。葉片橢圓形或狹橢圓形,長20—28厘米,寬5—6厘米,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或漸狹,兩面無毛;葉無柄;葉舌全緣,長4—8毫米,膜質,淡褐色,無毛;葉鞘淡綠色,無毛。穗狀花序近倒卵形,花期3—4月,果期6—8月。\\n分布及生境:產普洱、孟連、畹町、瑞麗、盈江等地;生於海拔1200—1400米的林下蔭濕處或溝邊。模式標本采自瑞麗。民間常用葉作食用香料。

基本信息

概述:

所屬卷:Amomum Roxb.
所屬科:Zingiberaceae
中文名:荽味砂仁
文獻來源:Amomum coriandriodorum S.Q.Tong(1988)*,(1989)*ad descr.add.
描述欄位:直立草本,高1.5—1.7米,直徑1. 7—2厘米;根莖與葉具芫荽味,基部具無葉片的紅色葉鞘。葉片橢圓形或狹橢圓形,長20—28厘米,寬5—6厘米,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或漸狹,兩面無毛;葉無柄;葉舌全緣,長4—8毫米,膜質,淡褐色,無毛;葉鞘淡綠色,無毛。穗狀花序近倒卵形,長約7厘米,寬約4.8厘米,從根莖基部抽出1—2枚,花序梗長2—3厘米,具整齊2列的紅色鱗片;苞片狹長圓形,長約4厘米,寬1厘米,革質,紅色,無毛;小苞片管狀,長約2.8厘米,頂端微具2齒,紅色,無毛;花黃色;花萼管狀,長約2厘米,先端具鈍3齒,紅色,無毛;花冠管長約2厘米,稍黃綠色,無毛,裂片狹長圓形,近等長,紅色,無毛,背裂片長約2.4厘米,寬8毫米,側裂片寬6毫米;唇瓣3裂,長約4厘米,寬2.5厘米,邊緣皺波狀,中裂片寬卵形,杏黃色,側裂片小,耳狀,淡黃色;無側生退化雄蕊;雄蕊長約2.3厘米,花絲長約7毫米,稍黃綠色,具白色疏柔毛,花葯長約1厘米,狹橢圓形,邊緣黃褐色,藥隔附屬體3裂,長約3毫米,寬11毫米,邊緣黃褐色;子房近橢圓形,長約7毫米,寬4毫米,密被白色柔毛,花柱線形,被白色柔毛,柱頭淡綠色,具白色睫毛;上位腺體片狀,長約3毫米,淡黃褐色。蒴果橢圓形,長3.8—4.2厘米,寬2.3—2.5厘米,紫紅色;種子三角形,長約6毫米,寬4毫米,具規則的疣狀突起,具全包的白色膜質假種皮。花期3—4月,果期6—8月。
分布及生境:產普洱孟連畹町瑞麗盈江等地;生於海拔1200—1400米的林下蔭濕處或溝邊。模式標本采自瑞麗。
民間常用葉作食用香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