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雄風碑

荊楚雄風碑

荊楚雄風碑此碑刻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為荊南觀察使李拔所書。碑文意為讚揚荊楚民眾與洪災水患頑強拼搏的精神。

基本信息

石碑來歷

此碑來歷頗具傳奇色彩。據史料記載,清乾隆35年,即1770年,李拔來晴川閣,拜祭了禹稷行宮,他敬仰大禹治水的功績,感佩荊楚人民與洪水搏鬥的壯舉,乃手書“荊楚雄風”四個大字,雕刻於石上,並立此碑。此後200年間,兵荒馬亂,古建雕刻之荊楚雄風碑湮沒於龜山東麓的泥石之中,直到1985年重建晴川閣平整土地現場,此碑始得以出土重見天日。當時碑材斷為數截,所幸並不殘缺,字跡清晰如故。後經鑲接、整理,此碑才得以重新傲然挺立於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