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故城遺址

大林故城遺址

大林故城遺址,位於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響嶺崗。在秦楚古道荊門段虎牙關西南方向1000米處,有一座被塵封的城堡,它生於憂患,竭於水源。雖然歷經2700多年風雨洗禮,但其昔日風光猶存,今日雄風再現。

簡介

大林故城遺址,位於湖北荊門掇刀響嶺崗。在秦楚古道荊門段虎牙關西南方向1000米處,有一座被塵封的城堡,它生於憂患,竭於水源。雖然歷經2700多年風雨洗禮,但其昔日風光猶存,今日雄風再現。

東周建城

大林城在東周應運而生大林城在東周應運而生
大林城在東周時期應運而生 約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掉夏朝,建立了商王朝。商武丁繼承王位後,“行湯之政”,多次遠征荊楚。《詩經·商頌·殷武》載:“撻彼殷武,奮伐荊楚.深入其阻,裒荊之旅”。公元前十二世紀初,商武丁為了加強對楚蠻的控制,選擇了江漢平原這塊肥沃的地方,封他的後裔子姓建立了權國。其疆域包括現在的荊門、當陽全境及遠安和鍾祥的部分地域。《水經注》:“沔水又東右會權口。出章山,東南流徑權城北,古之權國也。權城東南,有那口城”。《省志》:“今權城在鍾祥縣西南,蓋當陽縣境所改隸。那口城在荊門州東南,即晉編縣地也”。 約公元前11世紀末,周武王滅殷紂,建立了周朝。據《荊門州志》記載,楚武王克權後,為擴充疆域、問鼎中原,於公元前740-706年間“在荊門州西南虎牙關一帶修建了大林城”。1981年,經有關專家考察,地表發現有齊國刀幣、豆和酉的口緣及鬲的乳足等殘片。遺址東南角發現有大量的唐代墓碑。1987年,掇刀石街道辦事處響嶺村在此地興建葡萄園基地時,報請荊門市博物館對該遺址進行了試探性的發掘,發現了東周時期的水井、灰坑、柱洞等遺蹟,並出土有銅鏡、玉器及大量的東周鐵器和陶器,出土文物計1000餘件,其中的戰國大鐵釜,以其器型大、製作時代早、型制規則等特點而具特色,實屬國內罕見。該遺址坐落虎牙關南的響嶺崗上,坐北朝南,南北長1000多米,東西寬300多米、文化存積厚度1—1.7米。經考證,此遺址為“東周遺址”。

城名淺考

大林城處在秦楚古道的響嶺崗上,即今掇刀區掇刀石街道辦事處響嶺村。此地東望江夏、西負巴蜀、南通湘粵、北達中原,素兵家必爭之地。
大林地名源於楚,與“長林”及“荊門”同宗同源。“楚”是一個象形字,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云:“據周原甲骨卜辭,楚字字形作兩木之間夾一倒三角形,這一倒三角實際是‘○’,原因是為便利契刻。林間的‘○’是太陽,‘○’下加一橫和一豎即旦字,‘♀’表示東升的旭日從地上升起。”因而“荊楚’’也稱“荊陽”。《湖北省建制沿革》記載:“晉分編縣置長林縣,以其地有櫟林、長坂也……昔時武寧郡至樂鄉八十里中,拱木修林,隱天蔽日。長林蓋取此名。”迄今在掇刀區境的秦楚古道上仍保留有大櫟山、團林鋪、櫟林長阪等以林木命名的自然地名。

城毀簡析

大林城從武王克權建立城堡,集軍事要寨、經濟交通要道於一體,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曾一度人口密集,經濟繁榮,榜上有名,後來卻被塵封,似乎消聲匿跡。箇中原因,一是受行政建制及治所變更的影響,大林城經歷了由自然聚落——軍事要寨——自然聚落直至消亡的演變過程;二是水源枯竭所致。大林城位於阪高之首,地表和地下的水資源都較匱乏。從花子山到龍山脊一帶,地表水體發育不夠完整,豐水季節流往漢江,枯水季節流向長湖。作為一個官商往來、常設駐軍、人口密集的大林城,僅僅依靠東惻的承雨面積及庫容較小的壓碑堰提供用水是遠遠不夠的,周圍又沒有補償性水源,因而大林城的消亡應該是水源枯竭所致,從遺址的水井遺蹟和出土的雙耳垂形取水陶罐得到有力證明。從遺址出土的文物和殘存遺蹟分析,大林城消亡於五代時期。大量的唐代墓碑說明此地在唐及五代時期這裡的人口還很密集。在響嶺崗南段有一個鳳凰冢,系戰國時期的土坑墓。位於響嶺崗北段的黃家廟有一個石井墓,至今保存完好。這兩座墓雖然年代不同,但都處於同一岡上,可能與大林城存在著某種聯繫。尤其是黃家廟石井墓,此墓背負殷山,坐北向南,離大林城較近,這種鑿石造井的喪葬方式在江漢平原還是罕見的。
大林城與楚國共存亡大林城與楚國共存亡
大林城與楚國共存亡 深受“人禍”其害,也是導致大林城毀滅的一個重要原因。五代十國,(公元907—960年),是唐朝以後出現的一個分裂時代,這53年,是唐末藩鎮割據的繼續與發展。五代十國時期,荊南與楚俱立,楚國首府在長沙,是唐武安軍節度使馬殷建立的,史稱“馬殷王朝”。“荊南”是後梁荊南節度使高季興建立的,轄荊州、歸州和峽州,首府江陵。楚與荊南均奉中原王朝正朔。荊門是荊南國的屬地。在“勢均者交斗,力敗者先亡”的藩鎮割據時代,南方小國均打著尊奉中原王朝的旗號,推行保境安民的政策。荊南“高氏父子”(武信王高季信在位二十二年,文獻王高從誨在位二十年,貞懿王高保融在位十二年,高保勖在位二年,高繼沖在位一年,高氏父子包括任後梁荊南節度使時間在內計五十七年),一方面向中原王朝稱臣要賞,同時又在境內水陸要道巧取豪奪。經常在虎牙關至樂鄉關一帶,攔截過路使節商旅,樂鄉關、大林城、鴉鋪城乃至紀南城,一路關卡林立,雁過拔毛,層層扒皮,甚至將朝貢之物全部攔截。對方派兵來討,則歸還,毫不慚愧,是一個典型的無賴。朝野皆稱其為“高賴子”。

輝煌歲月

《左傳》載有大林地名 大林城位於南北交通要道,在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具“兵事多,戰事少”的特徵。《左傳
關羽曾在掇刀長坂坡屯兵關羽曾在掇刀長坂坡屯兵
·莊公四年》載:公元前689年周曆3月,楚武王第三次伐隨途經大林城,死於前往隨國途中的樠樹之下;《左傳·文公十六年》載:“楚大飢,戎伐其西南,至於阜山,師於大林……楚人謀徙於阪高。”此文記載了“公元前611年,楚國發生了大饑荒,戎人攻打其西南部,軍隊經過了房縣阜山,駐紮在大林城。爾後又攻打楚東南……楚國打算將楚都遷到阪高”這一事件經過。後來楚莊王採用蔿賈的擒賊先擒王之計,出兵攻打庸國,迫使戎人撤軍,化解了這場危機。武端林《江陵記》曰:“城西北六十里有林,《春秋》師於大林即此。地與雲杜近,皆為楚西南。”公元前687-前682年楚文王滅申、呂、息、曾、應等國,公元前678年楚文王滅鄧,公元前622-617年楚成王滅蔣國和番國,其軍隊及物質除部分通過漢江水運外,大部分通過大林城運往前線。
底蘊豐厚的三國文化 《三國志》中的長坂坡泛指響嶺岡至鴉鋪一帶的丘陵岡地,史稱“阪高”。關羽掇刀屯兵《中國歷史地名辭典》云:“阪高,春秋楚地,在今湖北省荊門縣西南。《左傳·文公十六年》;‘楚人謀徙於阪高。’即此。”潘新藻曰:“楚都紀郢,東有長隰(音xǐ,指長湖一帶),北有長坂,險也…長坂乃張翼德橫矛處也”。自古秦楚古道灌穿南北,大林城位於阪高北端,其周圍的望兵石、系馬樁、軍馬場、馬刨泉、上馬磴,白石坡、掇刀石、漢當陽東城、楊樹港等自然地名各有一段掌故,展現出三國古戰場的歷史畫卷。演繹的“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張翼德大鬧長坂橋,劉豫州斜走漢津口;關羽長嘯望兵石”等歷史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軍事典章的唐初故事 史料記載:唐初,開國元勛侯君疾鎮守荊襄一線,荊州總兵丁兵以大林城北端的虎牙關為據點,通過刺探唐軍運送糧草情況來分析其軍事實力,而使唐軍屢屢受挫。後來唐太宗成立了一個特種部隊,訓練了一批飛虎隊員,重大戰役以“飛虎隊”為先鋒,採取“輕裝上陣,長途奔襲,直搗心臟”的戰術,改變了過去“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常規做法,扭轉了被動局面。後來大唐為平定北方草原十八部落的叛亂,同時防止南方頑匪對長安的偷襲。唐貞元21年(公元805年)析長林縣地置荊門縣。時任荊州路總管尉遲恭下令在荊門構築三關,即北築樂鄉關、西築馬牙關、南筑虎牙關。三處關隘皆位於秦楚古道咽喉地帶。虎牙關是襄荊古道最南的一道關隘,其東連東寶山,西接花子山,形似老虎獠牙,將南北分成兩段,內可俯視荊門全城,外可抵禦南來之敵,是可攻可守的戰略要地。

掇刀雄風

大林城猶在,掇刀耀雄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大林故城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天。1993年3月,在貫通掇刀新城
貫通掇刀新區的漳河總乾渠上一橋飛架貫通掇刀新區的漳河總乾渠上一橋飛架
區的漳河總乾渠上一橋飛架大林故城周圍建立了湖北省荊門市工業園區,2000年11月6日,在開發區境內的大林故城南側建起了荊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1年3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了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如今的響嶺崗,今非昔比。荊沙鐵路與焦柳鐵路在這裡接軌,皂當公路與澳(門)太(原)高速公路和杭(州)蘭(州)高速公路在大林故城遺址東側互連,國家糧食儲備庫、荊門石化總廠倉庫、石油液化汽站、荊門李寧工業園、荊門福耀汽車玻璃、荊門生物製藥等一大批中央、省、市重點企業在這裡落戶。特別是漳河水庫總乾渠貫通大林故城,這裡修建了荊門市第三自來水廠。不僅掇刀地區再無缺水之虞,而且還擔負向荊門市城區及沙洋縣 、鍾祥市部分地方城鄉生活、生產供水任務。古老的大林故城正煥發著美妙的青春,續寫燦爛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