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蟲紋

草蟲紋

草蟲紋,為明清瓷器裝飾紋樣之一。南北朝草蟲紋就興起,但是瓷器上的草蟲紋出新得較晚,只是作為景物中的點綴。直到清代才進一步成熟。

簡介

草蟲紋為明清瓷器裝飾紋樣之一,草蟲指草木中的昆蟲,有蜻蜓、知了、蚱蜢、蟈蟈、螳螂、蜜蜂、蟋蟀等等。
..
南北朝草蟲紋就興起,但是瓷器上的草蟲紋出新得較晚,只是作為景物中的點綴。直到清代才進一步成熟。民國時期湧現一批在瓷器上畫草蟲紋的名家。萬壽無疆”為古時祝願皇帝長壽之意,《詩經》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
陳瀏《陶雅》記:“康窯七寸碟四周淡赭錦紋,分嵌‘萬壽無疆’篆字,蓋六旬慶典所制以賜大小臣工者也。畫筆各體皆工,人物、鳥獸、山水,博古乃無一不備,而以花卉草蟲為絕生動,且賢於雍窯彩盆也。”類似盤子在國內外各大博物館均有收藏,前些年在國內外拍賣會上也出現過,只是圖案不同,多為花鳥紋蠶豆是我國南方最常見的農作物,多種於無人照料的田埂地頭,具有極其頑強的生命力。蠶豆與長壽諧音,寓意萬壽無疆。豆子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又有子孫滿堂之說。我注意到此花主體節節向上,共有四節,碩花累累,再加上面兩節花蕾,共六節,既有四世同堂之喻又有六十大壽之意,可謂用心良苦。
“花金子”是兒時我和小夥伴們對蜂鳥蛾的愛稱。蜂鳥蛾被稱為昆蟲世界裡的“四不象”。它有些像蝶,具有尖端膨大的觸角和收放自然的長長喙管;它又像膜翅目的蜜蜂,在夏秋季節飛舞在百花叢中採食花蜜,並發出清晰可聞的嗡嗡聲;它還像南美洲的蜂鳥,夜伏晝出,很少休息,在取食時,和蜂鳥一樣,時而在花間急駛,時而在花前盤旋。在動物分類上,蜂鳥蛾屬昆蟲界裡蛾類,為蝶類的同族“近親”,只不過它屬蛾亞目。蜂鳥蛾有很多獨特的習性和特徵:它與蝶不同,腹部粗壯,飛翔速度快;也與蜂不同,採花不攜粉,采蜜不釀蜜,能原地懸空取食;又與鳥不同,盤旋飛翔時既能前進也能後退。我小時候在盛夏時節的庭院中經常可以看見它的身姿,忙碌於百花叢中,現今已經難覓蹤影。

草蟲有兩種解釋

狹義的是草螽(念zhōng,就是常見的蟈蟈),廣義的是昆蟲,像中國畫裡的草蟲就是廣義上的,包括蟋蟀、蟈蟈、紡織娘、蜻蜓、蟬之類。

..
..

(1).即草螽。《詩·召南·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毛傳:“草蟲,常羊也。”陸璣疏:“小大長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馬瑞辰通釋:“今以目驗,蓋即順天及濟南人所稱聒聒者,《詩》以‘喓喓’言之,亦取其善鳴也。”參見“草螽”。
(2).泛指草木間的昆蟲。三國魏曹丕《雜詩》之一:“草蟲鳴何悲,孤鴈獨南翔。”南朝宋鮑照《採桑》詩:“乳燕逐草蟲,巢蜂拾花。”唐李頻《送劉山人歸洞庭》詩:“秋盡草蟲急,夜深山雨重。”陳毅《莫乾山紀游詞》之三:“莫乾好,夜景最深沉。欄默想透山海,靜寂時有草蟲鳴。心境平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