趯趯

《詩·召南·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孟冬篇》詩:“趯趯狡兔,揚白跳翰。 ”。

基本信息

讀音

ti ti (四聲,音替)

釋義

1. 跳躍貌;跳動貌。
《詩·召南·草蟲》:“喓喓草蟲,趯趯阜螽。” 三國 魏 曹植 《孟冬篇》詩:“趯趯狡兔,揚白跳翰。” 宋 蘇軾 《二蟲》詩:“君不見水馬兒,步步逆流水。 大江 東流日千里,此蟲趯趯長在此。” 清 袁枚 《新齊諧·道士作祟自斃》:“ 趙 聞之,覺滿身肉趯趯然,如欲顫者。”
2. 細長貌。趯,通“ ”。
唐 陳子昂 《梓州射洪縣武東山故居士陳君碑》:“綿綿羅網,冥冥高鴻。趯趯竹竿,穆穆幽龍。其與禍敗之遼絕,如 胡 越 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